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与管理》2002年第5期刊发了倪义省的《“文史”合一建立完整的大语文教材新体系》一文,提出了建立文史合一的大语文教材新体系的明确主张。这一见解的确深刻。这里试就该文前按语中所提到的“如何解决厚古薄今的问题,年龄越小可学对象越艰深的问题”这两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关于解决厚古薄今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意思我们很容易理解。如果“把语文和历史合为一科,以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为经,以有关的文章和历史为纬来编排课文”,那么,在中国漫长而悠久的五千年历史中,符合选入标准的“大量优秀文化精品”必然很多,而“今…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了建立文史合一的大语文教材新体系的明确主张 ,有不少深刻的见解。我们希望能引发对语文教材建设的深入讨论。文史合一 ,至少对加强人文教育、建立语文学科的体系是有益的 ,但如何解决厚古薄今的问题 ,年龄越小可学对象越艰深的问题 ,以及语文学科该占多大比例等等问题 ,是值得深入探讨的。  相似文献   

3.
有道是“文史相通”,“文史不分家”,这说明语文和历史是两门密切相关的学科。经常在历史教学中注意文史联系,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帮助学生运用相关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利用语文教材,将历史与语文联系起来。中学语文课中同历史教学内容有联系的课文共有五六十篇,大多数内容可以与历史教学联系起来。如语文教材中的《大渡河畔英雄多》和《红军鞋》这两篇课文,对于讲述“工农红军长征”的历史课很有启发。另外还有《扁鹊见蔡桓公》、《活板》、《冯婉贞》、…  相似文献   

4.
郭忠 《甘肃教育》2005,(1):63-63
文史一家是大家的共识。《史记》、《汉书》、《资治通鉴》无不证明这一论断的正确性;从新教材中,也不难看出文史的一脉相传,珠联璧合。在语文教学中,巧用历史知识教学,拓展新的领域,我有如下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5.
吕叔湘先生1978年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尖锐地指出中学语文教学存在少慢差费的问题。从那以后,全国出现了一个语文教学改革的热潮。广大语文教师努力探索,积极实践,在教材教法的改革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十多年过去了,“速度效率偏低”和“实用性不强”仍然是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突出的问题。主要原因是没有建立浯文学科教学的科学体系。教材的编排缺乏科学性、序列性,教材的内容远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所以说建立语文教材科学化的新体系,是当前沿文教学改革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一、语文教学虽有体系,但不科学。 语文既然是—门学科,它就  相似文献   

6.
初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作文指导湖北/王能光难点指津初语教材第一册打破传统的编排方式,按生活内容来分类组织单元,就是“试图建立以语文与生活的关系为中心的新结构体系”,使学生“认识语文的运用与生活的关系”(《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及教材介绍》人民教育出版社,课...  相似文献   

7.
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中对“语文教材”的相关问题做了详尽的论述,依据语文教材的研究背景,讨论“语文教材内容”和“语文教材体系”两个理论问题,在明晰语文教材内容中的术语纠缠,区分语文课程内容、语文教材内容、语文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对语文教材体系由来已久的弊病及教育工作者对于教材的错误解读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8.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定版(简称新大纲 )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强调指出 :“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 ,优化语文学习环境 ,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就“学科间的融合”而言 ,在新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得以充分体现。如果我们暂且把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叫做“正学”,那么教材中的非语文学科知识就叫“杂学”了。纵观小学语文新教材 ,我们认为融合的“杂学”主要有以下一些。一、哲学知识。如《刻舟求剑》一文中 ,那个过江之人不慎将宝剑掉入江…  相似文献   

9.
由全国师专教育研究会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策划并组织编写的师专“语文教学论”课程的系列教材 ,由韩雪屏、王松泉、王相文主编 ,顾黄初主审 ,包括《语文教学概论》、《语文教材研究》、《语文教学技能训练》三本 ,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于1999年6月出版。我们认为这套教材在以下几个方面有重大突破。一、在体系建构上 ,开创了“语文教学论”课程教材三足鼎立的新体系有识之士早就指出 :考虑到师范院校的“高教性”和“师范性” ,“中学语文教育”应视为高师中文系语文教育学科的总课程 ,其整个结构至少可包括“中学语文教育概论”、“中…  相似文献   

10.
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提出:“注重跨学科学习,使得学生在不同学科的相互渗透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历史新《课标》中也指明:“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由此可见,文史结合,能双向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在语文课堂中准确而适当地运用历史知识,令文史形成合力,可以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助力语文教师的成长。  相似文献   

