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伟大、最有生命力的文化之一。正是它构成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自强不息、奋力进取的精神交柱。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必须建立在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札根在自己的土地上。只有这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才能够有所依托,有所发展,才具有生命力。 重视伦理道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中国古代文学运用形象思维,从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文化是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继承与创新的统一。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与一切世界的文明成果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条件,创新是保持社会主义文化具有先进属性的重要基石。继承是创新的前提,创新是继承的目的,因此,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重在创新,而文化创新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这样才能促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文化建设的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一精神一生活的需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建设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至关重要。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精神现象,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应当担负起历史赋予它的神圣使命,也就是担负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使命,为中华民族的崛起提供强大的精神保障。  相似文献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先进文化的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先进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实践总结和重要纽带.我们要善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为发展中国的先进文化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战略任务,是适应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发展态势的必然选择.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明确主要任务、发展途径,认清所处的社会环境.不断提高党建设先进文化的能力需要处理好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一元化与文化发展的多样性、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继承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吸收借鉴西方优秀文明成果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关键期,深入探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三个面向”的理论逻辑,是科学阐明习近平文化思想原创性贡献的基础性工作。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视域下,文化建设的三个面向作为科学社会主义先进本质的逻辑延续与当代建构,既是新时代文化创新发展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具体指向,也是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在文化层面的高度自觉。其中,面向现代化体现了中华民族在世界现代化普遍趋势中跳出西方现代化,建设符合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文化形态的历史自主性;面向世界彰显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内在具有的超越民族国家并引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世界历史意义;面向未来则展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旨归,开启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文明新境域和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7.
王海燕 《文教资料》2014,(22):45-46
党在十七届六中全会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培养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近几年来中国通过种种途径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一方面是唤起和激发国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觉醒和热爱,从而树立文化自信。另一方面是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使其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才能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8.
数千年来中国和世界历史表明,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进入新阶段,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关键在于建设好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全方位培育文化人才队伍;推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最终实现文明互鉴、民心相通,进一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总书记在公开场合多次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追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历史源流,它是由多重基因聚合而成的: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优秀基因;世界多民族文化中的有益精华。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形势下,大力弘扬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首当其中的是考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当代价值: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亟须文化自信出谋划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亟须文化自信保驾护航;全球化时代中国多元化思潮亟须文化自信引领风尚。习近平总书记中国文化观所阐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与制度自信打下了更为厚实的思想基础,为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助力前行。  相似文献   

10.
“两个结合”指导当代中国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文化形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新时期,中国教育须担负起新文化形态建设的重要使命。但是,现有相关研究总量较少,且普遍成文较早,对当前而言针对性不足。本文聚焦当下,探讨中国教育履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形态建设使命的重点内容与实践方法。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作为中国教育的主要阶段,应在坚持“两个结合”的同时发挥自身优势。建立和完善学科专业和课程教学体系,培养担负中华民族文化使命的时代新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教育;推动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互鉴,吸收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用高质量的教育引领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思想体系应当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总书记的论述对于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思想体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同时既有精华又存糟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和合”文化为底蕴,是当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依托。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交融激荡的今天,如何把民族优秀传统道德文化与大学生良好道德素养的培育结合起来,增强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创造出符合时代精神的民族和谐新文化,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重要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13.
如何理解自己的文化即文化的自我定位,包括文化的本体定位、主体定位和质量定位,关系到文化的内容、形式及发展趋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总体上是中华民族的存在方式、权利和责任,它应体现中国人民的发展诉求、根本利益和中国社会现阶段的发展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这一历史定位决定着它的社会性质和历史命运,最终决定中华民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繁荣与昌盛。坚持这一历史定位是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中国成为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世界发展的中坚力量,是历史的选择,国际局势发展的必然。中国作为第三世界国家,被第三世界国家和部分西欧国家领导人看作是主心骨;邓小平同志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作出了并将继续作出巨大的贡献;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目标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作为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文化思想揭示了中华文明的发展规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从理论之维看,习近平文化思想继承创新了马列经典作家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理论,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创”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开辟了新境界;从历史之维看,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四个伟大成就”的强大精神武器;从实践之维看,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当下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应对世界意识形态风险挑战的动力源泉,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引领,构建起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科学指南,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6.
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基础工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根本指导思想,也是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建设的内在灵魂,精神旗帜和思想武器。必须坚持以共产主义理想信仰统驭中华各族人民的精神世界;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夯实中华各族人民的精神信念;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升中华各族人民的人生价值和意义;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激发中华民族的精神创造力。  相似文献   

17.
从文化视角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迫切需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大发展的需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的需要。传承优秀的中华文化,倡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时代的呼唤。  相似文献   

18.
批判继承中国古代优秀传统道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罗国杰一中国传统道德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中华民族道德实践经验的总结,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民族心理有着巨大的影响和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传统道德是中华民族思...  相似文献   

19.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局。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基础性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是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交汇点上兴起的,它既是中国历史的产物,也是世界历史的产物,当然也是中国历史融入世界历史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与其他民族的历史交汇融合之后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历史逻辑可以概括为:它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法律文化进行批判性继承的结果,也是对其他民族在其历史演进过程中形成的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