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在教学或学校生活中,不经意中经常可以听到学生在背后发牢骚,一旦老师经过或有所察觉,学生就会嘎然而止。这种情形使得许多老师大为恼火,因为学生背后牢骚的对象往往就是身边的事或人,与学生朝夕相处的老师当然是学生牢骚的主要对象。但学生牢骚的话题多半是鸡零杂碎,对于学校纪律而言并不上纲上线的,老师的强烈批评有时会恰恰激起师生之间的不信任进一步升  相似文献   

2.
孔维斌 《上海教育》2008,(21):63-63
在我们的学校里,在每一个班级里,总会有这样一个学生群体:他们表现一般,成绩中等,且大多默默无闻,毫不起眼,就连与他们长期相处的班主任,也讲不出他们的特点来,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中间层次的学生。他们既不会因为成绩突出而被老师看重,也不会由于成绩太差而被老师、家长批评;既不会因为能力强、长处多而受到师生的赞赏,  相似文献   

3.
感恩的窗帘     
这是一对师生的故事。 年代久远,老师如今80高龄,学生也已60多。  相似文献   

4.
传统教育强调师道尊严,注重的是学生对师长的尊敬与服从,轻视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这使得学生们认为自己在学校只能接受老师的教育,而不能与老师交流。因此,他们既没有与老师交流沟通的意识,也没有与老师交流沟通的习惯。而老师找某位学生谈话不是因为他犯了错误就是因为学习成绩不理想,致使师生关系僵化。现代教育迫切需要师生之间的良性交流与沟通。那么,师生之间怎样进行交流沟通才会事半功倍、效果显著呢?  相似文献   

5.
黄艳明 《新高考》2010,(11):4-5
面对作文,很多老师和学生常常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有些师生甚至认为不论他们付出的心力有多大,作文成绩都很难得到提高。于是乎,很多作文课形同虚设,一些老师只是将复习用书里与作文相关的章节照本宣科一番以求心安,学生们也因为长  相似文献   

6.
师生间难免会有矛盾,可能不少老师都有过背后被学生骂的经历。但如果有一天,学生是当着你的面说的,你又会作何反应?几天前,这样的事就发生在我身上……  相似文献   

7.
“好校长是‘做’出来的。不是‘当’出来的。”河南省林州市第二实验小学的申华老师这样评价他们的校长——郭爱德。因为,身材不算高大却又极为“高大上”的郭爱德校长,任何时候.都把学生和教师放在心中,推在前面,自己却总是在师生的背后默默地做自己的“教育工程”.用自己的教育之心赢得了师生的敬重和学校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新鲜世界     
《小学生》2009,(1):44-44
一个学生和两个老师的学校 吉林省搜登站镇有一所野猪沟小学,隐身在一个山脊背后,校牌是一块破旧的木板。学校里如今只有一个校长、一名老师和一个学生。每周一早晨师生们都要举行升国旗仪式,风雨无阻。老师称:“我们没想太多,就是不想让这孩子辍学,我们这些年做的都是身为教师份内的事,根本没有什么,上学是山里孩子走出大山的惟一出路!”  相似文献   

9.
李本华 《师道》2002,(12):30-30
著名教育家夏尊说过:“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就拿批改试卷来说吧看似是一个极平常的教学环节,然而,道是无情却有情,因为在它背后站着的是一个个鲜活的、充满着憧憬的生命。有时一个小小的给分,甚至一个习以为常的符号,可以使一颗颓废的心重新燃起希望之火,也可以使一个意气风发的学生变得心灰意冷。教师应把批改试卷看成师生间的一种情感交流,要尽量地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宽容,多一点激励,多一点温情,让冷冰冰的分数多点人情味儿。惟有这样我…  相似文献   

10.
感恩的窗帘     
是一对师生的故事。 年代久远。老师如今八十高龄,学生也已六十多。 老师刚搬进这个住宅区时,心中不免忐忑,自己与老伴都老了,子女不在身边,拆迁之前的房子住了三十多年,邻居都很熟,有点儿事情会相互照顾,现在不知会怎样。  相似文献   

11.
因为爸爸是老师,我最早的记忆是十分得意的。记忆中经常会有人从背后摸我的脑袋说“张老师的儿子”,接着,塞来大肚子蝈蝈或是一只苏雀,甚至有不认识的大个子,搬我的头说:“谁也不兴欺负他!这是老师的孩子!”因为爸爸是老师.我可以和大孩子玩,他们全以和我好为光荣——有个当老师的爸爸真好。然而稍大一些,我就再也不愿意让别人知道爸爸是老师了。  相似文献   

