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矩阵象(MI)技术,给出正交表的混杂度概念,并证明了混杂定理,对于饱和正交表,所有混杂度之和等于交互作用的自由度,最后给出混合水平情形下的交互作用分布例子。  相似文献   

2.
针对交互作用列的判定,利用矩阵象(MI)技术,给出了正交表交互作用列的一个判断定理,其适用于一般水平的正交表.  相似文献   

3.
对因析设计在混杂度量方面的前沿研究进行了回顾,包括二水平正规设计的最大分辨度准则和最小低阶混杂准则,二水平非正规设计的J值,素数幂情形时的最小杂合准则,以及混合水平时的广义最小低阶混杂准则,另外也包括一般最小低阶混杂准则和基于矩阵像的混杂度量准则。  相似文献   

4.
利用混杂状态反馈控制方法研究了线性奇异系统、线性时滞奇异系统的H∞镇定问题。在假定每个单一的控制器均不能使系统稳定且具有H∞扰动衰减度的条件下,利用凸组合条件给出了切换律的设计方案,通过在有限个控制器间的切换得到了镇定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常用的混杂系统的数学模型,并针对微分差分代数形式的混杂系统给出Transcritical分岔,Pitchfork分岔和奇异诱导分岔分析.  相似文献   

6.
也谈正交试验设计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正交试验设计法的交互作用和方差分析的基本概念,以及如何使用交互作用表和有关方差分析的计算公式。最后举了一个有交互作用的实例,并用方差分析来处理数据。  相似文献   

7.
SPSS实现有交互作用的正交实验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正交实验中的交互作用、表头设计及其注意的问题,通过一个实例给出了用SPSS实现有交互作用的正交实验设计实验结果分析的详细步骤,并且对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锅炉燃烧系统是典型的复杂被控对象,常规的控制方案难以取得满意的控制效果.将基于Petri网的混杂控制方法引入锅炉燃烧系统,给出了锅炉燃烧系统的混杂控制模型,利用Petri网建立了离散事件系统的模型.  相似文献   

9.
混杂性是当今跨文化研究和后殖民研究的一个重要词汇.自混杂性引入翻译理论后,混杂性为翻译的文化转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从混杂性的词源和发展出发,通过分析以霍米·巴巴为主要代表的后殖民主义理论者对混杂性的定义,以此解读混杂性在翻译中的地位,以及混杂性的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据梯度、散度、旋度的定义,用物理的方法给出了在球坐标系中的表达式;此方法也可以推广到其它的正交曲面坐标系中。  相似文献   

11.
按照文[2]的定义和方法,区分了正交表L16(4^3)的所有不同的结构,并用极大最小距离给出了不同结构的差别,并且找到了同一结构中正交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用在设计阶段可以收集到的3个规模度量分析类规模对面向对象度量与易维护性之间关联关系的混和效果.为得到尽可能通用的结论,在127个C++系统和113个Java系统上分析类规模的混和效果.首先,对每个面向对象度量,在单个系统上计算代表由类规模造成的关联扭曲的间接效果和它的方差.然后,利用统计的元分析方法计算这些系统上的平均间接效果并判断它是否显著地区别于零.实验结果表明,不论使用哪个类规模度量进行分析,类规模对面向对象度量与易维护性之间关联关系的混和效果通常是存在的.因此,验证面向对象度量与易维护性之间关系的实验研究应将类规模视为一个混和变量.  相似文献   

13.
定义了一种基于正交相遇平衡区组设计(或者广义正交表)的统计模型,给出了模型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进行了因素水平效应的研究,最后,给出了广义正交表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4.
定义了一种基于正交相遇平衡区组设计(或者广义正交表)的统计模型,给出了二次型统计量及数据的平方和分解,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方差分析研究,最后,给出了广义正交表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5.
不同类型正交表的构造差异很大,本文从实用的角度来研究Lt^u[t^q]型正交表的构造,并对其正交性进行证明。  相似文献   

16.
本概括了各种优良准则,并在极小最小距离^[1]准则下详细讨论了正交表L16(4^4),L16(4^5)的优良性,给出了一个正交表L16(4^5),它在上述准则下优于[2]附录中提供的L16(4^5)。  相似文献   

17.
{Xni}是行独立的B值随机元阵列,在适当的条件下,证明了1/n^1/p∑^ni=1XniL收敛于零,完全收敛于零,几乎处处收敛于零,依概率收敛于零是等阶的。  相似文献   

18.
红小豆与绿豆复合饮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L934正交实验,对以绿豆、红小豆为原料制成的复合饮料的口味调配做了定性定量研究与分析,得出:绿豆乳、红小豆乳和白砂糖的最佳配比为35%︰24%︰1.2%.生产工艺过程中处理温度、时间、均质程度、其它添加物质等主要因素,对绿豆复合饮料的品质具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