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6 毫秒
1.
从苏州文化到上海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以来的上海文化与传统江南文化之间有着明显的递嬗演进之迹 ,同时也与这一区域文化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互动关联 ,因此 ,研究近代以来的上海文化需要有自觉的区域整体意识。明清以来的苏州曾是江南文化中心。苏州文化是江南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 ,它凝聚南方山水人文之精气 ,依托源远流长的深厚文化积淀 ,充满鲜活秀逸的灵气 ,形成独特鲜明的个性 ,足以与北方文化相抗衡。苏州文化之精致典雅 ,苏州城市生活之考究 ,苏州市场经济之繁荣 ,一向被视为全国典范 ,对周边地区具有强大的辐射作用。紧邻苏州的松江府 ,历来与苏州相提并论 ,两者在地…  相似文献   

2.
正档案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记录、传承与弘扬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和重要来源,对人类文化的积累与传播、发展与进步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可以说,档案是历史文明之母、文化之母,是文化的重要部分,相当于"根"或"核"的部分。然而,曾几何时,作为文化之母的档案却紧锁在政府的深宅大院里,给百姓一种神秘感、一份敬畏情。可喜的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档案文化作为整个社会的财富,已不再仅仅是  相似文献   

3.
政治传播可视为所有关于政治讯息传播过程之行为,与民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狭义观之,政治传播可视为政府事务的沟通。文化政策传播对社会文化之作用,主要是融合居住在共同生活地域里,不同文化背景族群之工具,故文化政策传播对社会具有重要之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档案文化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档案文化主要指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档案文化。传统档案文化植根于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深厚土壤之中,呈现出与之相适应的基本特征、特点和内部结构。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的特质和发展水平决定了传统档案文化的特质和发展水平。本文对十年来中国传统档案文化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评论。  相似文献   

5.
客家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虽与广州、潮汕文化一样是形成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的覆盖国内十多个省份并远播海外近百个国家的这一非地域文化特征,使之更具民族文化特质,是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6.
孙悦 《中国传媒科技》2012,(22):254-255
古人云:职之所在,责有攸归.作为一名编辑,担负着传播优秀文化知识的责任.编辑是当代文化大生产中的组织者与设计者、优秀文化传播的引导者与选择者、文化传承积累中的呵护者与发现者.编辑只有具备文化意识才能担负起历史赋予的文化责任,才能推动编辑出版事业的健康、合理、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7.
档案牵涉到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学术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求高度的文化自觉与之相匹配。档案部门和档案工作人员的文化自觉是档案文化建设中不可忽视的因素。档案工作中的文化自觉达到的效果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相似文献   

8.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中原地区有“居天下之中”的独特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我国较早开发和进入文明社会的地区,素有“文明摇篮”之称.中原传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承与发展华夏文明必不可少的主要元素.中原传统文化对历史记忆和文明元素的承载需要保持、发展、传承和创新.增强中原传统文化传承,有效发挥其物质性、社会性和精神性的文化属性,为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助力.  相似文献   

9.
李世澳  周海宁 《今传媒》2021,29(4):33-37
互联网时代的文化既彰显其公共性,即"举而措之天下之民",以文化的社会效益为原则;又彰显其商品属性,即将文化纳入商品经济规律之下,以经济效益为原则。在互联网时代文化既承担了"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育功能,维护了文化的社会效益;又承担了满足受众对文化多样性的需求,解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与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以经济效益提升社会效益。据此本文论证互联网时代文化昌盛的关键在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合一。  相似文献   

10.
英国桑德兰大学媒介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斯道雷教授所著《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第五版)》面世不到一年就在中国登陆,其翻译之神速、出版之快捷令人欣慰。  相似文献   

11.
邹宝元 《新闻世界》2014,(12):58-59
当前,中央高度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新闻工作者,要坚定不移地践行和弘扬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也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营养,进行挖掘和阐发,努力在工作中实现其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这不仅是个人提升文化修养之必需,更是岗位职责与使命之所在。  相似文献   

