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比喻是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最常用的技法之一,它就是在描写事物、说明道理或论证观点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事物或道理或观点来打比方,使描写生动形象,说理形象具体,论证浅显易懂。比喻通常都有本体和喻体,本体是被比喻的事物,喻体是用来比喻的事物。本体和喻体之  相似文献   

2.
《新作文》2007,(10)
巧妙运用各种修辞格式,会使你的作文语言文采焕然,瑰丽多姿。常用的效果明显的修辞格式有比喻、排比、引用、拟人等。一、可巧用比喻比喻,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用在议论文  相似文献   

3.
比喻是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最常用的技法之一,它就是在描写事物、说明道理或论证观点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事物或道理或观点来打比方,使描写生动形象,说理形象具体,论证浅显易懂。比喻通常都有本体和喻体,本体是被比喻的事物,喻体是崩来比喻的事物。  相似文献   

4.
张彪 《快乐阅读》2011,(26):135-136
比喻是用具体、通俗、浅显的事物或道理说明抽象、深奥难懂的事物或道理的一种方法。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运用比喻,是用一些形象或易理解的事物或道理来说明某些抽象的概念,从而使学生感到鲜明、生动且有实感的一种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5.
比喻是写作上的一种修辞手法,是指在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使事物生动、具体,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兴趣的稳定性差,但可塑性大。如果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造性地借助比喻的特性,把熟知的形象交给他们,引导他们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就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相似文献   

6.
[技法导读] 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这种辞格叫做比喻。比喻句里被比方的事物叫“本体”,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叫“喻体”,连接二者的词叫“喻词”。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写,或把人当作物写, 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这种辞格叫做比拟。比拟可分为拟人和拟物两大类。比喻与比拟,是文章生动形象的双翼。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作家们是如何运用它们来让自己的文章生动形象的。  相似文献   

7.
辞格是对长期的语言实践中所形成的具有固定格式和表达效果的修辞方式的总称,也叫修辞格。熟练掌握各种辞格的格式特点和修辞效果,灵活运用,巧拟标题,能收到准确鲜明、简洁新颖、形象生动的艺术效果。汉语的修辞手段极其丰富,本文只就新闻中常用的修辞作简要的梳理和剖析。 1.比喻。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的说明和描写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这就是比喻的方法。在格式上,比喻由本体、喻体和喻词三部分构成。本体是被比喻的人和事物。喻体是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喻词是连接本体和喻体的词语。比喻有明喻、暗喻、借喻三种类…  相似文献   

8.
<正>写作文的时候,许多同学都会引用高尔基的一句话:“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使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比喻,是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处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使用比喻,可以让语言生动形象,还可以使深刻的、抽象的道理浅显、具体地表达出来。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大类。  相似文献   

9.
比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方法,其特点是利用事物或道理之间的相似点来描绘事物、说明道理、刻画形象、抒发感情,或用具体的事物喻抽象的事物,或用特殊的事物来比一般的事物,使抽象的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的形象充满情趣,从而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如果将这种修辞方法运用于写作中,就能增加文章的意趣美、语言美,让读者过目不忘。一、比喻为题,使平白的语言情趣化。一个立意高、选词新、炼字响的标题,如同一个强大的磁场,紧紧吸引着读者。写文章如果能以比喻为题,再以简洁的语言传达出丰富的信息,就不仅能立意高远,而且符合选词新、炼…  相似文献   

10.
比喻是在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与所描写的事物或所说明的道理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学习分析比喻在特定语境中的作用,可以提高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感悟能力,从而加深理解;在说写中能恰当地运用比喻,使表达更加完美。  相似文献   

11.
“比喻”和“对比”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手法。“比喻”就是用大家所熟悉的具体的事物或现象,概括而形象地说明另一较为复杂、抽象的事物和现象,使之更具体、更形象、更生动。“对比”是把互相矛盾对立的事物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格。对比可以截取两件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的方面,两相比较,使形象美丑更加鲜明,双方特点更加显著,正反道理更加深刻,矛盾问题更加尖锐。它们本不容易混淆,但在教学《赠汪伦》这首诗时,却让我犯难了。这首诗单纯自然,感情真挚,赞颂了朋友间的深厚情谊,特别是后两行“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相似文献   

