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去年12月8日,新华社《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新闻学博士不会写消息,合适吗?》的“新闻观察”。报道中写道:“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赵振宇教授说:‘新闻学博士连最常见最简短的消息、通讯、言论都不会写,我认为是不合格的毕业生,至少我会在论文答辩时提出疑问。’赵振宇是近日在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2005级博士研究生《新闻学研究》的课堂上说这番话的。据其透露,该校部分新闻学硕士生和博士生毕业前,竟没有在校内外报刊上发表过一篇新闻作品。”该篇报道引起了许多媒体的关注和讨论,先后有30多家报纸、网络媒体转载,包括新浪、网易、新…  相似文献   

2.
2005年12月8日《新华每日电讯》的“新闻观察”专栏发表了一篇题为《新闻学博士不会写消息,算合格吗?》的文章。文章写道——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赵振宇教授说: “新闻学博士连最常见、最简短的消息、通讯、言论都不会写,我认为是不合格的毕业生,至少我会在论文答辩时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3.
我是一个地市报的小记者,却来谈论新闻学博士不会写消息的新闻,可能会让人觉得好笑。但最近一篇报道反映的情况,让人实在“不吐不快”。近日,华中科技大学的一位博士生导师说:“新闻学博士连最常见最简短的消息、通讯、言论都不会写,我认为是不合格的毕业生,至少我会在论文答辩时提出质疑。”据这位导师透露,该校部分新闻学硕士生和博士生毕业前,竟没有在校内外刊物上发表过一篇新闻作品。这些话要不是通过媒体传播出来,估计没有几个人会相信。既便信了,也恐怕会有些惶惶然。因为,这好比在说一个作家不会写小说一样,有点近乎天方夜谭。虽然…  相似文献   

4.
木东 《今传媒》2006,(1):4-6
在人们眼中,博士一直是一个美丽的称号,而新闻学博士更因其少而倍加珍贵,在他们身上披满了耀眼的光环。然而,2005年12月7日和8日,新华网与《新华每日电讯》相继刊发《新闻教育的失败:新闻学博士不会写消息》和《新闻学博士不会写消息,算合格吗?》,先后被数十家媒体转载和评论,在舆论界引起重大反响。人们纷纷质疑:新闻学博士到底怎么了?就“新闻学博士素质培养”、“新闻学博士教育”及“新闻传播学者社会责任”等问题,本刊特约记者采访了相关学者和媒体人士,与读者一同探讨“新闻学博士不会写消息”背后的深层次问题。嘉宾:赵振宇话题发起…  相似文献   

5.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赵振宇撰写的新著<我们说了些什么--一个新闻学教授的历史回眸>最近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2009年9月).  相似文献   

6.
在新闻评论著作的百草园中,又一丛郁郁芳草破土而出,这就是由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赵振宇教授推出的<现代新闻评论(第二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11月出版).这是一部颇有新意的理论著作.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本书的作者赵振宇教授从事新闻评论的实践和教学有近30年的时间.他曾任长江日报评论理论部主任、文化报总编辑、高级编辑.  相似文献   

7.
陈明 《今传媒》2010,(8):14-16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赵振宇撰写的新著《我们说了些什么——一个新闻学教授的历史回眸》最近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以一个新闻学教授的责任感,用纪实盼方式,回顾了30年来中国民主进程中发生的重大变革、一代知识分子的思考、典型的新闻事件以及媒体对此的评论。  相似文献   

8.
木东  力茗  柯根松   《今传媒》2006,(4X):9-10
赵振宇。辽宁人。满族。2001年从长江日报社调入华中科技大学。现任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团团长、新闻媒体研究所所长、新闻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此前,曾任长江日报社理论评论部主任、《化报》总编辑、高级编辑,有多篇作品获全国和湖北省好新闻一等奖、特等奖。撰写《应用新闻论》《现代新闻新闻评论》《新闻传播划导论》等作多部。  相似文献   

9.
王静 《今传媒》2010,(11):10
主持人语:本期"传媒大讲坛"特约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赵振宇教授,西安文理学院教授、《唐都学刊》陈正奇主编、王银娥副主编,上海大学肖素红教授的专稿。赵振宇教授亲笔撰写的《实施编辑主导责任制,提高媒体竞争力》一文,从新闻报道及媒体竞争力角度深入阐述编辑主导责任制制度建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赵振宇教授认为"传统的记者中心  相似文献   

