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母语负迁移现象是二语学习者的障碍和二语习得研究的对象.以汉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在翻译中出现的错译、误译大都是由于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特别是汉英翻译中多余词汇的现象,是母语负迁移的明显表现形式.文章通过分析汉英翻译中出现的多余词汇现象,提出了相关的翻译方法、对策以及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冯序颖 《考试周刊》2007,(37):51-52
本文从词汇、句式和语篇三个层面分析了汉英中介语拙涩现象,指出汉英中介语拙涩现象由母语负迁移而产生。并提出相应的英语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3.
汉语摘要英译过程中,译者有时会受汉语“负迁移”的作用,产出一些不合英语表达习惯的“不地道”译文。其原因在于汉英两种语言表达习惯之间的差别。因此,译者应仔细对比汉英两种语言表达习惯之间的差别,以便在翻译过程中能够摆脱汉语“负迁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汉语摘要英译过程中,译者有时会受汉语“负迁移”的作用,译出一些不合英语表达习惯的“不地道”译文。其原因在于汉英两种语言表达习惯之间的差别。因此,译者应仔细对比汉英两种语言表达习惯之间的差别,以便翻译过程中能够摆脱汉语“负迁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由于汉英语言属于不同语系,在汉英翻译过程中,母语负迁移的影响远远超过了正迁移。通过对我国外宣资料英译的研究,发现引起母语负迁移的主要原因是汉英民族的思维差异和文化差异。因此本文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分析汉英两种语言在宣传资料中的不同表现,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李玲芳 《考试周刊》2011,(37):97-98
语言迁移是二语习得过程中影响语言学习的重要因素。正迁移促进二语习得,负迁移干扰二语习得。本文从不同的层面对母语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正负迁移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引导英语学习者关注汉英词汇的相似点和差异,应尽量利用正迁移、避免负迁移,最终达到掌握英语词汇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母语迁移是指学习者已经存在的母语语言知识影响其二语习得和发展的现象,可分为母语正迁移和母语负迁移。以顺应论为理论框架,从语境关系顺应、语言结构顺应及顺应的动态性等几个方面对英语写作中母语负迁移现象进行定性分析发现,二语写作母语负迁移问题是由于语言使用者忽视了二语写作的语境、语言结构以及文化习惯等因素的顺应而导致的。  相似文献   

8.
过渡语与语言迁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过渡语是出现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的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语言系统 ,具有系统性、渗透性、反复性和母语依赖性等特点 ,对目的语的学习有直接影响。语言迁移是指来自母语和已习得的其他语言对目的语学习的影响。它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母语向过渡语的渗透多属负迁移 ,目的语向过渡语的渗透多属正迁移 ,过渡语与语言迁移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迁移包括语音迁移、音位迁移、词汇迁移、语义迁移和语篇迁移等多个层面。  相似文献   

9.
母语对二语习得的积极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丹 《考试周刊》2014,(7):94-95
母语迁移是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母语的负向迁移往往被认为干扰和阻碍了学习者的学习,而母语的正向迁移通常被忽视了。本文从语言的共同性、母语对二语学习的表达和理解上、汉英语言对比层面上分析了母语的正向迁移对二语习得有积极影响,从而引导学习者借助母语的正迁移作用提高二语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0.
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受母语迁移的影响。从母语迁移的角度入手,按照词汇、句法结构、文化差异等不同层面,对英语专业学生在汉英翻译中受母语正、负迁移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且提出应对方法。  相似文献   

11.
白欣然 《海外英语》2023,(16):17-19+22
母语迁移一直以来就对二语习得有着重要影响,文章以英汉翻译中“语义重心表达不清”“冗余词语”“时态表达不恰当”“思维习惯不同”这四个方面为例,简述母语负迁移在翻译中的体现。文章在对这四方面进行阐释的基础上,分别列举例句进行论证。后又根据以上现象发生的原因,着眼于二语学习者本身提出了三点解决方法:第一,要提高自身的母语水平;第二,要多接触一些西方比较地道的文学作品和释义英英词典;第三,要能明辨两种语言的差异。希望通过以上解决方法,译者可以在翻译时更清晰地意识到并避免以上问题,从而提高翻译水平。  相似文献   

12.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表明,母语迁移是影响二语习得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会在语音、词汇、句法及语用等层面影响各个子系统的学习。本文通过对中日两种语言的对比分析,借助翻译教学中的实际案例,探讨中国日语学习者在汉译日过程中,因母语负迁移在词汇选择和运用时出现的典型误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减少母语负迁移对翻译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黄婕 《英语广场》2020,(8):45-48
语篇是进行语言交际的重要单位。语篇的共同属性是语言组织的连贯性和内容的一致性。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英汉语篇衔接方式存在较大差异。在英汉或汉英翻译实践的过程中,内容往往不能完全传递语篇信息。以机械英语为例,在实现原文语篇意义传达的基础上,译者还需要结合原有语篇模式和衔接方式来构建译文语篇,以保证其准确性和衔接性。  相似文献   

14.
衔接与连贯是语篇分析的两个重要因素,翻译是在语篇基础上,而不是在词和句的基础上实现。本文从语篇衔接和连贯的角度分析和比较了《荷塘月色》的两个英译文本,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英汉两种语言中衔接与连贯的差异。为了进一步提高汉英翻译的质量,更好地促进跨文化交流,译者在翻译时,必须使用不同的方式来实现衔接和连贯。  相似文献   

15.
谭焕新 《考试周刊》2009,(41):32-33
汉英翻译的冗余现象是由两种语言的不同特点所致.即两种语言表意方式的差异所致。其问题根源在于译者在汉英翻译过程中受到汉语句子结构和表达习惯的影响。在汉英翻译实践中,如果把汉语的冗余成分照搬到英语,往往会产生信息冗余或缺失,从而影响交际的成功进行。本文从信息论的视角讨论了在汉英翻译过程中部分常见的冗余现象及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16.
视觉与心理对译者的影响是巨大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受视觉局限及心理暗示的影响,尤其是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对源语的理解、分析及翻译都会有所偏差,因此,需要建立一种视觉心理机制来规范和指导译者,更好地进行翻译工作。  相似文献   

17.
以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为基础,从语音、词汇、句法、语用等方面对比汉英两种语言的异同可见,母语在二语习得过程中,产生正迁移的同时也可以产生负迁移。在外语教学中应因势利导,利用母语迁移的积极作用,提高学习者的外语水平。  相似文献   

18.
关于汉语对二语学习的正负迁移现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迁移是二语习得过程中影响语言学习的重要因素。正迁移促进二语习得,负迁移干扰二语习得。从语音、词汇、语法及语用等多个层面研究汉语对二语学习的正、负迁移现象。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汉英差异,尽量利用正迁移、避免负迁移,最终达到英语教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母语对二语习得影响的过程被称作"迁移",因两种语言相异而阻碍正确习得二语的现象被称为母语负迁移。本文中,笔者从英语写作中的词汇层面分析了汉语负迁移现象,探讨了产生汉语负迁移的原因根源。  相似文献   

20.
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母语的迁移不可忽视,本文分析了英汉两种语言在语音、词汇、句法、语篇等方面的迁移现象,学习者若能结合语言及文化的异同,便能促使其在学习中的正迁移,避免负迁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