11.
宁宇 《云南教育》2001,(10):12-13
学习《小学语文教材分析》这门课程,多数老师都能在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把握重点,抓住精神实质,因此,理解教材、分析教材的能力明显地有所提高。这些老师学习这本教材有以下经验。   一、学习《小学语文教材分析》要与学习小学语文课本结合起来   小学语文教材是“教材分析”这门课程的研究对象。换句话说,不联系小学语文教材的实际就不能达到学习《小学语文教材分析》的目的。如学习“低年级识字教材的四种基本形式”、“汉语拼音教材的具体内容”、“低年级教材怎样体现拼音开路、提前阅读”、“第一册教材基本结构是什么,有哪些…  相似文献   

12.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出版的《语文教育学》,是四川师大刘永康教授带领一班新派学者编著的一部适应新颁《语文课程标准》改革要求的全国高师“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通用教材。这部书洋洋55万字,扎实厚重,在同类教材中,前所未有,不但为高师中文专业师生提供了引领人门的好教本和好学本,而且为中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了在职进修的好读本。笔者作为从教语文48年的老兵,亲历了“语文教材教法”——“语文教学法”——“语文教学论”——“语文教育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演变过程,拜读此书,收益匪浅,感佩作者们与时俱进,全面开拓,给语文教育学课程的发展贡献了许多新的有价值的东西。  相似文献   

13.
一般认为中师的《文选和写作》、《语文基础知识》是培养语文能力的,《小学语文教材教法》是培养小学语文教学能力的,只讲“分工”,不讲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这就把语文能力和小学语文教学能力的训练割裂开来了。这是中学化倾向的一种表现。《三年制中等师范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下文简称为《大纲》),贯彻《三年制中等师范学校教学方案(试行)》精神,对中师语文教学进行整体改革,建立必修课、选修课、课外活动和教育实践紧密结合的新教学体系,围绕培养目标,把中师语文教学的各项活动纳  相似文献   

14.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六年制)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开篇提出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度地概括了语文科的特点及其在人类文化中的重要位置和作用。根据新大纲的要求,在新编一年级教材中,编入了“口语交际”教材,在新《标准》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中还对“口语交际”提出了“口语交际要讲究文明礼貌,听人谈话能领会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关于语文教学改革,2000年我们国家就出台过两个重要的指导性文件,一是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关于当前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改革的指导意见》,二是教育部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这两个文件都提出“要增强课程弹性”、“教材应努力构建灵活开放的体系”、“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等要求。之后不久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则明确提出了“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目标,这反映了近年来语文教学改革的开放趋向,对指导语文教材建设和改革语…  相似文献   

16.
科学方法训练与多种媒体组合规律的探讨龚一鸣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推出的《全日制九年制义务教育自然常识学科课程标准(草案)》及教材《自然常识》,较原有的自然常识教村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提出了“建立合理的科学方法教学体系”的教材编写新构想。这一构想巳在新版《...  相似文献   

17.
说“迎取”     
赵运普 《语文知识》2000,(12):38-40
《孔雀东南飞》(《玉台新咏》)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也常省作《焦仲卿妻》),这是中等学校语文教材中的传统名篇。照一般情况说,文字注释该没有什么大疑问了,然而问题并不很简单。就拿焦仲卿迫于母命不得不遣送刘兰芝之时,与刘兰芝相约“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的“迎取”来说,就很值得探讨一  相似文献   

18.
"五壮士"淡出教材彰显生命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刻录着革命英雄主义激昂旋律的“狼牙山五壮士”故事,不仅早已家喻户晓,而且也影响了几代人。但来自3月24日的《新京报》报道说,上海市新语文教材已经正式删除《狼牙山五壮士》一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新课本也同样删除了《狼牙山五壮士》的内容。我认为,让“五壮士”淡出语文教材,实际上彰显了一种“生命理性”。  相似文献   

19.
2000年,可谓中国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大年。这一年,全国普遍推行新教材和大纲,新教材令人耳目一新。新老教材的不同,不仅体现在篇目的更换与保留、编制体例的变化、口语交际课的名分界定等方面,重视人文熏陶也是一显著特点。新大纲对语文学习的指导,亦有大改动,如“文化品位”一说被提到相当高的地位。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语文第一册《杜鹃枝上杜鹃啼》、《胡同文化》两篇文章的选入,正是这一理念的典型体现。下面结合这两篇文章谈谈我对文化小品文教学的认识。一、《杜鹃枝上杜鹃啼》1、关于文体定位…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材应怎么编写,需要研讨的问题很多,本文仅就语文教材的编排体系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设想。语文教材能不能建立起自己的科学的编排体系,这是教材改革必须首先解决的一个认识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因以往的语文教学存在着目的要求的多样性、课本内容的综合性和教师讲授的“随意性”,造成了人们的一个错觉,似乎“语文”说不上是一门科学,根本不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