12.
2018年以来,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的李锦绣老师坚持组织《唐六典》读书班。读书班吸纳了来自不同院校的50多位师生,参与者们采用分卷领读的方式,坚持研读《唐六典》。主持人李锦绣老师以丰富的学养引导学习,读书班师生也各展所长,投入研讨,在开放、和睦的氛围中逐渐加深对《唐六典》和唐代制度史的理解。《唐六典》读书班培养了参与者治史的能力,也形成了沟通师生情谊、促进学术交流的效应。  相似文献   

13.
去年我带了一个初中普通毕业班,班上有一个学生小奇,上学年因为不满意老师的批评,暗地里往老师摩托车的机油箱里放沙子而受到学校的处分。这样一个犯了“众怒”的学生,同学们在背后指指点点,不愿意与他接近,他萎靡不振,甚至破罐破摔,特别是对那位老师耿耿于怀,动辄与老师针锋相对。我试图接近他,但他对老师都存有戒心,交流常常成为我的独角戏,沟通一时陷入僵局。  相似文献   

14.
我是一个现代女孩,有着现代人应具备的开朗性格;我也是一个学生,也需要老师的教导和关爱。我希望老师能够少布置一点作业。因为上初中了,本来学科就多,还有那么多作业,哪里忙得过来呀!我希望多留一点空间,让我们去浏览更多的课外书籍,多了解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我希望老师能够不处罚学生。学生犯了错误,老师应该与学生交谈,让他们改正缺点。这样,师生之间的关系就会变得更加和谐。我希望老师少让学生请家长。这首先是关系到学生的自尊心问题。我们希望少一些因请家长造成的心理创伤,少一些由此而导致的父母棍棒下的皮肉之苦。经常请家长,学…  相似文献   

15.
李本华 《天津教育》2002,(12):35-35
著名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批改试卷,看似一个极平常的教学环节,道是无情却有情,因为在它背后站立着的是一个个鲜活的、充满着憧憬的生命。教师应把批改试卷、作业看成是师生间的一种情感交流,要尽量地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宽容、多一点激励、多一点温情,让冷冰冰的分数多点人情味儿。惟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的积极心态。陶行知先生当年任育才学校校长时,一次,一女生数学考试时在一道…  相似文献   

16.
师生之间缺乏积极的情感联系,不仅使得一直为人们所珍视的师生情谊黯然失色,也使教学活动失去了宝贵的动力源泉。因为师生关系不和谐,学生与老师采取敌对态度,“你上课我不听、不学,看你能把我怎么样?”或许就是因为一件小小的事情,破坏了师生之间和谐的关系,也因此而断送了学生的前程,从此走上了人生的另一个极端。  相似文献   

17.
我们教师,特别是一些中小学教师,尤其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生怕给学生留下不好的印象。而有些学生呢,并没有因为老师的言传身教而成为天真罄露、纯洁高尚的弟子。或者当面是人,背后是鬼:或者本性难改,恶习难除;或者根本就不把老师当作师长,背地里损老师,甚至当面顶撞老师。想想老师苦心地耕耘,竞会是这样的结果,觉得挺可悲的。于是乎就有老师的超脱:家教如此.能耐他何?于是乎就有老师的悲叹:世风如此.难以回天!  相似文献   

18.
我校曾接待过两批新加坡客人——尚育小学一行40多位师生和德乐小学一行30位师生。我对他们的到来喜出望外,因为不用走出国门,同样可以通过访谈了解新加坡的教育情况了。下面就是我分别同新加坡尚育小学母语部主任庄老师和德乐小学体育科蔡老师就学校教育所作的访谈实录和思考。  相似文献   

19.
正从未曾把您书写进我的文字里,如今梳理自己的为师之道悟出,原来为师的日子一直有您——爸爸,因为您是我的老师。因为您,梦想变成您!因为爸爸是教师,我记忆里的童年十分得意。那时侯经常会有人从背后拍拍我的肩膀,揪揪我的小辫子说:"这是金老师的女儿吧?"随着塞来一块糖或野花什么的,甚至有不认识的"大个子"男生对周围的小朋友说:"谁也不许欺负她,她是我们老师的孩子。"因为爸爸是老师,我总是能与比自己大很多的学生玩,好象他们与我玩为  相似文献   

20.
曾有数学专家说:数学课堂因为真实而美丽,因为美丽而快乐。所以我们的课堂关注的是学生真切的感受,情绪的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感。或许真实的课堂中不一定学生能回答到老师所预设的问题上来,也不一定有热闹的讨论场面,然而老师的倾听是真实的,学生的问题是真实的,师生间的交流也是真实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是他们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