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做一名合格的党报版面编辑,必须具备四种意识。 首先,要有导向意识。一个合格的版面编辑,首先应该是一个坚持党性原则和遵守党的宣传纪律的模范执行者。因为版面的编排具有强烈的倾向性,是政治性十分强的工作,所以,版面编辑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作指导,慎重、准确、及时地选取见报稿件,并根据稿件的思想性和政治性,稿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在版面上作出恰当  相似文献   

2.
陈启海 《新闻前哨》2012,(11):50-51
何谓记者的版面意识?就是报社记者在选择采访选题、稿件表现形式和语言风格时,必须考虑版面需求,使稿件获得版面认同,受到版面欢迎,以达到尽可能好的版面效果、社会效果,为报纸添彩。现在,一些记者时常抱怨稿件难发。为何难发?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记者缺乏足够的版面意识,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有版面主编典型  相似文献   

3.
版面是形式,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但这种服务从来都不是机械的、被动的。作为党报尤其是一版的版面编排,大到哪一篇稿件作头条,哪一篇上报角,小到标题的字号字体、线条底纹的运用以及留多少字转多少版,都不是随意随心为之。其背后蕴含着很多的考量,版面编辑的政治意识绝不是虚的空的,政治意识贯穿在每一天的版面上,贯穿在每一篇稿件的安排上。  相似文献   

4.
张洪伟 《青年记者》2007,(18):110-111
在纸质媒体不断面临挑战的今天,国际新闻作为不可或缺的版面承载着越来越重要的任务。在各个版面中,国际新闻版稿源是比较丰富的,但要从上百篇稿件和几百张图片中选出最合适的新闻也并非易事。笔者认为,编好国际新闻版要具备三种意识:钻进新闻的读者意识、走出新闻的编辑意识和把握正确导向的全局意识。  相似文献   

5.
作为记者和通讯员,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自己采写的新闻稿件如何让编辑部喜欢,尽快采用见报;而编辑部又常常会为面对一大堆来稿,挑不出对路的稿件而犯愁。怎样解开这个不等式?从我们编辑《解放军报》二版宣传的实践来看,一条重要的体会就是:下笔之前多想想如何让稿件适销对路。采写时头脑里要有点版面意识采写稿件与版面上稿既是统一的,又是矛盾的。这就如同产品生产与市场销售一样,产品只有适销对路卖出去,才能产生价值。记者和通讯员写的稿子只有见报了,才有效益。从这个意义上讲,作者在采写稿件时,头脑中一定要有版面意识。因为版面是整…  相似文献   

6.
期刊编辑应建立的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峥 《传媒》2002,(10):27-27
网络时代带给各种期刊编辑的机遇与挑战也是全方位的,而最主要的是促使其编辑意识和思维发生了巨大变化。期刊编辑只有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吸取网络传播的优点,精心选择主题和制作版面,才能应对网络媒体的挑战。 编辑意识是指编辑主体所特有的一种对编辑客体的系统化的、自觉的、伴随着情感体验且具有能动性的心理反映形式。它主要包括主体意识、危机意识、受众意识、策划意识、经济意识等。  相似文献   

7.
有人以为,版面是形式,内容决定形式,故版面永远处于稿件内容的从属地位。其实不然。在读者未进入阅读阶段以前,版面是吸引其注意力的决定性因素。作为媒体的形象工程,搞好版面策划、设计与创新是最重要的基础工作。这就是本刊发表业务研究的专题文章从“版面”开始的初衷。  相似文献   

