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6 毫秒
1.
本课设计思路:教师立足"调动",情境设置"生动",形式多搞"互动",激发学生"主动"、乐于体验活动,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认同.  相似文献   

2.
一、体验学习从自然状态中进入角色Step1.W arm-up1.Chant教师让学生复习A部分的内容。2.TPR让学生复习三个动词:go,stop,wait.T does actions,Ss say;T says,Ss do actions.[评析]教师通过复习动词,让学生马上进入到本课的学习中。教师清晰、有节奏感地示范,有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渐入佳境,融入到主动参与、自觉学习英语的氛围中,学生的体验由此开始。Step2.PresentationT(continue):Turn left,please.教师自然地引出了本堂课的知识点,将生活中常见的交通标识图片运用到了单词的学习中,让学生根据字母组合进行单词的拼读,紧…  相似文献   

3.
教材分析:一、本课是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4A Unit2第二课时的教学。本课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会读会写8个动物名称单词“cat,dog,m onkey,tiger,lion,rabbit,bear”,学会说句子“This is/That'syour/his/her…,Ithink.”及其回答“Yes,itis./No,itisn't.”。教师要鼓励学生参与英语课堂活动,体验学习的快乐。结合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四年级学生的特点,教师从充分开发教学内容的故事性和游艺性入手,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让学生用眼、耳、口、手带动大脑的思维,使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而且能提高全面素质。二、教学重点和难点:形容词性物主代词…  相似文献   

4.
一、设计理念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按照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以人为本,面向全体,采用任务型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交流来实现任务目标。具体做法如下:1.坚持以兴趣为导向,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只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才能寓教于乐,调动学生的  相似文献   

5.
学习内容分析: 本课是冀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起始版)四年级第三册第四单元的第六课.是新授课.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学习有关动物的词汇和句子.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一些关于动物的单词和句子.本课重点学习一些动物的饮食习性,同时要求学生学会唱一首与本课内容有关的歌谣.  相似文献   

6.
《荔枝》语言朴实,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无限思念之情。本文的重点是表现母亲对儿孙的爱,引导学生具体感受这融于“小事”之中的深深母爱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为突破这一重难点,可做以下设计:一、强化初读,走近文本以赛读的形式调动学生熟读文本,达成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课文写了母亲的哪几件事,读读并体会从这几件事中你能感受到什么?这样让学生初步感知母亲的爱。二、品读感悟,走进文本1.读进文本,读中感悟。引导学生仔细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在有感受的地方写下自己的体会。再进一步提出默读…  相似文献   

7.
一、教学分析本课是《多彩的光》单元的起始课,主要是指导学生认识光的传播特点。教材从观察影子开始,将本节课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认识光源;第二部分是研究影子。学生在生活中对影子的产生和特点已积累了一些经验,考虑到学生实际并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第二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教材简析 在学习本课内容前,学生已经学习过两位数与一位数相加(不进位)的内容,有了这个基础,学生探索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时,就可以调动原有的知识经验,将探索不进位加法的思路和方法迁移到新知识中来.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堂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许多特级老师就特别善于抓住课前的几分钟先行浸染.看似随性,却是精心准备,紧紧地抓住了学生,为接下来的情感调动奠定了准确的基调.这一"伏笔"也帮助学生在课堂上能尽情地徜徉于文本,完成从认知、明理到激情的升华.由此可见,在课的开头给学生一个学习本课的情感基调,学生学习能更得心应手,教师教学会更游刃有余.  相似文献   

10.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因此,在本课的预设中,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识字语境,调动学生已有的识字积累,引导学生掌握识字方法,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在自主性的学习中,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他们独立识字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本课运用摄影、视频、动画、网络、专业软件、博客等信息化手段,让学生自主探究、互助创新,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和实操效果、实现了专业直观、信息共享、提高技能的助学、助教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创设具体生动的情境,能激发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调动他们积极主动求学,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创设以下情境:  一、创设迁移情境  创设迁移情境就是把学生原有的动机和兴趣迁移到本课学习上来,以激发学生新的学习动机和兴趣的情境。如上《雷锋日记二则》之前,可简单把雷锋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当他们听得津津有味时便迁移到本课教学内容上来:同学们还想知道雷锋的故事吗?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他的两个故事。这样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就把听故事的动机和兴趣,成功地迁移到学习本课内容上来。  二…  相似文献   

13.
《奇妙的指纹》是教科版小学科学第一册中内容。本课主要是在学生对指纹已有知识的基上,引导学生设法自行深入探究,从而建构指纹独特性及规律性,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力。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用条条框框的验步骤去约束学生,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自由“玩”。学生的学习兴趣空前高涨,研究取得了功。学生不但轻松地掌握了本课的知识,而且还身经历了科学探究的过程。一、以情景引入,兴致勃勃(上课一开始,播放一段《蓝猫淘气3000问动画片,内容是根据指纹破获案件。学生们看得津有味。)师:看了刚才的动画片你想说什么?(学生发言踊跃。)…  相似文献   

14.
教学理念:1.重情感态度本课将情感态度的激发和培养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以自然谈话的方式引入对新单词的教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语言实践的积极性。2.重文化意识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本课旨在抓住契机,让学生加深对本国文化的认识,了解中西在饮食文化上的差异,实现了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的有机整合。3.重信息输入在交际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多地向学生灌输语言信息,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掌握有关知识。结合饮料类单词的学习,扩大信息输入,同步呈现其差异,使得学生在语言运用时更具丰富性和灵活性,对积累语言、发展综合…  相似文献   

15.
一、引读 本课的课题是A new house,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我在这堂课中设置了不少同桌协作和动手操作的环节,尽可能多地利用实物和多媒体进行单词和句型的操练,并将说的机会尽量让给学生.我通过暗示、引导等方法让学生尽可能多说,多思考,多表现,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表现的欲望,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我在教学《传热比赛》一课时,从课题《传热比赛》入手,设计了两次“传热比赛”,在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的同时,巧妙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7.
教学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在人民美术出版社普通高中美术选修教材《设计》模块中的第六课《服装设计》基础上整合的一节课,课型为设计应用。本课侧重于服装设计的学习,学生平时很少接触服装设计的知识,所以有意识地降低教学的难度,尽可能地避免专业化,以学生熟悉的校服为突破口,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教学来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教学对象分析  相似文献   

18.
教学设计说明:《雷雨》是一篇描写大自然景物的文章。本课着重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写景文章的能力,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描摹景物时用词、造句的生动、形象。教学要求:1.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现象的兴趣。  相似文献   

19.
舒莉  李红杨 《湖北教育》2003,(15):28-29
本课改变空洞死板的说教方式,创设情景,以游戏贯穿全课,通过歌曲导入、话说中国、中国之旅、歌唱祖国这条线索组织全课,调动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品德教育贴近孩子的生活,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一、歌曲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唱歌吗?(生齐答:喜欢)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  相似文献   

20.
根据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特点、信息反馈原理,我设计并运用了四段式练习课的课堂结构,具体是这样做的: 一、明确任务 上课一开始就开门见山的提出本课任务、要求,或是出示错题以引起学生注意,为练习做好心理准备。我在上分数的基本性质练习课时就是这样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