12.
比喻的修辞功能,概括地讲,有两个方面:一是描绘形象,一是说明道理。比喻,它是用具体、熟知的事物或浅显的事理来比方,以描写、说明那些抽象、陌生的事物或深奥的道理。  相似文献   

13.
Figures of Speech,比喻,可能是语言中历史最为悠久的修辞格,也是最常用的修辞格.比喻的作用是“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而使人知之.”它能使复杂的道理变得简洁明了;能以形传神,使得事物形象更为生动.正是由于比喻的这一功能,人们逐步认识到它不只是一种点缀:好的比喻使文学作品平添神韵和光彩.秦牧先生说,如果文学作品完全不用譬喻,那么文学作品将象一只被拔掉尾巴的孔雀.比喻是人们认识、评价、解释事物的一种综合方法.可以这样说,  相似文献   

14.
乐燎原 《当代学生》2011,(18):36-37
诗法指津比喻,又称譬喻,它不仅是增强古典诗词作品表达效果的一种修辞方法,也是描绘人、事、景、物的一种艺术手法。简单地说,比喻就是用某些有相似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描摹的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鲜明,易于理解。古典诗词中恰当地运用比喻,可以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人物或事物形象  相似文献   

15.
一般的比喻,用于刻划形象、描写事物或讲述道理,可以使被描写的事物更加形象、具体,使要讲述的道理更加浅显易懂。但是除此之外,有些比喻还可以增添语言的幽默感,这一点也  相似文献   

16.
范红军 《成才之路》2010,(21):50-50
比喻说理是一种用具体、生动、形象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较抽象道理的论证方法。它能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从而增添文采;彰显智慧与灵气,增强说理性。  相似文献   

17.
用一种本质与陈述对象不同又有某种相似之处的事物作比方,称为比喻。构成比喻的三个要素是本体、喻体和比喻词,但这三者并不一定同时出现。比喻可以用来描绘形象、论证道理、抒发感情、说明事物等。  相似文献   

18.
比喻这个修辞格用途广泛,用于议论叫比喻论证,能把道理说得更透彻;用于诗歌,能把意境开拓得更深邃;用于记叙文,能使描述的事物形象逼真,使刻画的人物活灵活现。但不管用于何种文体,其作用可概括为以下三类:一、褒贬事物,情感分明唐代诗人李贺的《雁门太守行》生动地描写了唐末平定藩镇叛乱的一场攻守战。首句“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诗人以“黑云”借喻叛军,形象地渲染出敌军兵临城下,敌我悬殊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叛军黑云压城,气焰嚣张,守军甲光映日,严阵以待;两相比照,色彩鲜明,爱憎分明。作家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里,…  相似文献   

19.
博喻浅说     
博喻是比喻的一种,是常用的辞格之一。所谓博喻,是铺陈性的比喻,即用多种事物去说明或描写一种事物。这种比喻,更能生动地充分地状物写景抒情,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就有不少这样的范例。博喻有两种类型,一是多比一,二是多比多。多比一就是用多种不同的喻体去说明或描写某一事物的一个方面,使这个事物的特点更为突出鲜明。例如:  相似文献   

20.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格。运用这种修辞格,能塑造人物形象,刻划人物性格;能把深奥的道理说得浅显易懂;能把抽象的事物说得具体明白;还能把各种景物描写得绘声绘色,从而引起人们丰富的联想和热烈的向往。比喻句有三个要素,这就是被比喻的事物(本体),用来作比喻的事物(喻体),以及联系这两个事物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比喻词)。根据这三者的关系,划分比喻的类型,一般可以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而根据比喻的作用,分析比喻句所包含的内容,比喻句又可以分为喻人、喻事、喻物、喻景四种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