12.
广告是经济和文化的结合体,它在推销产品的同时也传播着文化。这种文化带着明显的时代文化的痕迹。早在1927年,戈公振在《中国报学史》中就说过:“广告为商业发展之史乘,亦即文化进步之记录”。无疑,广告在追求商业目的的同时,还蕴藏着某种文化观念和文化价  相似文献   

13.
本文笔者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研究大众对休闲文化之需求、营造图书馆休闲文化之环境、构建休闲文化服务体系、开展丰富多彩之休闲文化活动这四方面提出新时期图书馆休闲文化模式之建立。  相似文献   

14.
论档案文化价值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类社会的原始文明肇启于何-,迄今尚无定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档案是人类社会文明之花结出的果实。审视档案文化价值与文化属性,是现代档案工作发展的必然。中华文化经历了原始文化、农耕文化和受到资本文化冲击的近代文化、进入社会主义之后的中国现代文化四个阶段。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档案界开展了关于档案与文化的研究,提出了档案与文化的新概念。档案与文化的研究已成为档案学界的一个重要的课题。档案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相似文献   

15.
文化消费中,阅读方式变革与文化身份认同具有两极互动的张力:一是阅读对文化身份具有构建、消解、培育、毁育之作用,表现为其标识、形塑着文化身份;二是文化身份对阅读具有筛选、鉴别、抵制、汰旧作用,表现为其选择阅读信息、防御不良阅读方式的入侵.两者互为手段和目的,相互生成,共同作用,形成阅读识别文化身份又被文化身份标识为雅俗之分、文化身份决定阅读内容取舍而又被阅读内容形塑为精英与大众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6.
邱东明 《视听》2023,(8):115-118
中国传统文化短视频借助传统文化积存千百年的情感密码以及情感传播的独特优势,使得媒介与个体的社会互动从自我之维、他者之维到社会之维变得愈发深入。自我之维对短视频平台中多种文化形态的传统文化的体认,表现为文化记忆的唤醒、文化意义共同性理解以及文化认同的情感传播实践化。对于在传统文化沃土中汲取养料的他者之维与社会之维,情感传播不仅打破同时空社会交往模式,还使同时不同空、同空不同时的社会交往模式在短视频平台得以实现。此外,直播带货与社会治理在短视频平台中的应用体现着情感影响、塑造用户思想的社会化实践过程。这些尝试无疑启发着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下的创造性转化。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中国电视剧的生产数量和受众人数都位于世界之冠,上千个电视频道每天黄金时段播出,数亿人常年收看。如此规模如此力度的电视剧传播让我们必须面对与之俱来的文化效果和文化意义问题。电视剧所呈现、建构和传播的文化,是当代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宣纸之美》是赵焰关于宣纸创生历程的长篇文化随笔,作家从中国造纸术、书法史、绘画史等独特视角入手,有意识地把宣纸与上述诸要素紧密联系在一起书写,从而揭示了宣纸的前世今生。本文围绕作者的写作路径、方向及作品的文化渊源、思想艺术价值,解析作者是如何挖掘潜藏于宣纸之中的独特的哲学精神与文化气象,评述《宣纸之美》以宣纸为聚焦点的中国文化巡礼过程的书写艺术。  相似文献   

19.
《新闻传播》2014,(1):10
文化政策传播对社会文化产生影响之庞杂社会现象,在研究过程中要将其具体定义与归纳不缔是件困难的事,作者认为可用三个概念来归纳说明社会文化现象,分别是:混合、融合与化合等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有宋一代,文化事业蓬勃发展,造就了文人的崭露峥嵘(本文特指参与出版行列的文士、官员及儒商等)。这一时期,宋人利种文化事业,其所取得成就与社会发展是分不开的。宋代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独领风骚。关于这一点,王国维与陈寅恪二位先生都曾一咏三叹,屡加阐发。王氏言:"天水一朝人智之活动与文化之多方面,前之汉唐,后之元明,皆所不逮也。"陈氏称:"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及于赵术之世。"而邓广铭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