10.
在新闻评论著作的百草园中,又一丛郁郁芳草破土而出,这就是由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赵振宇教授推出的《现代新闻评论(第二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11月出版)。该书的作者赵振宇教授从事新闻评论的实践和教学近三十年,他曾任长江日报评论理论部主任、文化报总编辑、高级编辑。在报社工作期间,其中大部分时间从事新闻评论的编辑与写作。后来调入大学,给本科、硕士和博士  相似文献   

11.
《新闻记者》2013,(2):49
中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赵振宇教授撰写的《新闻评论研究引论——功能、品格、思维、发现》作为"21世纪新闻传播学研究生系列教材",近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出  相似文献   

12.
拿到赵振宇教授的新作<我们说了些什么?--一个新闻学教授的历史回眸>(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出版1,我便开始细细地品读.作者以一个新闻学教授的责任感,用纪实的方式,回眸了30年来中国民主进程中发生的重大变革、一代知识分子的思考、典型的新闻事件以及媒体对此的评论.  相似文献   

13.
院系动态     
全国第二届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研讨会在湖北黄冈召开本刊讯2005年5月14日至15日,全国新闻传播学科专家、学者在湖北黄冈聚集一堂,共同探讨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为中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把脉”。到会的有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等全国近10所高校及研究机构的30余位新闻传播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其中,我国第一批新闻学博导甘惜分教授、方汉奇教授,我国新闻学第一位博士童兵教授到会并发言。著名新闻史学家方汉奇教授认为,20年来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取得了…  相似文献   

14.
<经济日报>原总编辑艾丰曾说,在中国新闻界,最善于"写"短新闻的,可能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每天早晨<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的编辑了.这个节目之所以有这样多的听众,除了播出时间好外,消息摘得简短是一大原因.只有这样,才可以在30分钟时间内,把当天重要消息都播发,满足了受众"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新闻学领域一直困惑着一个问题:新闻的客观性.肯·麦克罗里于1959年在美国<新闻学季刊>春季号上发表了一篇标题为"Objectivity Dead or Alive?"的文章,直译即<客观性原则是死是活>.新闻界尊为理念、心跳和规范的东西都成了"问题",并且这一问题始终未得到真正的解决.[1]  相似文献   

16.
在新闻评论著作的百草园中,又一丛郁郁芳草破土而出,这就是由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赵振宇教授推出的《现代新闻评论(第二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11月出版)。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新闻界有这么一位学者,始终辛勤耕耘在实用新闻学研究的园地上,先后出版了<新闻发现论>、<新闻记者论>、<新闻编辑论>、<新闻典型论>、<论突发事件报道>和<舆论战>等实用新闻学专著,并且发表了100多篇新闻论文和新闻工作评论,在新闻界产生了良好的反响.他就是第十一届长江韬奋奖(韬奋系列)获得者、解放军报社高级编辑、我国唯一的军事新闻学术核心期刊<军事记者>杂志的主编朱金平.  相似文献   

18.
施拉姆当年出任衣阿华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构建学院发展蓝图时曾说过:"我们所要造就的学生是整个大学中最适合于理解和谈论他们所处的那个世界的学生."而现在华中科技大学的新闻评论特色班的同学们,正在赵振宇教授和他的团队的带领下,谈论着我们身处的世界.  相似文献   

19.
<囍日日记>是民国初年著名记者黄远生的一篇通讯.通讯是一种新闻纪实文体,今天的读者已司空见惯,不以为新,但在民国初年报纸上的文章是以政论为主,而纪实文字颇少.黄远生取西方报纸之经验,以主要的精力写新闻通讯,创造性地改变了当时报纸的面貌.他以上海<东方日报>、<时报>、<申报>驻京记者的名义撰写的<北京通信>(通讯)令人耳目一新,很快得到记者们的仿效.新闻学家黄天鹏说:"自黄生出,而新闻通信放一异彩……为报界创一新局面."(黄天鹏<新闻文学导论>,上海光华书局,1930年版)这话说得并不过分.  相似文献   

20.
《新闻爱好者》2012,(11):38
赵振宇,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长江日报评论理论部主任,文化报总编辑、高级编辑。兼任武汉市社会学会副会长、武汉市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特邀高级研究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