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班级文化建设是通过班风建设、教室设计、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以及教师的言传身教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与感染,并形成积极的道德情感,从而将道德认识内化、升华为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班级文化的内容包括班级物质文化、班级制度文化和班级精神文化。高雅、生动、形象的班级物质文化,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力和感染力;制度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保障;良好的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灵魂。  相似文献   

2.
韦仕喜 《广西教育》2011,(17):31-32
班级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细胞,是班级形象的名片、窗口,是班级精神风貌的缩影,它具有自我调节、自我约束的功能。班级文化可分为"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两个部分。"显性文化"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环境文化,也就是物质文化。如教室墙壁上的名言警句,  相似文献   

3.
席小东 《考试周刊》2014,(65):184-184
<正>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是组织和实施学校各项工作的基本单位,是学校贯彻落实教育方针政策和践行各种教育理念的基本载体。班级文化建设包括硬文化和软文化两部分,笔者所指的硬文化是以物质形式存在的可见、可触摸的,以及以其他形式存在但可听、可感受的文化。如黑板报、班级标语、班训、班徽、班级桌椅的摆放、教室墙壁的布置等,可以说是显性的班级文化。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  相似文献   

4.
班级文化是班级的灵魂,主要指班级内部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思想观念、班级风气、学习风气、人及环境和行为规范等,是一个班级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的集中体现。班级文化的内容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方面,物质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基础,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制度文化是推进班级文化建设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一班级文化是指班级全体成员(包括教师和学生)创造的独特文化要素和学习方式。它包括物质的(人工制品)和非物质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价值、情感以及各种抽象事物等)两个层面。既具有组织性、制度性的一面,又有班级成员自己的意志和创造能力共同营造的文化所具有的非组织性、非制度性的一面。本文将主要论述后者,即由成员共同营造的独具魅力的班级文化。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是由一定数目的具有不同个性的学生和教师共同构建的松散的集合体,其主体是学生。因此,班级文化理当由学生文化和教师文化两部分组成,并成为一所学校的校园文化不…  相似文献   

6.
班级是学校的细胞,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层组织,是以学习和交往为主要形式的教育微观社会形态,学校的两个文明建设必须立足于班级文化的建设上。班级文化建设包括班级的物质建设和精神建设,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切实抓好班主任和学生、班级生态环境、班级文化网络等三方面的工作。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是提高学校两个文明建设实效的良好手段、途径。  相似文献   

7.
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突出精神文化、强化制度文化建设、加强物质文化建设和重视活动文化建设四个方面。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只有群体主动参与创造班级文化,才能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使学生获得创造的自由与发展的空间。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是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8.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层组织.班级文化是学生以学习和交往为主要形式的教育微观社会形态。实施素质教育需要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班级文化.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抓好班级物质文化环境、班级制度文化环境、班级行为文化环境、班级精神文化环境等四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史延虎 《教书育人》2014,(11):70-71
正如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身的文化,一个班集体的发展同样离不开班级文化氛围的熏陶。所谓班级文化,是指班级师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创造与形成的精神气候、文化氛围以及承载它们的活动形式与物质形态。班级文化作为一种教育力量对学生有着巨大的影响和作用。和谐的班级文化不仅能为学生的素质提升创设良好的氛围,还能对形成一个健康向上、充满活力的班集体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努力构建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是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和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班级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方位、多渠道、多方式进行综合治理与协调发展。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现在,在班级文化建设中,部分学校和班主任片面重视班级物质文化的建设,而对班级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做的还不够。如果说,物质文化强健了班级文化的“筋”和“骨”,那么班级的健康发展还需要充满文化气息的“气”和“神”。所以,班级文化建设应该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分别加强外显层面的物质文化、中间层面的制度文化和深层面的精神文化建设,“三方面”要并驾齐驱。  相似文献   

10.
班级文化是"班级群体文化"的简称,作为社会群体的班级所有或部分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班级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如张贴名人名言、出板报等教室内部环境的布置;制度文化,如一日常规、课堂常规以及各种奖惩制度等;精神文化,如班级目标、班级道德、班级舆论、人际关系和班级风气等。一、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的误区一谈到班级文化,一些人马上会想,不就是往班级墙上粘贴花花绿绿的图画,让班级好看点吗?再弄个光荣榜、评  相似文献   

11.
正1.文化融通是班级文化创建的原则之一文化融通,笔者认为它具有两层含义。首先是指打破文化内在的界限,不同类型的文化在融通中生成新的文化;其次是指打破文化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整个文化体系下认识、体悟文化。文化融通是班级文化得以优质创建的原则之一,这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的融通;班级文化与学校文化、家庭文化、社区文化、社会文化的融通;文化的开放与坚守,即对外来优质文化的开放与对我国优秀传统  相似文献   

12.
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学习和活动的主要环境,对学生个体社会化具有重要的影响。建设良好的班集体,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是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由于班级文化对班级建设及班级学生的社会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班级文化及其建设就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一、班级文化的内涵和功能1.班级文化的涵义班级文化是由班级成员(包括教师和学生)在学习和交往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态度、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及其物质表现形式。具体地说,班级文化既包括物质形态的班级文化,如班级课室的布置、活…  相似文献   

13.
赵煌平 《教书育人》2012,(10):68-69
班级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成长的主要环境,更是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的重要阵地。班级文化是班级全体成员(包括教师和学生)用智慧和实践创造出的物质和精  相似文献   

14.
师生关系是学校最核心、最重要的关系,是影响校园文化、师生双方知识交流、情感交流、态度交流的关键问题。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师生关系问题同样重要。班级文化建设,包括班级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建设。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教师与学生如何良性互动,才能保证班级文化为教育目标服务呢?  相似文献   

15.
班级文化是指班级成员在班主任的指导下,朝着班级目标迈进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班级成员共同创造的群体文化。它包括班级物质文化、班级精神文化和班级制度文化等。其中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一个班级本质、个性和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具有巨大的引领人、凝聚人、激励人和教育人的功能。在新课程视野下,如何构建班级精神文化,充分发挥班级精神文化这个重要教育资源,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以校园环境烘托校园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学峰 《青海教育》2009,(11):47-47
校园文化指的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既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些物质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各种规章制度和师生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等。因此,可以说校园文化是由“校园精神文化”和“校园环境文化”两部分组成的。  相似文献   

17.
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广义的文化概念包括了人类历史上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则是指人类历史上所创造的精神文明。而校园文化是指学校所特有的文化概念,一般来说,它包括三个部分,一是物质文化,二是交往文化,三是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主要指的是学校所处的物理环境,如学校的建筑、校舍的大小、校园和教室的空间安排等。交往文化是指学校范围内在各种人际交往过程中已形成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行为等,  相似文献   

18.
注重班级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班级文化是学校文化中最基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管理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组织文化、社会文化等,也可具体到班徽、班旗、班歌、班级板报等等,具有各班级的特色,是班主任带班思想、思路与风格的综合体现和多方面具体展现,也是在班级学生构成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软性的制度和氛围等。  相似文献   

19.
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育人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高职院校应重视进行班级文化建设,在高职院校的班级中,应有效地进行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建设,并充分发挥辅导员及学生的能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育人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高职院校应重视进行班级文化建设,在高职院校的班级中,应有效地进行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建设,并充分发挥辅导员及学生的能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