8.
一个版面的精彩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编辑意识.编辑,承担着对新闻进行选择及加工的重任,其工作对报纸的成败关系重大.增强编辑意识,不是简单的来料加工,也不仅仅是改错字错词,理顺文义,作前后调整,还要根据读者的需求,进行运筹和创意. 编辑的劳动应该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编辑不仅会编,会写,还要善用加法和减法,提高稿件质量,进而提高版面质量,从而提高报纸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版面,是报纸的“门面”,它不仅关系到一家报社的整体形象,而且直接反映出报纸编辑的思想水平、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版面不只是稿件的简单排列摆设,而应是编辑对稿件进行有机的艺术组合。设计版面犹如产品的包装装璜,只有好看得体的版面才能赢得读者的共鸣,使他们愿意读它、欣赏它。因此树立报纸版面美化意识尤为重要。 报纸版面作为一种视觉艺术,主要是通过对拟定的文字、图片、装饰图等新闻材料,采用构图、线条、色彩等工具要素作情感意味的排列组合,以此塑造一种版面语言,达到启示与传神的功效。针对经济信息报的特点和笔者多年从事美术编辑和版面设计的经验体会,现就如何营造版面美感,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0.
成守芳 《新闻界》2000,(4):61-61
在与通讯员的接触中 ,常常问得最多的是 :我的某稿子用不用?现在最缺什么稿?而很少有人提及报纸版面方面的问题。这里我从版面意识的角度来帮助通讯员寻找这一答案 ,从而更有效地提高稿件的质量 ,增加见报率。众多的通讯员虽然认识了这样一个道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谁违背市场规律谁就吃亏。那么 ,借用市场的观点 ,可以这么说 ,新闻媒体中同样存在两个市场 ,即报纸的市场和稿件的市场 ,对此 ,一些通讯员因认识不足而吃了亏。报纸在读者市场的竞争 ,靠质量和好的版面 ,而稿件在版面上的竞争 ,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读者市场 ,能满足不同层次读…  相似文献   

11.
当你拿过一张报纸,直接映于眼帘的是报纸的版面,新颖、活泼、别具一格的版面会使你赏心悦目,而陈旧、死板、落于俗套的版面会令你大倒胃口。笔者以为,要想获得一个新颖、活泼、别具一格的版面,在版式设计中应当正确处理多与少、长与短、横与竖、分与合、轻与重、黑与白等多种对立关系,在对立之中寻求统一、体现和谐。多与少多与少的关系在版面编排中表现在稿件体裁的选择、稿件数量的衡量、字号字体线条的运用等方面。新闻稿件的体裁是多样的,有消息、通讯,有新闻评论和杂文,还有新闻特写、新闻述评和调查报告等。这些体裁就好像是菜肴,而组合稿件的版面就像是宴席。宴席上有各种菜肴才能吸引人,同理,版面  相似文献   

12.
有位老记者说过这样的话:我写出的稿件交往编辑部后,我知道能发表在报纸版面中的哪一个位置,是头条,还是报眼,或是右下角。这自然与其长期的采写实践经验分不开,另一方面也说明,这位记者对所写的消息、通讯的新闻价值有着准确的判断力,有着较强的版面意识。而现在一些记者版面意识淡薄,写出稿件给编辑部一交了事,认为组版是编辑的事情。这不利于业务水平的提高。记者根据新闻价值标准来选择报道对象,来判断新闻事实的取舍。而编辑部则是根据记者采写出的稿件进行编排、选择,并通过对稿件在版面上的安排,体现出编辑部对稿件所含的新闻价值的再度判断。用版面语言,诸如稿件的位置安排及标题字号的大小  相似文献   

13.
版式美学是报刊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稿件是报纸的灵魂,好的版面则是躯壳,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才能组成一张受读者欢迎的报纸.近几年来,国内一些报纸版面出现新的趋向,充满现代意识的CVI开始被有意识地运用,其中比较典型的代表是《中国青年报》.  相似文献   

14.
在我36年的新闻生涯中,有24年是在夜班编辑的岗位上度过的。我和我的同事每天在家人团聚的时候上班,亲人熟睡时下班。深夜,为了办好报纸,灯下在稿海中遨游,寻找适合自己版面分工的稿件,置身于稿件中事件和人物的命运之中,思考如何运用准确的版面语言、完美的版面处理,奉献给读者以阅读的享受。日复一日,我和编辑们感受最深的是“但求事功,不事张扬”。因为这是一种境界,是夜班编辑的美德。编辑但求事功,就要有很强的大局意识、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纪律意识,要一丝不苟,不能含糊。任何马虎,都会给党的事业和党报的声誉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相似文献   

