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练习方法:1、双足曲线前滑,获得速度后,成单足滑行,双足交替练习单足支撑滑行.2、从静止开始,双足成T形站立,左足在前,右足在后,双腿下屈,用右脚蹬冰(图一之1).慢慢将重心移向左腿,右腿蹬直并抬离冰面(图一之2和图二),成单足前滑.然后右脚落冰与滑足平行,再用左足蹬冰重复上述的动作(图一之3),右足单足前滑.两足交替向前滑进,逐渐增加滑行速度.3、辅助练习(不穿冰鞋)  相似文献   

2.
甲、乙两个滑冰运动员作圆周周滑行。甲运动员对乙运动员说:“我沿大圆0滑行一圈比你滑的路程远。”已运动员听了很不服气:“我沿着小圆0′和小圆0″各滑了一  相似文献   

3.
滑轱辘是速滑运动员重要的陆地训练手段之一.本文通过对速滑和滑轱辘两种动作弯道滑行时下肢各关节角度——时间曲线、力——时间曲线的形状、特征及运动速度、蹬伸特点的分析比较,从而得出滑轱辘练习对速滑有着双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冰上舞蹈中的带动(一) “带动”是冰上舞蹈的基本技术之一,尽管很少被注意到,但它是完成协调紧凑的舞蹈和舞伴彼此控制不可缺少的技巧。从弧线的圆心到滑行者之间的距离、滑行的方向、舞姿的变化以及转体对带动都有影响。本文就运动员在滑冰舞步法时到所滑弧线的圆心之间的距离,对带动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5.
在单班滑冰课教学中,学生中滑行技术差距较大是个很普遍的现象。尤其是高中男女生差别更明显,有些学生可以自由滑行,而有些学生则勉强能站立或滑进。经验表明,滑冰课教学做到区别对待、合理分组施教,对于提高教课效果十分重要。然而,以往那种以“会滑”与“不会滑”的分组方法,过分笼统,而且往往是表面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常常发现“会”与“不会”的组内情况很复杂,辅导很不方便。鉴于这种  相似文献   

6.
高等学校应该有一个统一的滑冰教材,并在教学法上也要有一些参考的资料,这样才能提高滑冰课的教学质量.天津大学在20多年的滑冰教学实践中对滑冰教材和教学法进行了探讨,认为高校滑冰课的教学内容应该包括熟悉冰性的冰上站立,冰上踏步,冰上行走、向前滑行的单脚蹬冰双脚滑行、两脚交替蹬冰交替滑行、向后滑行的画葫芦滑行、蛇形向后滑行、转弯滑行的向左(右)压步滑行、向左(右)急转弯滑行、停止法中的花样刀的齿轮停法、球刀或跑刀的左(右)侧身停法等,下面根据教学顺序,分别叙述.  相似文献   

7.
1 前言 花样滑冰跳跃动作是由界限明确的各技术阶段构成,一个动作可分为助滑、缓冲、起跳、空中、落冰五个阶段,其中起跳阶段的技术最复杂,最难掌握。 起跳阶段是指身体重心从最低点开始,上升到刀齿离冰的瞬间为止。起跳可分为“刃”起跳和“点冰”起跳两大类,这两类起跳在技术上有一致的地方,也有差异,各自有明显的规律和特点。本文将对“刃”类型起跳为重点进行分析和研究。 “刃”类型起跳分为向前滑行和向后滑行起跳。向前滑行起跳的动作包括:3字跳、一周半跳、两周半跳、三周半跳……,统称为阿克赛勒跳。向后滑行起跳的动作有:后内结环跳(一、二、三、四周),后外结  相似文献   

8.
揭示滑行速度与蹬冰力之间的关系是速滑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国内外有关滑行速度和蹬冰力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 ,进而探讨了滑行速度与蹬冰力之间的关系。结果提示 ,滑行速度与蹬冰力曲线形态有关 ,表现为低速滑行时垂直力曲线为单峰型而高速滑行时为双峰型 ;水平力的峰值点力值和平均力值与滑行速度相关 (P <0 .0 5 ,P <0 .0 1)。但是 ,这一提示也仅反映出了直道的特点 ,在弯道中是否适用还有待于今后探讨。  相似文献   

9.
“括弧”形滑法,也是旱冰规定图形基本滑法之一,它是继“8”字形、“3”字形之后的一种图形。由于起滑足、方向、内外轮的不同,“括弧”形也有八种滑法。另外还有变刃“括弧”、单足“括弧”等图形,但都是由基本“括弧”图形演变的。下面介绍两组“括弧”图形滑法。  相似文献   

10.
守门员训练练习目的:守门员作准备活动、练习滑行.练习的组织方式:a、正滑、倒滑、急停、起跑.滑行时冰刀不要离开冰面,  相似文献   

11.
音乐:探戈4/4 节奏:4拍28小节(112拍/分) 这是一个具有探戈舞特点的罗曼缔克舞,滑的线痕要陡. 引入步的最后一步用开出刀,这样容易滑舞蹈的第一步。步1和4用闭势滑行。午蹈的第一步是在小节的第四拍上,必须严格的遵守舞蹈滑行的节奏,两人用三拍滑一个双3,并摆浮足,男伴用左足, 女伴用右足。女伴的右足手放在男伴的左肩上,他们的左手伸开。步2是交叉,两脚在冰上,男伴做RFO前交叉和LFO,女伴滑RFO前交叉和LBO。这一步要尽可能跨的宽一些,右膝弯屈,在这一步的末端男伴滑LFI,两脚靠在一起,女伴在小节的某一拍伸直右膝,两脚靠在一起步.5—11用闭势滑行。步5是由男伴摆动特维兹勒和女伴的  相似文献   

