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保定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涞源县的飞狐古道和蒲阴陉自古更是重要的军事战略要道.涞源县地区的军事防御是在明朝北部边疆防线不断南移、内缩的整体形势下,随着历史的发展呈现出前后不同的发展特点——由嘉靖年间的"守在关隘与堡城"到隆庆、万历年间的"守在边墙与互市".涞源县明长城在明代后期发挥着防卫京师的重要作用,并历经嘉隆万三朝经营,逐步形成一整套完整、系统的军事防御体系.  相似文献   

2.
靖难之役前后明代北部边疆地区的军事防御格局发生了重大改变。洪武年间,明太祖为构建“塞王守边”的北边防御体系,在宣府创立卫所,并调入大批武官。永乐初,明成祖以调卫的方式将“靖难新官”安插入卫所中,重新掌握了对该地卫所的控制,并重塑了明朝北部的边疆防御体系。宣德时,调卫成为明廷应对政治军事变故的一种手段,在晋藩谋逆事件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总体来说其性质仍是趋向常规化。靖难之役前后复杂的政治军事情势,使得明初调卫呈现出由常规转向特殊再趋向常规的变化轨迹,对这一过程的考察揭示出明廷对武官的调卫具有临时集中性与长期连续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明代“南倭北虏”的政治军事格局和“七子”追摹盛唐的诗歌主张并未从根本上推动边塞诗的创作,相反政坛上防御主导的边备政策和混乱腐败的北边战事,诗坛上弥漫“七子”派模拟概念化的诗风,竟造成了我国边塞诗史上的洼地.直到“隆庆和议”后,随着边地和平局面的出现,边塞诗在万历年间才颇有起色,其中徐渭以其特出的创作实绩振起了明代边塞诗的写作.民间视角的独特立场,壮游北地的倾情叙写,民族平等的进步思想,率真平和的艺术气息直为纷争于复古、学步于古人的明代诗坛注入了鲜活血液,成为诗歌突破传统、独抒性灵的先锋.  相似文献   

4.
宁夏,历来为西北边陲重镇,是中原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的接交带。由于这里农牧皆宜的自然环境和民族战争频繁的政治环境,使它在整个中国历史的进程中,其政治、军事方面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明代,为西北“三边”重镇之一。本文仅就明代“九边”重镇之一——宁夏镇在明代的政治、军事地理位置与都市格局的形成略作论述。  相似文献   

5.
河西走廊是一个天然的屏障,一直是古代政治、军事斗争复杂,战乱频繁的古战场,为历代统治者屯兵防御的战略要地,汉得河西后,建立四郡置两关,即武威,洒泉、张掖、敦煌四郡;置阳关、玉门关,因此,河西的古地名较多。同时,为了防止北方匈奴侵袭,在走廊北边筑了一条与走廊相平行的长城。立郡之初,即筑了令居塞,从今甘肃永登县修到洒泉。之后,又从洒泉修到玉门之间,敦煌与盐泽间的边塞,在居延,还修筑了遮虏障(即长城)。因此,在河西走廊境内,保存有汉长城(嘉峪关以西),明长城(嘉峪关以东),现仍有:“北长城”、“东长城”“西长城”、“长城村”、  相似文献   

6.
安史之乱爆发后,诸道观察使多兼任节度使或都防御使、都团练使.监察行政权与军事权合一.形成新的意义上的藩道,习称藩镇。而诸州也以刺史兼任州防御使或州团练使.于是.传统的以刺史为核心的行政机制与新的防团使职体系并行。为规范地方统治秩序,代宗大历十二年五月罢诸州团练使,与此同时.却保留了藩道团练使。藩道团练使置而不罢,唐朝廷的主要考虑是,当时中央与东南的关系以及东南地区的实际情势,也虑及唐代藩道存在的客观事实。  相似文献   

7.
少林寺“十三棍僧救唐王”与“明代僧兵抗倭”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少林寺“十三棍僧救唐王”与“明代僧兵抗倭”的史料分析,还原了隋末唐初、明代少林寺僧参与政治与军事文化的历史事实。“十三棍僧救唐王”与“明代僧兵抗倭”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人们对少林武术文化的历史记忆,进一步丰富了少林武术文化“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内涵;二者文化价值取向趋同,一致指向“匡扶正义、维护国家与民族利益”的精神层面。“十三棍僧救唐王”培育了“明代僧兵抗倭”的精神规范与价值取向,而“明代僧兵抗倭”演义了“十三棍僧救唐王”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8.
德宏地处边疆,战略地位极为重要。总体上看德宏历史上的战争态势:从汉代至元代属拓疆时期,军事态势属于攻势;明代至清代属退守时期,军事态势上呈先攻后撤再设防;民国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属防守时期。认识德宏军事战略地位的重要性、把握德宏军事环境的三大特点,即边疆、民族、热区,对保卫祖国边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宋夏战争中的乡兵与堡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宋夏战争史上,北宋政府为了对付西夏军队的寇掠,除了在西北沿边地区部署大量正规军外,还积极招募弓箭手、蕃兵等乡兵部队配合禁军戍防和作战。自仁宗朝始,北宋政府在西北地区大量修筑堡寨,以构建防御西夏的军事屏障。在此过程中,乡兵和堡寨的紧密结合,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北宋防御西夏的能力,并逐步扭转了长期对西夏战争的不利局面。  相似文献   

