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笔名趣谈     
笔名是作家发表作品时用的别名。作家的笔名往往各有来历,妙趣横生。有的笔名化用典故,含义精深。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原名周树人,笔名何以用“鲁迅”?他改姓为“鲁”,自谓有两个理由:一是自己母亲姓鲁;二是先秦时,周鲁乃同姓之国。那他又何以名“迅”呢?《尔雅·释兽》解释“迅”说:“狼其子徼绝有力,迅。”原来“迅”的古义是矫健的狼子。鲁迅用它作笔名,表现了他誓做封建制度逆子贰臣的决心。有的笔名是作家一段心境的写照。著名作家茅盾原名沈德鸿,在大革命失败之后,转入地下以写作为生,写出了《幻灭》等小说。作家处于“动摇”与“追求”…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作家笔名多若繁星,丰富多采,起名方式,不拘一格,妙趣横生。作家的笔名,反映了作家的思想、志向、学识和情趣。综观中国现代作家使用笔名的缘由,大体可概括为三个方面: 其一,有所寄寓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改名树人,主要笔名鲁迅。他是中国现代作家使用笔名最多的一位。据统计,他曾使用了140多个笔名,可列为“笔名之最”。鲁迅在《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一文中说:“一个作家自取的别名,自然可以窥见他的思想”。鲁迅前期使用的笔名,如“戛剑生”、“索士”、“迅行”等。大都寄寓有自励,奋发、探索前进的意思。后期使用的笔名,“敬一尊”、“桃  相似文献   

3.
<正>对于成名的作家而言,笔名就是他的招牌,读者往往知其笔名但不知真名,可见笔名对作家的重要性。鲁迅、徐志摩、戴望舒、莫言……这些作家的笔名背后都有什么故事呢?1.鲁迅(周树人)1918年4月,他发表了《狂人日记》,在这上面他用了"鲁迅"这个笔名。他是这样解释自己的笔名的:一、母亲姓鲁;二、周鲁是同姓之国;三、取愚鲁而迅速的意思。  相似文献   

4.
笔名趣谈     
笔名是作家发表作品时用的别名。作家的笔名往往各有来历,妙趣横生。有的笔名化用典故,含义精深。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原名周树人,笔名何以用“鲁迅”?他改姓为“鲁”,自谓有两个  相似文献   

5.
纵观中国文学史,使用笔名最多的作家,当首推鲁迅先生。鲁迅先生一生中使用过的笔名达140多个,特别是在他创作后期,几乎每发表一篇文章都要换一个笔名。有人说这是个人“嗜好”,也有人说是当时社会的文人习惯使然。但我们只要留心看一下《鲁迅全集》就会明白,他之所以这样如此频繁  相似文献   

6.
今天我要向诸位介绍的是这样一位中国作家:在黑暗势力面前,他恶魔般地矗立着;在人民大众面前,他忠实如牛。他就是鲁迅,本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生于1881年,死于1936年。1918年5月在《新青年》杂志发表《狂人日记》时首次采用“鲁迅”二字为笔名。  相似文献   

7.
周作人在《鲁迅的青年时代》一书中曾提到:《热风》中《随感录三十七》、《三十八》、《四十二》、《四十三》四篇,是他的作品,误收入鲁迅杂文集中的。原因是当时他弟兄两人都给《新青年.随感录》栏写稿,又通用“唐俟”的笔名。这并不是不可能的,鲁迅先生对于名利,向来不放在心上,如《会稽郡故书杂集》最初出版时,就是用“周作人”的名义。至于同用一个笔名的事,除“唐俟”外,也还有过别的,如“周(辶卓)”,是周作人常用的笔名(译文《红星林史》等,均用这个名字。),但鲁迅写的文  相似文献   

8.
鲁迅,是中国现代小说之父——周树人的《狂人日记》首次发表时用的笔名,在这前后,先生也曾用了许多不同的笔名,但最终确定以“鲁迅”为笔名,这是为什么呢?世人有几种说法,许寿裳在《亡友鲁迅印象记》一文中提到鲁迅曾就此作过解释,说有三个原因,一是母亲姓鲁;二是古时周鲁是同姓之国;三是取愚鲁而迅速之意。可见先生对母亲的敬爱之情和对自己的激励之意。应该说这种说法较可信。  相似文献   

9.
鲁迅,是中国现代小说之父———周树人的《狂人日记》首次发表时用的笔名,在这前后,先生也曾用了许多不同的笔名,但最终确定以“鲁迅”为笔名,这是为什么呢?世人有几种说法,许寿裳在《亡友鲁迅印象记》一文中提到鲁迅曾就此作过解释,说有三个原因,一是母亲姓鲁;二是古时周鲁是同姓之国;三是取愚鲁而迅速之意。可见先生对母亲的敬爱之情和对自己的激励之意。应该说这种说法较可信。如果我们再注意一下小说《社戏》、《孔乙己》、《祝福》就会发现,无论是穷酸迂腐、值得同情的孔乙己,淳朴勤劳而又愚昧的祥林嫂,还是敦厚热情的六一公公、双喜,…  相似文献   

