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姚明 《文化交流》2001,(1):50-53
十月金秋,我畅游三峡后来到重庆,按计划在重庆有一整天可以逗留,于是就去了宝顶山。宝顶之游,使我大开眼界。规模宏大、精美绝伦的“大足石刻”令我深深折服。 大足石刻,是星罗棋布地分散于大足县境内的上百处摩崖石刻(窟)造像的总称;其中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即有75处。宝顶山,则是其中最著名、最具典型性的一处。“大足石刻”造像总数约有5万余尊,宝顶一处即有万尊之多。  相似文献   

2.
甲骨文中有关猎首风俗的记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头骨刻辞”是商人把俘获的异族的酋长当作人牲斩首祭祀祖先之后,在其头盖骨上刻上记事的文字,作为战胜的纪念。殷墟出土的商代甲骨文里有一些关于猎首风俗的记载,弥足珍贵。这是研究古代猎首风俗最早的资料,跟古文献、考古和民族学材料可以互相验证。  相似文献   

3.
唐代女性家庭角色及其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家庭地位是妇女研究领域中一项重要内容。在封建宗法社会里 ,妇女的家庭地位除了受到国家法律的规定外 ,还受到封建伦理道德、社会习俗以及社会环境的综合制约。为此 ,本文运用社会学“角色”理论 ,并与多种文献资料相结合 ,分析和探讨唐代女性一生不同时期家庭角色的转换及其所处地位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先生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领袖之一,他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他首先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开创了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他经历了鸦片战争、英法联军侵华、甲午战争、八国联军入侵,立下了雪耻图强、振兴中华的雄心壮志,决心推翻封建专制王朝,建立共和民主政体。1905年,他组织同盟会,坚持用革  相似文献   

5.
杨永强 《职业圈》2007,(7X):7-77,69
农村初中辍学问题是目前农村教育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根据国家“普九”要求,农村初中学生年巩固率不得低于97%,流失率不得高于3%,但从农村调查来看,学生流失现象比较突出,有的学校高达20%~30%,这不仅加大了学校教育管理的难度,也影响到“普九”成果的巩固和提高。“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农村初中生辍学问题应当引起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文化古城天水,古称“成 纪”,因“天河注水”的美丽传说得名。 据载,“伏羲生于成纪”。1978年, 在天水市泰安县大地湾一带发掘出人 类原始文化遗址,证明这是一处距今 83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其 附近的女娲祠、羲皇故里的砖刻、牌 坊、白蛇匾等遗迹证明.伏羲时代是 一段失却多年却又真实可信的中国上 古史。天水也据此被认为是中华民族 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相似文献   

7.
要闻月报     
《对外大传播》2009,(8):4-4
《西藏今昔》主题图片展在柏林展出 6月30日,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与中国驻德国使馆合作举行了《西藏今昔》主题图片展的开幕式。本次图片展是为了纪念西藏实行民主改革,百万农奴获得解放50周年而举行的。整个展览分为“西藏历史”、“西藏封建农奴制”、“美丽富饶的西藏”和“新西藏”四个部分,通过约100幅珍贵的历史文献和图片,分别介绍西藏地方与中国各历史时期的关系、中央政府对西藏的施政与管理、  相似文献   

8.
振飞道兄精于篆刻,早年启蒙于吴承斌先生,后受业于韩天衡先生门下,印艺日臻精熟。其治印上法战国古玺之多姿,中奉秦汉官私之神韵,下逮明清流派之精髓,分朱布白,意象万千。前人曾云:“刻朱文须流丽,令如春花舞风;刻白文须沉凝,令如寒山积雪。”在振飞之印作中,两者皆能一一体会。尤其是他首创以飞天图像入印,婀娜多姿,倩丽无比,更觉赏心悦目,美不胜收。比之古代所谓“肖像印”,更胜一筹。  相似文献   

9.
鲁迅与尼采     
中国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中,当封建地主阶级从奴隶主阶级手中夺得政权之后,为了巩固政权,以便使自己的皇位传至子孙万代,进行了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思想的各个方面的统治。虽经二十几次王朝变易,但是一直没有跳出专制主义的窠臼。直至清朝嘉庆年间,这潭死水日渐腐...  相似文献   

