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唯 《良师》2004,(21)
?只多18只多13只}}黑鸡黄鸡白鸡一天,老师出了这样一道题:小林家养了一些鸡。黄鸡比黑鸡多13只,比白鸡少18只,白鸡的只数是黄鸡的2倍。白鸡、黄鸡、黑鸡一共有多少只?这道题中的数量关系比较复杂。怎么办呢?这时我想起课堂上老师用线段图分析题意,于是我也请线段图帮忙。根据题意画如下线段图:已知白鸡的只数是黄鸡的2倍,也就是白鸡比黄鸡多1倍,因此得出黄鸡就是18只;则黑鸡的只数是18-13=5(只);白鸡的只数是18×2=36(只)。所以三种鸡共有36+18+5=59(只)。31请“线段图”帮忙$江西龙南县镇一小三年四班@刘唯…  相似文献   

2.
数学活动课上,黄老师请同学们谈谈用图解法分析解答应用题的体会。黄老师的话刚落音,人称数学“小博士”的丁峰同学兴致勃勃地谈了起来:解答应用题首先要弄懂题意,弄清题中数量间的关系。特别是条件多,题目比较复杂,一时搞不清的数量关系,可以借助画图来帮忙。例如教科书第101页(注: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有这样一道思考题:“小林家养了一些鸡,黄鸡比黑鸡多13只,比白鸡少18只。白鸡的只数是黄鸡的2倍。白鸡、黄鸡、黑鸡一共有多少只?”这道题初看好像很容易,但仔细想一想却不简单。三种鸡的只数都没有给出,三种鸡之间的关系也很难直…  相似文献   

3.
袖珍寓言     
主人家养了两只母鸡,一只是黑色的,一只是白色的。它们吃饱了就在窝里下蛋。它们下的蛋大大的,白白的,深得主人的喜欢。黑鸡因为自己是黑的却能生白蛋,便以为自己有了惊人的变化,非常得意,而白鸡只能下白蛋,一成不变,黑鸡于是很有些看不起白鸡。它常神气地对白鸡说:“你能学学我  相似文献   

4.
宝贝话匣子     
今天,我和妈妈去书店买书. 在新华书店里,我们看见方柱子上贴满了写有谜语的纸条.我和妈妈静下心来用力想,很快就猜出了一题.那则谜语问: "黑鸡白鸡谁更厉害?"我猜是黑鸡更厉害,因为黑鸡可以生出白鸡蛋,而白鸡生不出黑鸡蛋,所以黑鸡要更厉害. 听了我的答案,妈妈夸我真聪明,我可开心了.  相似文献   

5.
开心巧克力     
白鸡和黑鸡 学生:老师,我认为黑的鸡要比白的鸡更聪明些。 生物老师:那么你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呢?  相似文献   

6.
<正>数学活动节开始了,五(1)班给同学们出了这样一道题目:李叔叔养了鸡和兔共100只,数一数共有250条腿,那么鸡和兔各有多少只?徐铭一同学很快举手发言道:“这道题可以用画图法来解答,画出100个圆圈表示100个头,每个头画上两条小线段,表示鸡的两条腿,共画200条腿,之后逐一再在每个头上添上两条线段表示兔的腿数……直到腿共有250条为止。”  相似文献   

7.
“鸡兔同笼”问题是一道数学名题:“鸡和免关在同一个笼子里,头有5个,腿有14条。问鸡有几只﹖兔有几只﹖”可是,这道题已经被我“换汤不换药”练习了三遍,仍有孩子不明所以:“为什么一会儿假设5只都是鸡,一会儿假设5只都是兔呢﹖”我真有些“黔驴技穷”了。前不久,我有幸听到了特级教师徐斌面向二年级学生开设的数学课,内容正是“鸡兔同笼”问题。■亮点一:画最简单的数学画在让学生充分估计了笼子里鸡、兔可能有的只数后,徐老师借助多媒体演示了色彩斑斓、栩栩如生的鸡和兔,然后说:“同学们一定画过鸡和兔吧,现在我们来画数学画,不过数学画…  相似文献   