10.
冷学宝 《师道》2011,(3):40-42
鲁迅,原名周樟寿,字豫山,后因“豫山”与“雨伞”近音,遂改名为豫才,1898年在南京上学时又改名为树人,1918年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小说《狂人日记》时,署名鲁迅。从此。鲁迅这一名字.令世界为之艳羡。而用“鲁迅”作笔名,是取其“鲁钝而迅行”之意,又因为母亲姓鲁,而古代周鲁又是同姓之国。  相似文献   

11.
我在读书时,知道鲁迅的原名叫周树人,那他为啥要用鲁迅这个笔名呢?江苏小读者——林灵“鲁迅”在我国可谓家喻户晓了,这是我国著名文学家周树人用得最多的一个笔名,他是在发表短篇小说《狂人日记》时,第一次采用这个笔名的。《狂人日记》最初被刊载在北京《新青年》杂志上。鲁迅先生有个青年朋友叫许寿棠。他在南昌时读到这篇小说,便深深地被打动了。他从文章深邃的思想与简练的笔法上推测,一定是周树人所作,可署名却是鲁迅。许寿棠为解开这个谜,便给周树人去了封信询问,得到了肯定的回答。许寿棠觉得新奇,回到北京后,立即去拜访周先生,问:…  相似文献   

12.
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后取学名周树人,鲁迅是1918年5月在《新青年》上发表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时始用的笔名。鲁迅好友许寿裳曾于1920年年底当面向鲁迅问过"鲁迅"这一笔名的寓意。鲁迅的答复是:"一、母亲姓鲁;二、周鲁是同姓之国;三、取愚鲁而迅速之意。"  相似文献   

13.
鲁迅使用的最后一个笔名是“晓角”。许广平在《欣慰的纪念》一书中说:“末了,还要说明一句,先生最后用的笔名,载在《中流》上的是‘晓角’二字,他最后还不忘唤醒国人,希望我们大家永远记取这一位文坛战士的热望”。署名晓角,分别发表在黎烈文主编的《中流》一卷一、三、四、五期上的这篇文章,题名《立此存照》。值得注意的是,该文在前三期都是作为杂志的“补白”发表的。第五期的编者按指出:“《中流》初办时,鲁迅先生即以笔名‘晓角’给我们写着补白《立此存照》,实在可以说中国自有杂志以来都不曾有过这样精悍的,名贵的补白”。  相似文献   

14.
鲁迅简介: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1881年9月25日出生于绍兴一个破落的士大夫家庭。1902年春,被官费派赴日本留学,先入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后进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习医。1906年中止学医,选择以文学艺术为武器救国救民的毕生奋斗道路。1918年,他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被誉为“五四新文学运动第一声春雷”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30年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他是积极参与筹备和主要领导者之一,从而成为中国新文学奠基人,被毛泽东称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七十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七十年前新思想的迸发,带来…  相似文献   

15.
李边 《小学生导读》2014,(11):20-21
正我们熟悉的好多作家名字,其实不是他们的原名,而是笔名。给自己取个笔名可不是一件随随便便的事。你知道一些作家的笔名是怎么来的吗?鲁迅,原名周树人。1918年4月,他发表了《狂人日记》,用了鲁迅这个笔名。他是这样解释自己笔名的:母亲姓鲁;周鲁是同姓之国;取愚鲁而迅速的意思。  相似文献   

16.
[作者档案] 鲁迅(1881-1936),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申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原名周樟寿,后改为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1904年去日本学医,后弃医从文, 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1918 年5月开始用“鲁迅”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其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代表了中国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  相似文献   

17.
《新作文》2007,(10)
教完《藤野先生》这篇课文,感受颇深,始终感觉这篇记叙性的散文是《朝花夕拾》中最好的一篇。今天的话题,我就从他的笔名谈起。我们都知道鲁迅原名周树人,曾有过很多笔名,其中有发表在《文化偏至论》上的笔名是"迅行",含有希望、奋发、前进的意思;1918年发表小  相似文献   

18.
《范爱农》一文中,作者和范爱农有这么一处对话:"哦哦,你是范爱农!"哦哦,你是鲁迅!"周树人第一次用"鲁迅"这个笔名是在一九一八年发表《狂人日记》时,而这个对话则是一九一○年.显而易见这是鲁迅先生的笔误.  相似文献   

19.
三位文学巨匠的笔名鲁迅、郭沫若、茅盾,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三位文学巨匠。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纵观其笔名,曾超过百个。鲁迅是他1918年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的笔名,尔后凡作以此名为多,何以用此笔名,他自释有三条...  相似文献   

20.
“鲁迅”笔名的用意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短篇小说《狂人日记》,第一次采用了鲁迅这个笔名。这个笔名的意思是什么呢?鲁迅曾说,用这个名字的原因之一,是取愚鲁而迅速之意。他认为,自己比较苯拙,无论做学问或者干事情,效率比不上天分较好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