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笔者学校是民族传统体育特色校,在组织"全员运动会"时,将"全员运动"与"民族传统体育特色"结合,不仅丰富了学生体育锻炼的内容,还促使学生在比赛中享受各个民族体育项目带来的乐趣。"全员运动会"不设立个人名次,而是记录各队的集体总分数,学生以竞赛的形式展示了20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比赛中,学生精神饱满、积极自信。笔者学校的比赛项目均为体育课堂教学内容,每节体育课分为2个部分,前半部  相似文献   

2.
<正>一、课堂改革,打造体育学习文化体育课堂是学生获取体育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体育课堂的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以面向全体学生展开的,它不仅仅停留在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更应该成为一种学习文化的传承。体育文化的传承离不开体育竞技的体验,只有经历了,学生才能经历体育文化的熏陶,逐步爱上体育,享受体育过程,培养一项爱好,养成锻炼习惯。基于此,笔者学校开展了"游戏比赛"  相似文献   

3.
<正>笔者学校在近几年举办校运动会时,坚决执行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一个都不能少"的理念,锐意改革传统运动会的模式,对"体育弱势学生"进行特别安排,为所有学生搭建展示与比赛的舞台,着意让学生通过运动比赛的体验,感受参与比赛的乐趣。回顾2005年"小小十运会"、2006年"新老游戏嘉年华"、2007年"翻着跟头庆六一"、2008年"小小奥运会"、2009年"迎青奥一个不少"、2010年"小小青奥会",精彩赛事,记忆犹新;精彩场面,历历在目。一样的信念,一样的梦想,一样的坚持,2011年12月31日,我们的"儿童奥运会"如期举行。这届"儿童奥运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4.
《中国学校体育》2020,(5):33-34
<正>2020年新学期伊始,为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教育部提出"停课不停教、不停学",笔者所在学校体育学科积极构建"体育云课堂",实施在线教育。在"体育云课堂"创建之初,多采用教师讲授、示范,学生跟着视频学练的方式,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较差,没能真正激起学生的兴趣和家长的关注,未能达成学习目标。经过实践探索,在"云课堂"基础上创建了"体育云擂台",创设丰富多彩的挑战内容,采用互联网+比赛的方式和富有个性化的评价机制,实现家校共育、  相似文献   

5.
<正>不久前,宁波市在北仑长江中学举行了初中体育优质课评比。该次比赛采取自选内容、借班上课的形式,课前教师不能接触学生。在这次比赛中,笔者既是比赛的参与者,又是比赛的观摩者。在参与和观摩比赛的过程中,笔者有诸多的感触,现写出来与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6.
<正>一、遭遇求助,忐忑不安一天课外活动,笔者正在学校操场上组织学校篮球队的学生训练,已毕业两年的周小强(2004年笔者负责训练的体育特长生)来学校,请笔者帮助解决一件"答应亦忧,拒绝亦忧"的麻烦事。原来,一年前,笔者2002年训练的体育生李颖与2006年的体育生刘斌斌在一次与别的队进行篮球比赛后,好胜心太强的他俩,因同时抱怨对方没能在场上将球传好输了比赛一事发生了激烈的争执。也就因为这场  相似文献   

7.
《中国学校体育》2020,(11):36-37
<正>2006年12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联合发出《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在此背景下,各地各校的课外体育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根据《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提出的"技术、体能、运用"三维一体的理念,笔者所在学校开展了"玩、练、赛"一体化的课外体育活动。课间10m i n玩花样(技术);大课间练体能;最后运用到学校组织的体育节比赛中,  相似文献   

8.
<正>教学比赛是体育教学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挖掘学生最大的身体潜能。教师只有适时运用比赛方法,把握比赛时机,才能充分发挥教学比赛的作用。一、立足教材内容,适时开展教学比赛在运用教学比赛组织教学时,应根据教学任务、教材性质以及学生掌握动作的具体情况,正确地选择比赛形式和方法。如,在一次前滚翻课上,笔者采用了分解练习、讲解示  相似文献   

9.
《中国学校体育》2021,(6):86-87
<正>一、案例背景本学期笔者担任五年级的体育课堂教学工作,在笔者宣布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是单手肩上投篮时,学生们都欢呼雀跃。经过了25分钟的讲解和练习后,笔者将学生按照前后顺序,4人组成1个小组,2个小组共用1个篮球架进行投篮比赛。然而随着比赛的进行,有的小组兴高采烈、劲头十足,有的小组则灰头丧气、毫无斗志。这时笔者果断吹停了比赛,将队伍集合好后询问学生原因,得知由于各小组学生间的水平差异,有的组成绩遥遥领先,有的组甚至一个也没投进去……  相似文献   

