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关于档案属性问题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学研究》1999年第1期刊载的《档案本质属性的研究》(以下简称《研究》)一文,向我们提出了几个值得讨论的问题:(1)究竟什么是档案的本质属性?(2)“结构”是不是档案的本质属性?(3)对“三属性的交集”如何理解?(4)如何对待传统的档案理论?这些问题涉及到档案的定义、档案与相关事物的关系、档案的科学管理乃至档案的生存和利用等一系列的基本理论与工作实践,必须进行全面的探索。为此,笔者谈几点粗浅认识,与《研究》的作者商榷。一、原始记录性揭示了档案的本质特征。任何事物都有其本质特征,任何本质特征都是通…  相似文献   

2.
档案的利用是档案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其理论体系的建立是随档案工作的发展需要应运而生的,是依档案学的不断成熟而日趋完善的。不管是欧美国家还是我国的档案利用理论的发展,都要经历从孕育、萌芽、形成、发展直至完善的过程。由于利用理论产生背景的不同与社会形态的不同,欧美和我国档案利用理论上也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3.
档案是一个集合体概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档案是一个集合体概念王荣声,王玉声说到档案,人们会不约而同把注意力投向同一方向。这说明,在人们印象中档案是什么,是明晰的。然而,我们在理论研究中遇到它的时候,档案是什么?什么是档案?作为档案学研究中一个不可回避的最基本的问题,人们不断予之界定,其定义...  相似文献   

4.
《北京档案》2005,(2):45-45
2004年第6期《档案学研究》卫奕的章,分析了当前的档案利用研究越来越多地借鉴传播学理论,档案利用亦经常与档案传播并提。然而,从档案利用到档案传播实际上发生了诸多具有深刻意义的变化,影响到档案利用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乃至整个档案工作在信息时代的定位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覃兆刿是档案学研究领域有影响的一位年轻学者。近年来,他在《档案学研究》、《近代史研究》、《档案与建设》等刊物上发表了一系列的档案学研究论文。如:《理论的意义与实践中的困惑》、《档案功能与诚信控制》、《我国档案工作早期学欧美及其意义》、《傅振伦的档案观》等。这些充满着创  相似文献   

6.
《档案馆利用五定律》一书是刘东斌先生围绕新时代背景下档案利用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对该书的写作思路进行评析,认为该书脉络清楚、观点明确,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指导性,是一部研究档案利用理论的难得佳作,对于指导新时代档案利用工作和进行档案学理论研究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是我国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重要纲领性文件。本文认为,《意见》表达出了当前档案工作有着新的理论方向,包括新公共服务、社会记忆在内的理论思想,如同档案学理论思想一样,对于当前档案工作都有着理论指引意义。《意见》还表现出问题导向的学术逻辑、引导档案学核心概念的内涵式变化和固化新概念、强化"三个体系"理论等特点。《意见》也给中国档案学理论研究与发展带来了新思考。  相似文献   

8.
丁光勋教授简介: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档案学系教授。主要从事档案文献编纂学、简牍学、档案学基础理论和电子政务等方面的研究。主要承担了上海市科委和上海市档案局招标项目——《科技创新与档案利用理论研究》(获上海市档案局档案科研成果三等奖)、上海市教委项目——《政务信息组织与开发利用研究》(通过了由上海师范大学科研处组织的鉴定)。著有《历史与档案》、《长江文明的起源与开发》。主编《中国古代史教程》、《中国通史史论词典》、《信息时代档案学理论研究与实践》、《数字时代档案学理论建设与功能研究》等学术著作。参与《北朝五史辞典》、《中国文化史词典》等工具书的撰写。先后在《学术月刊》、《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档案学研究》、《档案学通讯》、《图书情报知识》、《档案管理》、《上海档案》、《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相似文献   

9.
甲骨文是商代的档案 ,已为档案学界普遍认同。张国硕先生发表于《档案学研究》1999年第2期的《甲骨文在商代非档案说》(以下简称《非档案说》)向甲骨档案说提出了挑战 ,否定了甲骨学、档案学几十年的研究所得出的结论 ,影响之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 ,非档案说能够成立吗?现就张先生文章中的观点提出一些疑问。一、档案的定义及其本质属性问题。讨论甲骨文在商代是否是档案 ,当然要首先从档案的定义说起 ,因为定义是对概念的内涵和界限的确切的逻辑规定 ,揭示出档案概念的本质属性 ,才能告诉我们档案是什么。《非档案说》也正是以此为…  相似文献   

10.
试探档案信息的开发及其与利用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关于如何开发档案信息资源问题,许多同志在实践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然而,什么是档案信息的开发?它与利用工作有什么关系?直到目前,认识尚不统一。笔者撰写此文,一则意在对上述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求教大方。二则抛砖引玉,谋百家争鸣,求统一认识。 什么是档案信息的开发 “开发”一词最初主要指以荒地、矿山、森林、水力等自然资源为对象的劳动。后来引申为对一切资源的“挖掘性”劳动。如在人力资源方面,就有我们比较熟悉的“智力开发”、“人才开发”等说法。档案是社会信息系统中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是一种信息资源。因而,近几年档案学理论也引进了“开发”这个词。比如“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档案信息的开发”等等。大家知道,任何学科引进外来概念,都要赋予这个概念以本学科的含义。那么,档案学理论引进“开发”这个词是什么含义呢?换句话说,即什么是档案信息的开发呢? 笔者认为,所谓档案信息的开发,指尽可能地挖掘潜在的  相似文献   

