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普遍最基本的道德原则,也是普世伦理原则。本文主要以全球化为背景,论述普世伦理原则永恒的道德价值性,人类社会依然需要普世伦理原则引导。  相似文献   

2.
"普世价值"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针对现代社会和现代人面临的道德危机,普世价值、普遍伦理成为人们重新思考的一个时代性热点问题。本文从对普世价值的不同理解、对普世价值是否存在的证明、对普世价值存在形式的看法、对普世价值研究的新动态等四个角度对当前关于普世价值的研究进行了述评,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论文提出了关于诗歌内容的七条标准:政治正确、情感健康、普世道德、真实信念、意象鲜明、神秘体验、严肃游戏;关于语言形式的两条标准:语言伦理、形式自觉。任何一首具体的诗歌,都必须同时符合“语言伦理”和“形式自觉”这两条形式标准以及七条内容标准中的至少一条,才有可能是好诗。  相似文献   

4.
普世伦理与国际理解教育作为全球化的产物不但有共性而且有个性.文章阐析在普世伦理视阈下建构国际理解教育,有助于国际理解教育扩展研究视野,丰富研究内容;在解决复杂的国际形势和矛盾冲突的过程中形成道德共识;充满人道主义色彩和人文关怀.建构的主要路径是:"一、二、三"即一种基本道德资源(基督教),两种普世伦理资源(中国儒家思想的仁和中庸),三种核心理念(责任、公正和人权).  相似文献   

5.
普世伦理 (theUniversalEthics)又译为“普遍伦理”、“全球伦理”或“世界伦理” ,是目前理论界 (主要是哲学界 )探讨和争论的热点问题之一。这种普遍主义的诉求对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也必然对学校道德教育产生重大影响 ,但国内关于普世伦理的道德教育意义的探讨至今仍很少。这篇小论以普世伦理所展示的宽广的文化学上的视野 ,重新审视我们以往的学校道德教育。  一、普世伦理产生的现实背景  对普世伦理、道德的探求古已有之 ,如二千年前孔子的“己所不欲 ,勿施与人”[1] 就成为千古箴言 ,而《圣经》中耶稣基督的“…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客观趋势和历史潮流,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它一方面促使一系列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观念产生,另一方面也引发了许多道德问题。理性地认识人们道德的变化,切实全面而系统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普世伦理、生态伦理和基因伦理的教育,对不断提高整个民族素质,全面推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普世伦理是当前学界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尽管人们对普世伦理领域中的很多问题还没有达成共识,但全球化的伦理现实已经也必将继续深刻地影响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政策的制定和发展,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实践。通过梳理与总结,可以归纳出在普世伦理领域中人们共同关切的主题,即伦理视域中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科学之间的关系问题。同时,普世伦理的三大主题给人们提出了新的教育课题。  相似文献   

8.
助人不乐现象归因分析与社会德育管理导向问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自古就有助人为乐的高尚民风,遗憾的是,而今时有助人不乐的现象发生。究其原因,有伦理规范不整、道德教育缺失、管理监控相对滞后等诸多方面。鉴于此,明确现实社会的道德内核、加强普世伦理的宣传教育、完善道德奉献与道德回报保障机制,理应成为社会德育管理的客观选择。  相似文献   

9.
程小强  袁小云 《华章》2007,1(11):41
康德以自由意志为顶石的普世伦理,一直是伦理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阈审视,康德纯粹理性的伦理思想只是理性道德人战独角戏,这种脱离现实生活环境的伦理思想注定不可能在人类社会得以实现,最终只能是道德彼岸的幻想.为了寻求人类生活中的伦理向度,本文站在现实生活的立场,走向马克思的伦理语境,即现实的、历史的、实践的伦理.  相似文献   