12.
冲!     
跳台滑雪也称“跳雪”。比赛时运动员不用雪杖,不借助任何外务,以自身体重从起滑台起滑,经助滑道获得110公里/小时的高速度,于台端飞起后,沿自然抛物线在空中滑翔,在着陆坡着陆后继续自然滑行到停止区。跳台滑雪的技术动作包括助滑、起跳、空中飞行、着陆四部分。  相似文献   

13.
关于速滑直道蹬冰中重心位置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生物力学方法对速滑直道蹬冰过程中重心位置的动态变化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认为:在水平面内(冰面),重心滑角随蹬伸过程的延续而逐渐减小,并且重心点内倾逐渐加大且向滑行方向前移.在矢状面内(滑行正侧面)蹬冰后期重心也明显前移.  相似文献   

14.
冰球技术主要是滑冰和运用球杆的技术. 滑冰技术: 冰球运动员的滑冰技术,一般要求掌握冰上的滑跑,起速和冲跑,向左(右)双脚侧身急停,左(右)压步转弯,左(右)急转弯,左(右)单脚内刃滑行,倒滑,倒滑的左(右)压步转弯,等等。只有掌握了这些技术,才能在冰上滑跑自如。由于冰球场地面积有限,因而都用短步伐的滑跑。这种滑跑法能使运动员提高速度。在冰球比赛中,攻守经常变换,运动员要运用滑  相似文献   

15.
一、关于越野滑行技术二步交替滑行是滑雪技术的最基本动作和滑行技术的基础,也是平地滑行和上坡滑行的主要技术动作,因此各国运动员非常重视二步交替滑行的技术训练和改进。二步交替滑行动作与60年代相比,有明显的改进和提高。首先,滑行动作上姿势高了,姿势高的优点是运动中心高,下肢活动灵活,摆腿动作快,动作幅度大,加快了动作的频率,有利于调整呼吸,减轻了后蹬时的脱滑。因此,国外运动员都采用高姿势的滑行技术。  相似文献   

16.
在压步中用转3方法转体 1、从前转到后滑几步左前压步之后,用左前外刃滑行并转3.右肩臂在前,左臂在后,右浮足在后。在换足前的一瞬间,肩臂用力做3字转动,右浮足靠近滑足脚跟转3。转3后,过渡到右后外刃。滑右后刃外后,为了阻止进一步转动,必须把右肩臂保持在后,左肩臂保持在前。转3后还要继续做右后压步(反时针滑行)。  相似文献   

17.
1972年5月,在澳大利亚出现了第一架滑轮板,这是一种无名的健身游戏,现在人们管它叫‘滑板游戏’或‘游乐板’。闲暇时,你不妨登上这块‘魔板’,在离家门不远的柏油路上滑一滑(当然不可在交通要道、人行道上滑行,在家里乱滑的话,也难免碰得头破血流)。  相似文献   

18.
自由滑中运动员的力量和能量的消耗在4分或5分钟的限度内,需用高速完成大量的自由滑动作,这就要求得到和消耗一定的能量。我们特别感兴趣的是用客观方法直接测得下列数据: 1、自由滑中的滑行距离(米)和滑行速度(米/秒或公里/小时)(扣除在原地旋转和跳按转的时间)。 2、完成单个动作或整套自由滑时的心率和能量的消耗。尽管在测量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这样的测量确实是十分可贵的。在捷克进行的一些测量,在其它国家也是同样,它们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要得到运动员的自出滑线路图、滑行距离、能量消  相似文献   

19.
五、步伐5-01 除非有特殊情况,一步是指一只脚滑行后在冰上留下的可见线痕.它是由冰刀的两个刃(或其一部分)滑行和转动所组成的.例如3字和外勾等等.5-02 连续步伐:连续的步伐形成了一套冰上舞蹈的部分或其整体.5-03 引导步伐:为了获得速度而在冰上舞蹈图案第一步之前滑行的步伐.所有的引导步都是任选的,不予以评分,但最多允许滑七步.超过了七步,裁判员们将予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弯道滑行理论的片面性和理论严重脱离实际的问题进行了剖析。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对弯道滑行理论进行了新的探讨。本文认为弯道滑行中向心力F的物理本质是冰刀与冰面的静摩擦力,从这一点入手,首先导出了不存在侧蹬冰力A和压冰力B的情况下弯道滑速V和弯道极限滑速V_0的表达式。然后,进一步导出了符合实际情况的存在侧蹬冰力A和压冰力B的情况下,弯道滑速V和弯道极限滑速V_0的表达式。根据这些公式,从理论上探讨了提高短跑道弯道速度的途径。这些理论分析结果,不仅与实践经验完全一致,而且还提出了一些新的具有预见性的看法,可供今后实践中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