11.
档案利用理论是档案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理论体系随档案工作的发展需要而建立,随档案学的不断成熟而日趋完善。目前,学术界普遍认同西方档案利用理论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之间,成熟与发展于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中国档案利用理论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70年代末至今是我国档案利用理论的发展阶段。通过中西方档案理论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两者在档案利用理论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共性,也存在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12.
《档案学概论》(又称档案学基础、档案学原理)是档案学学科体系中的一门分支学科,属档案基础理论学范畴。它是从宏观上、整体上研究档案工作理论与实践中最基本的、带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的问题,为档案工作实践提供最一般的理论依据,而不是直接研究档案工作的具体原则、技术与方法。因此,《档案学概论》是档案学各门分支学科知识的更高层次的理论概括,是应用档案学、技术档案学的理论基础,而不是档案学各门分支学科内容的压缩和概述。《档案学概论》作为一门课程是档案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着重解决学生对档案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  相似文献   

13.
档案利用活动中的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档案利用活动中的法律问题不仅是档案学领域涉及的重要理论课题 ,而且是档案工作中需要迫切解决的实践问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档案利用活动中涉及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进行探讨 :一、档案利用活动中的法律关系解析档案利用活动中的法律关系是根据档案法律规范产生的、以利用活动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为表现形式的、特殊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档案利用活动中的法律关系首先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而不是人与档案之间的关系 ,是档案利用主体之间关于档案利用而发生的法律关系 ,是受特定档案法及国家相关法律拘束的社会关系。这种…  相似文献   

14.
互动     
黑龙江饶河县档案局李晓红:读了《中国档案》2005年2期署名管先海的文章《走出档案学研究的误区》一文,深有同感。此文所谈的六个误区,问题找得准,分析得透,存有共性。如文中提到的“理论研究脱离实际化,缺乏现实性和针对性,实用价值少。档案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研究中应遵循应用性原则,并注重能指导档案工作推动档案事业发展的切实可行的方案、方法、措施,实现以社会效益为核心的理论价值观。要重视研究成果的社会利用与社会转化,推动档案事业发展和科学体系建设。”我做为一名基层档案工作者,在实践中深感档案信息资源建设问题在…  相似文献   

15.
档案利用一直是我国档案界的重点、热点话题,档案利用理论成果也层出不穷。本文通过对2000年以来我国10种档案学核心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上的档案利用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新世纪我国档案利用研究的整体状况和档案利用理论的发展情况,以期推动我国档案利用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新上海档案》2006,(6):31-31
宗培岭在《浙江档案》2006年第3期上撰文,对我国档案学理论建设中的若干关系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我国存在着档案学理论研究与档案实践联系被弱化的倾向。其主要表现是理论研究没能很好地把握住档案实践.其中相当多的问题研究不是来自档案实践需求,或是“跟风”,或是“自作多情”。翻开档案学理论刊物,不少理论文章不是反映档案实践的变迁.而是社会风貌的“缩影”。当社会上大谈发展生产力、  相似文献   

17.
回归现实     
读了王星光老师写的卷首语《返璞归真》,颇受启迪.档案学学科建设的确应该返璞归真,那么档案学理论研究和技术应用呢?愚以为应该回归现实,为现实的档案事业发展和档案工作推进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宗培岭 《浙江档案》2006,(3):15-18,27
为推进档案学理论研究,本文倡导正确处理好档案行政管理者、档案管理者与档案研究者的关系,档案学理论自身研究与引进相关学科理论、引进国外档案学理论的关系,档案学理论研究与档案实践的关系以及档案学理论创新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并就当前档案学理论研究中在诸关系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关于档案本质属性的思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一、现有档案本质属性简评   档案的本质属性是什么?明确这个档案学基本理论问题对于档案的定义以及档案工作实践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下面,笔者就这方面的研究情况作一个简要的评析。   1.原始记录性   目前,关于这个问题,占主导地位的认识是将档案的原始记录性作为档案的本质属性。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吴宝康教授主编的《档案学概论》,该书中明确指出,“档案是历史的原始记录,或说原始的历史记录,这是档案的本质属性”,并进一步指出,“‘原始记录’是人们在实践中直接记述客观事物、人类思维和各种活动的文献资料和信…  相似文献   

20.
报刊集萃     
报刊集萃高新信息技术对档案学理论的挑战与对策窦晓光在《档案学通讯》98年第1期上撰文,分析了高新信息技术对档案学理论的挑战与对策。一、对档案学理论挑战的主要方面。1电子文件与重新创造档案问题。电子文件把我们带入了一个“虚拟文件”的时代,从而对以实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