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葉是植物的營養器官之一,普通是扁平綠色的,因為含有葉綠素。葉的最大功用就是製造營養,但是亦有適合他種目的而發達成為特殊的形態,現在就來談几種。  相似文献   

2.
[問212] 練習長跑對於身长之增高是否有關?如繼續增加,當如何補救?(朱文標—本市)[答] 練習長跑與身長之增高無礙,身高之繼續增加與未練習長跑前同。(過晉源[問213] 年十八歲,身体強壯,惟右耳自幼即患有濃水外溢,其味甚臭,雖加醫治,但至今仍時愈時發。目前雖  相似文献   

3.
金、銀、銅、鐵、錫是我們很早就應用的金屬,它们的名詞我們也很熟悉。由於科學的發展,被我們利用的金屬愈來愈多了。比較重要的有鉛、鋁、鋅、鎂、銻、鉻、錳、鎳、钨、汞等。在一切金屬里面,鐵是最重要了。因為鐵可以煉成鋼,各種機器都要用鋼鐵來做,所以鋼鐵是工業的基礎。除了鋼鐵之外,其他金屬,統稱为有色金屬。因為他們有各種各樣的顏色,  相似文献   

4.
醫生治療疾病,首先需要對病源作出准確的診斷,然後才能進行治療。但是,人體是一個最複雜的有機體,现代醫生雖然可以利用一些科學設備如X射線機或化驗室等,來幫助檢查病源,對有些疾病的诊断却仍然是有困難的。如果應用放射性同位素來幫助診斷,有些問題便能够得到很好的解決。大部分的同位素是有放射性的。用掺和了這種放射性同位素作成的藥劑讓病人來服用,因爲它們的一般化學性質和普通藥劑相同,可以隨同藥劑一起在體内發生  相似文献   

5.
環境與生物     
一生物如何反應環境? (一) 什麽是生物?如何認識生物? 舊的生物觀念只看到了“生物是動物或植物的活的軀體”。其實並不止於如此,應該進一步的認識生物,應該不脫離生物的生活條件來看生物。要看生物是如何形成的,應當把生物和確定生物的生活條件當成一個整體來認識,應當從發展上  相似文献   

6.
在作實驗鴕時候,有的人不會打破儀器,不發生意外。有的人常常會打破儀器,常常發生意外,這是對實驗規則不太注意的結果。爲了避免或減少這些意外,許多地方是應當注意的,這裏僅舉出幾項對於初作實驗的人應當知道的事,來說明一下。  相似文献   

7.
當探採礦物或做其他工作的時候,經常需要很快地决定礦岩或其他物質的化學成份。但當實行分析的時候,一般的都採用普通的方法——應用化學藥劑對於物質的反應——這樣往往需要很長時間:有時會許需要幾天的工夫。 蘇聯的科學家——蘇聯科學研究院卞贊斯基分院阿爾布卓夫化學專科學校的教授別爾格和他的伙伴捷契里巴烏木,發明了在三十分鐘內完成礦岩化學成份測定的儀器。這種新式自動氣體滴量計的作用,主要的是應用化學分析的新方法。 衆所週知,任何一種礦物當加熱到一定溫度時分解出各種不同的氣體(水蒸氣和氧氣等)。 這樣一來,假如将定量礦粉放於電爐內加熱,那麽根據其分解出來的氣體體積,即可判定其化學成  相似文献   

8.
著名經濟學家和思想家、中國未來研究會顧問于光遠先生,1994年11月出席在廣州一肇慶召開的中國未來研究會1994年學術年會,就未來研究有關的問題作了講演。于光遠先生指出,人是為未來而生活的。馬克思曾對未來有過一個粗綫條的描述,提出了人類遥遠的目標。于光遠先生認為,社會主義是人類未來的遠大目標。共產主義是一種信仰和理想,不是目標。  相似文献   

9.
谁来养活中国?——中国未来的粮食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農業是立國之本,農業問题是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個帶根本性的大問題,農業問題中的糧食問题則是中國發展的根本之根本。“民以食為天”,“有糧则穩,無糧则亂”,糧食問题始終是國家發展和社會穩定的基礎。但我國目前的狀况表明,我國糧食問題的前景不容樂觀。美國世界觀察研究所所長莱斯特·R·布朗在《世界觀察》1994年5期上撰文論及中國的糧食問題及其未來面臨的難題。12億人口的泱泱大國的“吃飯”問題還须及早地警示。為此,我們請貢光禹先生將該文摘譯出來,副標題是我們加的,供大家參閱。  相似文献   

10.
精打細算     
從本期起,讀者園地擬增加一項新的節目,即經常發表一些數學遊戲或對鍛鍊我们分析事物的思考能力有幫助的問題。這些問題的答案並不馬上說出來,而讓大家先去想一想,在下期才發表出来。希望大家對这一節目提意見。  相似文献   