10.
吴昊 《文化学刊》2023,(5):196-202
春秋战国时期,在王权衰落、宗法制解体的背景下,传统的世官制架构趋于瓦解,具有专业化导向的职官制度开始成型。新兴的职官制度打破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等级秩序,使中央权力得到巩固和加强,同时也推动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结构的初步确立,以及社会阶层关系的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1.
廉政思想从古自今都是必谈话题,尤其在古代的封建社会体制当中,廉政是君主实现政权稳定、巩固封建统治的必要手段。包拯作为廉政官员的典型人物一直传颂至今,他的廉政思想主要是以公共利益为核心,其形成与诸多因素息息相关。宋朝高度发展的封建法制文明、和谐的君臣关系、优秀的个人品质与修养、良好的家风环境等因素都对包拯廉政思想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则库县西南73公里处的“和日石经墙”,它是目前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石经群。“和日石经墙”所刻佛经主要内容为大藏经,共分为《甘珠尔》、《丹珠尔》、《当增经》、《葛藏经》、《普化经》5部,总字数约2亿个,用石料多达3万多个。  相似文献   

13.
《氓》是《诗经》中一首弃妇诗,其悲怨性的抒情主题已为人们所认识。然而对于《诗序》所谓“男女无别,遂相奔诱”等解说,今人在摒弃其从封建义理出发的曲解的同时,却沿袭了其关于“奔”的附意,有些赏析文章因而使用“同居”这类语词具说诗所表现的婚姻行为。这是一种附会之说。  相似文献   

14.
《文化学刊》2010,(5):103-103
辛秋水在《学术界》2010年第2期撰文指出: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温情脉脉”的文化,具有“阴柔性”,以“仁”“义”“礼”为交际原则,讲究人情,注重面子,是一种道德本位的德行文化。儒家思想统治着中国的古代社会,它排斥法治,主张德治,再加上中国封建专制统治一直奉行的是人治原则,导致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法治缺位,不过这并不表明中国传统文化对法治思想就没有参考价值,因为: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大要求“全面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着力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再次强调了党建工作的重要地位。作为企业而言,党组织建设是其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企业党建工作,对于增强企业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而促进企业经济竞争力的巩固和增强。  相似文献   

16.
《文化学刊》2011,(2):164-164
卞新龙、罗秋在《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撰文指出,儒家在处理人与自然的思想是“天人合一”,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统一的整体,“天地阴阳木火金水,与人而十者,天之数毕”。人与自然之物都是统一于自然界的。古代一般用“天道”来表示自然规律,并且把天地置于很高的地位,包括封建的君王都要在理论上遵守天道,敬仰天地,我国古代遗址有帝王和百姓祭祀天地的传统以及不违农时的习惯。  相似文献   

17.
杨万忠 《职业圈》2012,(26):85-86
创先争优活动是巩固和拓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促进企业改革发展的有效途径,以“四个目的”为基础,做到“四个结合”和“四个活动”是搞好创先争优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8.
国务院的“E外交” “巧实力”最初由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教授、国际问题专家约瑟夫·奈在其“软实力”理论基础上提出。今年1月13日,新任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国会参议院外交委员会听证会上,阐述了“巧实力”的外交理念,标志着“巧实力”从政治理论向外交政策的转变。希拉里说,美国面临的现有安全威胁要求奥巴马政府必须诉诸“巧实力”,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手段,包括外交、经济、军事、政治、法律和文化等领域的可行手段,既团结朋友,也接触对手,巩固原有联盟,形成新联盟,以便打开美国外交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9.
新形势下企业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一、加强和改进企业党建工作,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举措。“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刻底蕴就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党的执政基础除了物质、文化基础外,还包括组织基础、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党的执政地位也不是与生俱来的.更不是一劳永逸的,必须要通过党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和各个层次的基层组织的健全、巩固和发展来实现。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中国文化一直处在一个文化的转型时期 ,而且走出这个文化转型时期大概还得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在这一文化转型期中 ,文化讨论的内容无疑是“中西古今”之争 ,其所要解决的问题是这样三个相互联系的问题 :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如何接受外来西方文化以及如何创建适应世界文化发展形势的中国新文化。我们知道 ,文化的发展大体总是通过“认同”与“离异”两个不同的阶段来进行的。“认同”表现为与主流文化的一致和阐释 ,这是文化在一定范围内向纵深发展 ,是对已成模式的进一步开掘 ,同时表现为对异己力量的排斥和压抑 ,其作用在于巩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