10.
再谈儒家伦理的普世化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普世伦理意指未来全球人类普遍能够接受的伦理观。儒家的伦理哲学旨在处理好三种关系:天人关系、人际关系、人自身与思想的关系。儒家伦理既适用于一切生活领域、一切家庭团体、一切种族、国家和宗教,也照顾到了全人类各个方面的利益和共同价值观,因而具备了普世伦理的基本条件。儒家伦理经东方儒学化圈各国的现代转换发展,已在更高层次上获得复兴。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提高,中国化正在走向世界,儒家伦理中蕴涵的普世伦理,必然在世界现代化中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并终将造福全人类。  相似文献   

11.
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道德的维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场经济中功利主义道德价值观与理想主义道德价值观的冲突,对我国教师道德实践形成了重大影响,使教师道德选择常常处于现实之生存与理想之正义的道德困境之中。为了有效调和两者之间的矛盾,构建具有实践意义与普适意义的教师道德,应适度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使传统的教师道德变成更有弹性和张力,形成理想与现实的合理维度。  相似文献   

12.
宗教与世界伦理之间有着密切的历史关联.在当代,宗教对于世界伦理的建构既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又存在着很多的局限.我们应充分认识世界伦理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在人类生产实践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逐步解决这一历史性课题.  相似文献   

13.
科学意义上的“普世伦理”,作为一种客观的实体性存在,内涵于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和世界市场秩序之中,其客观根据只能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人类的共同利益。人类社会面临的危机尤其是生存危机,使普世伦理道德的建立变得日益必要和迫切,但是,经济全球化还处在发展过程中之中,价值观还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和冲突,普世伦理还无未形成,因而当前普世俗化理还不具有现实性,只具有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儒家的人性善说、群体意识、人文情怀以及天人合一等这些颇富理集论色彩的思想,为建立普遍伦理提供了可靠的前提性和基础性理论依据。本文借助儒家论证“大同”理解可能实现的话语,来解读和论证现代普遍伦理的前景问题。  相似文献   

15.
借儒家话语来解读普遍伦理的前景可以使论证更加充分有力。儒家的人性善说、群体意识、人文情怀以及天人合一等这些颇富理想色彩的思想为建立普遍伦理提供了可靠的前提性和基础性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道家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伦理思想,主要包括"道法自然"的生态伦理思想、"柔弱不争"的处世伦理思想、"无为而治"的政治伦理思想和"贵生养生"的生命伦理思想.道家伦理思想具有鲜明的普世价值。  相似文献   

17.
普世伦理的正义及其对功利价值的优先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力求在普世伦理的理论框架内重新解释伦理正义这一基本概念。通过检省目的论与道义论两种经典的普遍伦理学探究方式,深入探究了正义或道义与功利或人权两种基本的社会伦理选择方略及其正当合理性;进而借助于比较分析的方法,努力厘定伦理正义的规范特性、伦理正义原则的制定程序及其获取普遍有效性的条件,并证明在普世伦理的价值系统中,伦理正义相对于功利价值的优先地位。  相似文献   

18.
R.M.黑尔认为,通过对道德概念的语言学研究和逻辑分析,他的普遍规定主义元伦理学能够为功利主义道德规范的合法性论证提供形式化的逻辑基础。但是,由于他无法弥补普遍规定主义与功利主义思维方式之间的两道鸿沟,且偏好的积聚性计算这一方式本身又缺乏逻辑根基,因此他提出的偏好功利主义只能说是一种实质性的道德规划。至于能否通过道德语言的逻辑来化解道德分歧,黑尔的论证无法提供肯定的回答,但至少他指明了一种元伦理学与规范伦理学相结合的伦理学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普遍伦理应全球化的要求已成为思考伦理问题的有效背景。家庭伦理因此又获得了一种新的理解,也许这种理解就是一条道路。只有在此道路上,我们才有可能把捉其存在,厘定其范式,应和其召唤。从而,获得家庭伦理与人的相互圆融,相互宽宥。  相似文献   

20.
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与修养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开展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必须讲究行之有效,即做到7个结合:理论与实践、教育与培养、正面教育与批评疏导、要求与信任、个人示范与集体影响、典型与普及、师德教育与综合培养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