8.
<正>星期天,线段妹妹出门去玩,在路上碰到了直角梯形三兄弟。“直角梯形兄弟们!”线段妹妹叫道,“你们看起来有点不开心啊?”直角梯形大哥说:“今天,妈妈给我们三个各出了一道题,要我们做完题才能玩。可是这三道题都有点难,所以我们有点烦。”线段妹妹说:“什么题目呀?说来听听,说不定我能帮你们!”直角梯形大哥说:“我的题目是在我身上画一条线段,使我增加3个直角。你会吗?”  相似文献   

9.
黄老师十分重视幼儿的口语练习,她上的课要求明确、讲得生动、注意练习。一只玩具鸡在桌上嘣嘣嘣嘣,一边跳着,一边吃米,黄老师问孩子:“这是什么?”“这是小吱(Zi)。”黄老师说:“这是小鸡,你们听我是怎么说鸡的,ji、ji、ji。”小朋友个个睁大了眼睛看着、听着,“你们跟着老师说,ji、ji、ji。”课堂上发出了小朋友的练习声。“你们知道小鸡是怎样叫的?”叽叽叽……”黄老师又拿出了头饰说:“现在我做鸡妈妈,你们都是我的小鸡,妈妈要听小鸡说‘小鸡小鸡叫叽叽’,看哪只小鸡说得最好听。”她  相似文献   

10.
一次看书,我碰到这样一道题:画两条线段,使下面的图形有5个三角。开始,我是这样想的:用一条线段把一个三角形分成两个三角形,两条线段就可以把两个三角形分成四个三角形(如下图)。可是,我一数,发现有7个三角形。我又想了想,看了看,画了画,发现在一个三角形中添一条线段只增加一  相似文献   

11.
数学活动课上,大象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图,对大家说:“同学们,我们来数线段,看谁数得又对又快。”话音刚落,小熊马上报出了答案:“10条。”同学们都用惊奇的目光看着小熊。只见小熊不紧不慢地说:“我先数这条线段中共有几个端点,然后根据线段数=点数×(点数-1)÷2的公式计算的。这道题共有5个点,所以就有5×(5-1)÷2=10(条)线段。”大家都说这种算法好,可这个公式怎么来的呢?小熊接着说:“大家看,A和其他4个点之间有AB、AC、AD、AE4条线段;B和其他4个点之间有BA、BC、BD、BE4条线段;C和其他4个点之间有CA、CB、CD、CE4条线段;D…  相似文献   

12.
例鸭的只数比鸡的只数多25%,鸡的只数比鸭的只数少百分之几?这道题,有的同学读题后会不假思索,就直接写出答案:鸡的只数比鸭的只数少25%。这样解,正巧跌入了问题的“陷井”。错误的原因是什么?这是受了整数中“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就是另一个数比这个数少几”的问题的影响,把整数中多与少的规律错误地类推到百分数中去。为什么整数中的规律不能类推到百分数中去呢?因为百分数有自己的特定意义,它是表示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表示的关系是一种“倍数”关系。怎样正确地解答这道题呢?我们不妨用“设个具体数”的方法解答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由于,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不强,在解答较难应用题时比较困难。笔者认为,教师可引导学生画出线段图形或具体图形来分析,帮助解答应用题,会起到较好效果。例1 一个养禽专业户养鸡980只,养的鸡比鸭的2倍多20只,养鸭多少只?这类应用题对三年级小学生来说,难以理解其数量关系。学生在读懂题意的基础上,首先找出谁是标准量(鸭的只数),谁是比较量(鸡的只数);其次,画出线段图形来分析。第一步画出标准量的一条单位长度线段表示鸭的只数。第二步画出比较量的线段表示鸡的只数。这  相似文献   

14.
开心一刻钟     
《小学生》2014,(11):24
最接近的答案朋朋放学回家后高兴地告诉妈妈:我今天在课堂上得奖了!妈妈:为什么?朋朋:老师问鹦鹉几条腿,我说三条!妈妈:不对,应该是两条,你怎么能得奖?!朋朋:其他同学都说四条腿,我的答案最接近!黑鸡聪明小志说:“你说黑鸡聪明,还是白鸡聪明?”小媛说:“当然是黑鸡聪明,因为黑鸡会生白蛋,白鸡却不会生黑蛋。”接站小强给叔叔写信:……爸爸妈妈不能去车站接您了。不过您别难受,我将去接您。为了使我能认出您,亲爱的叔叔,请您右手提兜香蕉,左手拿五盒果脯……  相似文献   