11.
[莫斯科特稿]蘇聯農民在各種各樣的農業工作中,如耕作、畜牧及其他副業中日益廣泛地應用着電力。電力的應用使很多集體農莊的村落普遍有電影設備和羣衆性的無鎳電裝置。在戰後,蘇聯社會主義農業電氣化工作有了更大規模的發展。在一九四五年,蘇聯所有的農村發電廠共九百八十所。一九五○年初,這  相似文献   

12.
祿豐蜥龍動物羣的發見,已是十多年前的事。最近人民日報上在偉大的祖國欄中,刊登了祿豐龍的照片(就是最完整的那一架)後,人民日報与科学大衆的讀者,來信詢問發见經过與研究結果的很多。因此我就應科學大衆編者的囑託,再為介紹一下。介紹着重在發掘的經过和在學術上的意義,這樣可以使我們對於這一發見有更深刻的認識和了解。關於恐龍的詳細知識,可以參考一般地質或古生物圖書,這里不再多敍。  相似文献   

13.
一、90年代的世界給美國管理的挑戰 1.日本的影響。日本人細心觀察、模仿和改進了美國50年代的管理風格後,有效地應用於日本的工業組織中,很快適應了新發展起來的全球經濟。日本起初在生產率與價格方面都無法與美國競争,因此,日本加强產品質量。為了克服小的國内市場和有限的勞動力等問題,日本把人力資本作為一種固定成本,而不象美國作為可變成本。索尼公司總裁說“美國的管理對待工人就象一個掙錢的工具,當經濟迅速發展、繁  相似文献   

14.
DDT的應用     
DDT的全名是“Dichloro-diphenyl trichloroethane”(氯化聯苯三氯化乙烷),一個純化學名稱。它原是戰時美国製造出來,用來為在海外,尤其是在熱帶地方的美軍防止傳染性的斑疹傷寒等疫病的一種強力殺蟲劑。現在戰事過了,却已被廣泛地應用於生產事業上,得有偉大的效應。(本刊特譯)  相似文献   

15.
在未曾發現近代應用的發電機以前,電的唯一的來源,要靠電池。因此在過去的時候,電池有它獨拈的一個時期。到發電機發明以後,發電機所供給的電量,遠遠比較電池大得多,大部份的電的來源,已經為發電機所替代了。然而有些特殊的用途,是仍然需要電池的,像手電筒、無線電(直流)等用電池就比較攜帶發電機便利得多。電池的種類也有許多種,如蓄電池、乾電池、硫酸銅電池、鎘標準電池等。就中以乾電池用途比較廣,製法也  相似文献   

16.
人造雨     
人造雨是一種機械化的灌溉方法。它的工作程序是:利用水泵(抽水機)吸取水源(渠道或河湖)中的水,經由造雨機,使水在一定的壓力之下噴到空氣中而粉碎成細小的水滴,像雨一樣地落到被灌溉的土地上去。人造雨是俄國農學家阿里斯多夫在1875年發明的。但是在黑暗的帝俄時代,這個發明並没有得到重視和發展。一直到偉大的十月革命成功以後,人造  相似文献   

17.
五 時間,前進呀! 「好,現在是十二點鐘了!」蓓旦喊道。「我們真的應該睡了!」「現在不是十二點鐘,」牆壁上的時鐘,忽然用一種深沈的声音講起話來了。「現在是一小時的二分十三秒半,不,是十四秒。假使你不能說出精确的数字來,那末,你有了一隻時鐘,又做什麼用呢?」  相似文献   

18.
由於我國的油田刚刚進行開採,還不能大量生産,汽油的供應量有限,所以一般的汽車,大都改装爲木炭、紅煤(陽泉大炭)或劈柴車。這幾種車都是利用煤氣來代替汽油的。因爲汽油本來也是利用它所化的氣,和空氣混合,在汽缸裏爆炸,而産生了勤力。因此我们用一種可燃的氣,直接送入  相似文献   

19.
雷雨的發匯過程,大致可分为三個階段: 一、發展期 這時在大氣中產生一種强烈的對流作用,開始時它的高度很低,到後來上昇氣流增强,雲頂高度可發展到約为8,000公尺。形成雷雨的雲擾動很强,存在於其中的水滴或冰粒,在擾動中愈變愈大,直至它們的重量,非上昇氣流所能支持为上。於是它便開始下降,在這一時期  相似文献   

20.
當地的燃料(各種煤和泥煤)是農業動力化學裝置的好原料。這种裝置充分利用了較小的不適宜大規模工業開採的燃料貯藏,消除了無益的運輸。動力化学裝置的規模不大,並且可以供應拖拉機站。 這種地方性的裝置供給集體農莊和機器拖拉機站半焦炭,液體產品和煤氣。半焦炭,代替木柴,供給住宅、農場和其他房屋的暖氣設備,並且還可以供給打鐵作坊,車間、小型發電站、汽車的煤氣發动机和固定的煤氣發動機的需要。半焦化的液體產品可用來製得一系列的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