10.
今年6月,中华体育总会向社会公布了《2007年第一届全国电子竞技锦标赛竞赛规程》。在这份规程中,很清楚地写着以"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体育主管部门为单位组成代表队参赛"。当笔者看到这句话时,就对这个特别地比赛产生了兴趣,比如为什么在今年会突然举办这样的比赛?它和CEG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以省为单位?等等。时间不停的转了3个月,就在比赛的前四天,笔者发现中国很多知名魔兽选手比如Sky、Fly100%等因为要参加同期在成都举行的高奖金比赛而放弃了这次锦标赛。疑问又来了,为什么他们会放弃这一选拔国家队队员的比赛?总之,带着对这次比赛的种种兴趣和疑问,笔者在武汉经历了一次不一样的比赛。  相似文献   

11.
<正>在体育学习或活动中处处有比赛,有比赛就会涉及输与赢。学生面对输赢心理会产生多样的变化,如何针对学生不同的心理进行教育引导,以帮助其正确地看待输与赢呢?笔者从以下3种心理学现象进行阐述。一、参赛动机学生参加比赛的动机不尽相同,有的是赢取比赛、有的是锻炼自己、有的则是被迫参加等。教师需要了解学生参加比赛  相似文献   

12.
<正>开展长跑比赛有助于"冬季长跑"活动的长期开展,但学生人数众多、场地不足的现状,给学校组织全校性的长跑比赛带来了困难。对此,笔者所在学校设计了多种形式的长跑比赛,不仅使学生的长跑活动充满乐趣,更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冬季长跑"活动取得了实效。  相似文献   

13.
《中国学校体育》2010,(1):17-17
<正>江苏省赣榆县海头中学把体育工作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着力打造校园体育文化,坚持一切从学生的终身发展需要出发,积极开展"海之帆"校园体育节、跑操比赛、大课间体育活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大练  相似文献   

14.
《中国学校体育》2020,(6):44-45
<正>笔者从教学职责、教学站位、教学比赛、教学流程、裁判职责和教学评价六方面构建小学体育常态课教学中的小团队教学模式。该模式在实践运用中可以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比赛中感受成功与乐趣,发挥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不仅可以提高课堂练习密度,提升教学效率,还可以提升学生体质健康,同时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5.
《体育师友》2021,(3):14-16
教会是课堂教学的目的所在,要求教会学生多样融合的健康知识和层次清晰的运动技能;勤练是课堂教学效果的保障,要求学生课堂内外勤练技能,课中勤练保持合适的练习密度;常赛是课堂教学检验的途径,要求教师安排人人有比赛参加,课课有比赛安排。厘清"教会、勤练、常赛"三者与体育教学的逻辑关系,具体化体育教学的活动要求,优化体育教学。  相似文献   

16.
<正>"较量"是在新课标引领下的一种体育教学比赛模式、是一种教学激励机制。"较量"能让学生感受到体育的魅力、爱的激励、美的享受和体验成功的喜悦;"较量"有利于激活课堂氛围、融洽师生关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进而增强学生体质,为学生的终身发  相似文献   

17.
<正>"差异竞赛法"("不平等竞赛法"):是指运用部分差异性的竞赛动作、形式、方法、手段和评价,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游戏教学比赛的方法([1])。公平的体育游戏教学比赛有其不可估量的教育教学价值,但在体育游戏比赛的后期,比赛场上有时会出现这样的现象:由  相似文献   

18.
<正>不久前,笔者观摩了一节主题为障碍跑的小学体育公开课,上课的教师设计了一个"爬"过铁丝网的环节,学生在练习时都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到了分组比赛时,其中有位男生在情急之下却跳过了"铁丝网"(铁丝网离地面40厘米左右),该组最终获得第一,教师在宣布比赛结果的时候,有学生对跳过获  相似文献   

19.
《中国学校体育》2021,(4):32-33
<正>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篮球因具备突出的竞技性、游戏性、娱乐性,受到了学生的喜爱。但目前篮球教学往往以"技术教学"为主,忽视了学生学习兴趣及技能应用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比赛教学法通过在常规教学法的基础上添加适量的比赛,通过比赛形式检验教学效果,提高学生技术能力。比赛教学法并非将技术动作的规范学习作为教学的重点,而是强调通过恰当的比赛形式学习技能与应用技能,培养学生的灵活应用基本战术意识与能力。  相似文献   

20.
前言     
为了应对学生体质健康部分重要指标连续20年下降的社会问题,2006年教育部、体育总局和共青团中央推出了"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我们通常称之为"阳光体育"。谈到体育,我相信很多同学首先想到的是比赛,是成绩,是专业运动员。但你拿到的这本"阳光体育新跃"杂志,主要介绍的却是我们身边丰富多彩的社团,是不是编辑出错了?没错,这就是阳光体育,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