15.
一篇稿件的好坏,一个版面的综合效果的高低,有无策划意识在起着重要作用。在今年一月份,题为“将人流的危害降到最低”的报道策划中(连续两期),我深刻地感受到一次有充分策划意识、有精心筹备的报道会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6.
版面,是整张报纸的门面,也是传递信息的载体,舆论导向的体现,不仅关系到一家报纸的整体形象,而且直接反映出版面编辑的思想水平、业务素质和艺术风格。在新闻改革中,建立版面编辑岗位责任制,甚至采取以版面为中心、主编制为基础的采编新机制,以版面定岗定人实行考核,在版面上公开署名责任编辑,不啻是对版面编辑关键地位和重要作用的承认和重视。版面意识,不光是发稿的安排和画版的艺术,更重要的是定版导向、组织思想、组稿方法、选稿标准的总体观念。作为版面主编或责任编辑,应当具备怎样的意识———版面五意识一、定版要有导…  相似文献   

17.
如果说标题是新闻稿件的“眼睛”,那么,新闻照片就是报纸版面的“眼睛”。 新闻照片,是新闻事实的真实记录,是稍纵即逝的历史瞬间,通过报纸版面的再现,具有能够直接把读者带入现场的功能,甚至能将读者带到具体的艺术境界之中,使读者产生美的享受。 说新闻照片是报纸版面的“眼睛”,是由其在版面中的地位、优势、作用和魅力所决定的。 首先,新闻照片是报纸版面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形象向读者传播新闻信息的一种表现形  相似文献   

18.
《记者摇篮》2008,(8):F0002
辽宁日报出版部副主任,辽宁日报一版编辑。担任党报一版编辑以来,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阵地意识,先后参与“十七大”、省第十次党代会、多次全国“两会”和全省“两会”等重大战役性报道,所参与编辑的版面和稿件十多次受到中宣部《新闻阅评》表扬,  相似文献   

19.
报纸编辑工作的特点之一是,需要编排版面。一般初学编辑的青年,往往一来就被版面吸引住,总想很快学会组版技术。几个月下来,能够初步画画版样了,又觉得这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并不太难。我认为,这种心理至少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由浅入深,逐步提高学好编辑工作的信心,不致一开始就感到无从措手。因为编辑工作的内容,简单地可以分为思想性和技术性两项。比起选择稿件、修改稿件和制作标题来,排版的技术性多一些,因而比较使人感兴趣,也比较容易学。不过,倘使我说报纸版面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是整个编辑部的思想水平和劳动成果的体现,用得着编辑的全部思想修养、知识修养和业务修养,而且全部使出来还总是不够用,那大概不算是夸大其词。所以,编排版面是思想性和技术性的结合。但按照毛泽东同志的观点,编排的思想性和技巧性是两码事,那又不妨把组版术单独抽出来谈一谈。  相似文献   

20.
记者只负责采访写作,版面编辑负责组稿拼版,这种传统的办报方法已愈来愈不能适应新闻事业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在呼吁:记者与版面编辑是办报“流程”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记者要有版面意识.版面编辑也要有新闻意识.笔者由于工作的需要,既担负着记者的角色,采写新闻同时又要参与版面的拼排.在这里,结合工作中的一点体会仅从记者的版面意识这个角度谈点粗浅的看法.一、记者为什么要有版面意识在《湖北日报》前年举办的青年编辑记者培训班上,一位资深版面编辑深有感触地说,由于记者缺乏版面意识,不少稿件到夜班编辑这里“受阻”不好处理,甚至因此被“压死”.与此同时,不少记者有时出埋怨,自己的稿件在版面上没有处理好,见报效果并不理想.这两种感触实际上反映了同一个问题:记者的版面意识.然而,再深入探讨,便可发现这是当前新闻改革与版面改革的双重要求.随着新闻事业的飞速发展和激烈竞争,必然要依赖广大新闻工作者素质的不断提高.记者既要有专长,又要成为“多面手”.在沿海城市的一些新闻媒体中,采编合一成为一种趋势.作为报纸来说,记者既要能采写新闻,又要能用电脑编排版面,在这里、记者、版面编辑已经合为一体.现在,这种办报趋势已经渐渐向内地发展.因此,记者应具备版面意识,甚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