10.
大同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在明代,它作为北方重镇,一直为京师藩屏,是防御蒙古贵族南犯的军事基地,在北部边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拟对此略抒管见,以便从一个方面透视明代大同的状况。  相似文献   

11.
陕鄂边界古长城的建筑时代、历史背景与地理分布长期不明.通过分析各种历史文献记载,结合实地调查资料,对这道古长城的走向、形制和建筑方法作了探讨,断定其营造年代是清朝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同时阐明长城线上诸关隘的具体位置.上述问题的澄清对于研究长城史学和陕西历史军事地理均具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汉长城是中国西北荒漠地区最重要的古代防御系统,其显著特点之一即烽燧林立。在经济水平有限的汉代和自然条件恶劣的干旱地区,烽燧的空间选址如何承载并发挥其屯戍功能,对理解过去人地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国内相关研究多为历史地理视角的定性分析,难以揭示其中的量化规律,更无法还原古代地理环境下的空间认知和技术利用水平。以甘肃省玉门市段汉长城为例,引入点模式分析、空间相关性检验、蒙特卡洛模拟等方法,定量地对烽燧空间设置的多种假设因子进行敏感性检验,试图揭示烽燧选址的规律。研究结果显示,地形、水文、聚落位置等自然与人文环境要素均显著影响了汉长城烽燧的空间布局,且在高程1250~1500、坡度2.5°~8°、坡向南偏东70°~南偏西60°、距最邻近水系0~1535m及以城障遗址为中心的2~20km的区间内具有统计显著性。定量结果分析表明,汉长城沿线烽燧建址在确保前线通视性的同时,保障了与后方城障间军事情报车马传递的成本控制和效用优化;此外考虑了选址处人居环境,多选地势平坦、水源充足的绿洲,印证了其屯垦、交通等附属功能,综合体现了汉代地理空间认知和技术利用的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3.
战国秦长城是中国古代修筑最早的长城之一,反映了秦国军事家深谋远虑的军事思想,折射出农业文明与牧业文明的区别和联系,对民族融合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战国秦长城也是一条自然地理环境分界线,农业和牧业在这一地带交错发展,互相促进,对北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借职制度是明代卫所武官世袭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初始目的在于填补武官袭替过程中所出现的武职空缺 ,最终是为了保障武官世袭的延续。借职发生的条件在明代前期与中、后期有很大的变化。从大量的明代档案“武职选簿”中有关借职的实例看 ,借职制度与其实际执行的情况之间有相当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15.
明代在长期经营北方边地防守中,形成一个以军人为主体的九边准军事社会。在这一特殊的社会里产生了以军事将官为主体的官豪。官豪的出现和发展,客观上改变了部分军事将官及其管理者的公职身份和军事职能,他们将部分精力用来非法经营土地和商业等私利活动,开始了自己的特殊经济生活。不论是土地经营还是商业等活动,都深深地打上豪的烙印,使国家和社会利益受到大量的损害。政府一开始的控制主要依靠法律条文,后又通过让步和增设监察官员,以及增设部分部门的专职官员等措施,加以管理和控制,但几乎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对官豪及其营私活动的失于控制,导致了九边诸多制度与政策失败,加速了九边防务与社会危机。  相似文献   

16.
蒋济故里考     
蒋济是三国时期魏国的重臣,楚国平阿人。明代隆庆与清代雍正《高邮州志》均记载蒋济为高邮人。楚国平阿系指曹魏扬州楚王国及其辖县平阿;两汉至三国时期,广陵及其辖县不属于扬州,高邮也未叫过平阿。因此,蒋济不是高邮人,系今天安徽怀远人。  相似文献   

17.
从历史的视角,寻究明清时代大陆移民台湾对台湾武术形成与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大陆武术对台湾较有规模的传播始自明代,一直到清未。是三四百年前大陆移民渡海带入台湾,根植于台湾。大陆的军事移民和民间移民对台湾武术的传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大陆军事武艺和民间武艺对台湾武术的形成与发展产生深刻而又深远的影响。明朝中叶和明郑时期的军事武艺,对台湾武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为清代台湾武术的形成和集成发展创造了条件;清朝前期,台湾社会动荡不安,社会各界习武成风,大陆武术各拳种流派在台湾广泛传播中,融合发展;清朝中叶,台湾社会从移民社会向定居社会转变,建立了以血缘族亲为群体的宗族制度,出现了返乡寻根续宗潮流,台湾武术随着族人返乡寻祖与祖籍地的武术得于交流,大陆武术也从单向传入向两岸相互交流方向发展,台湾武术逐渐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的南派武术体系;日据时期的台湾武术,在困境中传承缓慢发展。台湾武术是中华传统武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两岸中华传统文化共同体的重要标识。  相似文献   

18.
分路防守体制是明代九边形成后出现的参将分区防守制度,从正统年间开始,相继形成并运行这一体制,后经不断调整和重新布局,到万历时期最终形成比较系统和稳定的结构。但陕西四镇各自分路防守体制形成和演变的历程并不完全相同,相关历史文献的记述,或者只是其中某一阶段历史的反映,或者只是最终形成的制度著录,二者均未系统、完整反映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9.
论长城之地理背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城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防御工程 ,是划分农业文明和游牧文明的人文界线 ,但它同时也是重要的自然界线。决定长城位置的诸多环境与生态因子 ,中有气候、气候变迁、地形、水源以及人类的生产活动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