15.
冠军和亚军     
《小朋友》2007,(Z1)
小花鸡和小黑鸡比赛跑步。小猴开发令枪:“预备——跑!”小花鸡很快跑到终点,小黑鸡只跑了一半路。小猴宣布:“小花鸡冠军,小黑鸡亚军。冠军的速度比亚军快__________倍!”小花鸡说:“真好玩真好玩,再来比赛一次!”小黑鸡说:“好的好的,亚军跟冠军再比一比!”小花鸡想:前一半路  相似文献   

16.
祝寿趣事     
刘爷爷60岁的生日快到了,一大清早,李奶奶就去农贸市场买来了3只鸡,其中白鸡、黄鸡、黑鸡各1只,准备摆一桌酒席为刘爷爷祝寿。李奶奶刚一进门,她的孙女灵灵就高兴地跑过来,问道:“奶奶,每只鸡有多重啊?”  相似文献   

17.
收鸡蛋     
今年寒假,我是在乡下的奶奶家度过的。一到奶奶家,我就被西墙边的鸡棚里那一群活蹦乱跳的鸡吸引住了。我快步走过去,往里一看,嗬!大鸡、小鸡、白鸡、黑鸡、母鸡、大红公鸡,有好几十只呢!有的在安静地喝水,有的在全神贯注地吃食,有的在互相追逐打闹,只有一只大母鸡静静地卧在窝里,像是在下蛋,我高兴地想,等下,我就来收这枚鸡蛋。一会儿,“咯咯达,咯咯达———”那只母鸡像表功似地从窝里跳了出来,一定是蛋生下来了。我立刻站起来探着身子去看,呀!一个又白又大的鸡蛋正躺在一堆稻草上,真是诱人!我连忙打开鸡棚门,伸手去拿蛋,谁知那只母鸡气势…  相似文献   

18.
我曾看到这样一篇文章:一位教师上公开课,找一名学生到黑板上去做练习题。学生一共做了五道题,做完后,教师问下面的同学:“他做得怎样?”同学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说:“最后一题做错了!”这位教师说:“为什么你们只看到了他做错的那一道题,而没看到他做对的四道题呢?”  相似文献   

19.
严肃课堂     
线段老师问:“线段a是线段b的一半,那线段b是线段a的多少啊?”全班皆静候高论,半晌后,一同学举手答:“线段b就是线段a的两半。”全班皆晕。半径、高我初中同学给同学讲题目喜欢自己投身其中……“我的底面半径是20cm,我的高是50cm,那么我……”有人接:“是饭桶……”全班爆笑。鸡狼同笼上生物课,老师说:“其实黄鼠狼是不吃鸡的,那是科学家经过实验得出的,曾经把一只鸡和黄鼠狼关在一起,第二天你们猜怎么了?”同学接道:“鸡怀孕了。”非洲野猫初中一生物老师一次讲非洲草原上的生态,全班无人听讲,遂怒曰:“你们都看我…  相似文献   

20.
自我感觉一直以来都与“鸡兔同笼”颇有缘分。这是一道数学名题,却困扰了我整个小学生活,而今身为人师,苦恼依然——因为我正在对我的四年级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辅导。“鸡和兔关在同一个笼子里,头有5个,腿有14条。问鸡有几只?兔有几只?”这道题我换汤不换药已经教三遍了,但仍有学生不明所以:为什么一会儿假设5只都是鸡,一会儿假设5只都是兔呢?要知道这些学生还是班级中的佼佼者呀!对此,我惟有苦笑。机缘巧合,前不久我有幸听到了特级教师徐斌老师面向二年级学生开设的数学课“鸡兔同笼”。当时一看到大门口黑板上的这个课题,我着实吓了一跳——他竟敢上这内容?然而现在,我只想说:数学,就这么简单!”亮点一:怎么画最简单?”——学画数学画在让学生充分估计了笼子里鸡、兔可能有的只数后,教师问:“我们在美术课上画过鸡和兔吗?”画过!”在学生们的齐声回答声中,教师借助多媒体演示出了色彩斑斓、栩栩如生的鸡和兔。接着教师话锋一转:现在我们来画画数学画,不过数学画不用这么麻烦,怎么画最简单?”话音刚落,教室里便热闹起来,小朋友围绕“简单”二字做起了文章:“用‘○’表示头”、“用‘|’表示腿”、“有两个‘|’表示鸡’、“有四个‘|’表示兔”……不久鸡和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