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孟母是孟子的母亲仉氏。孟子姓孟名轲。孟子生于公元前372年,出生于邹(即现在的山东省邹县)。孟子3岁丧父,自幼受母亲教养。由于孟母善于教子,孟子长大成材,并成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学说。 孟母善教子,千年传佳话。这里记述的是孟母教子的几个片断。  相似文献   

2.
古代童蒙读物《三字经》中说:“昔孟母,择邻处。”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孟轲小时候,他的母亲曾“三易其家”,被历代人传为美谈。孟轲,字子舆,后人称他为孟子。在他3岁时父亲不幸去世。贤德通达的孟母仉(zhǎng)氏,与儿子相依为命,艰苦度日。  相似文献   

3.
孟母教子     
孟轲小时候就失去了父亲,生活很苦,他的母亲仉氏勤劳能干,从早到晚在家织布,用卖布的一点钱来维持生活。孟母对儿子抱着很大的希望,决心要把他培养成一个有出息的人。孟轲的家最初在墓地旁边。他常常  相似文献   

4.
心理与环境     
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孟子(名孟轲)和孔子一道并称为我国儒家文化的代表,他们提倡的儒家文化影响了中国几千年,这种影响到今天还体现在我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孟轲是如何成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的呢?这和他的妈妈有很大的关系,这就是历史上很有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孟轲的父亲早逝,他妈妈为了教育儿子,先后搬了三次家。孟轲小时候住的地方离坟地很近,孟轲在附近玩时经常看到别人办丧事,就和小伙伴们一起玩送葬的游戏,孟母觉得这样对孩子不好,就把家搬走了。这次是把家搬到一个屠夫家的旁边,不久,孟母发现,孟轲整天在学别人…  相似文献   

5.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鲁国的邹(现在山东省邹县)人。父早死,由母亲教养。孟母很注意对儿子的教育。“孟母三迁”就是流传很久,人人皆知的故事。他家原来住在靠近坟墓的地方,孟子喜欢模仿墓葬的游戏,孟母认为不好,就搬到街上去住,孟子又学起做买卖的游戏了,孟母又认为不好,再把家迁到学宫旁边去住,孟子就学起祭祀的游戏了,孟母最后定居下来了。孟母教子很严,有一次孟母正在织布,孟子读书  相似文献   

6.
教育掌故     
孟母三迁旧时家教重视环境对儿童影响的掌故。典出东汉经学家赵岐《孟子题辞》:「孟子生有淑质,夙丧其父,幼被慈母三迁之教。」据说,孟子(名轲)幼时,居处近墓,其游戏便仿效墓间之事。孟母遂迁居市旁,孟轲嬉戏又仿效商贾鬻卖之事。孟母复迁居于学宫傍,孟轲玩耍便仿效礼让祭祀之事。孟母遂定居于此。由于学习环境较好及孟母救子有方,促使孟轲勤学不息,终成一代名儒。事载《列女传·母仪》:「邹孟轲之母也,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乃去舍市傍,其嬉戏,为贾人  相似文献   

7.
一圣地三女性历史上有一种奇特的现象,很让人思索,这便是看似最弱也是最无助的孤儿寡母,往往会展示出惊人的强大并迸发出巨大的创造力。且不说屡被欺负、数临绝境的孤儿铁木真成吉思汗与寡母诃额化是这样,三岁丧父的孤儿孔丘与寡母颜征是这样,也是幼年丧父的孤儿孟轲与寡母仉氏也是这样。因为他们都经历了苦难与母爱的滋养。我的深切理解孟母与孟子,是从历史不经意间遗下的一个细节——孟子休妻——开始的。虽然孟子休妻的事早已淹没在时间的烟霭里,我却觉得它也许是孟子人格成长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我甚至能栩栩如生地看到当时的情景。那是…  相似文献   

8.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是宣扬孔孟之道的黑标本《三字经》里讲的孟母教子的黑故事。据说孟老娘为了按照孔老二的教规教育孟轲,曾经三次搬家,最后在一个宣扬儒学的“学宫”旁边定住下来。孟轲就摆起桌子、碟子,象孔二小时那样,作揖打拱,习起礼来。老娘眉开眼笑。一天,老娘正织布,不料孟轲又逃学回来。此时,孟老娘灵机一动,来一个突然袭击,当着孟轲,一刀将织机上的线割断。孟轲不知所措,问其所以,老娘便乘此进行教育说:你今日逃学,以后就复辟不了奴隶制,就象我割断了机线,织不成布一样。孟轲顿然省  相似文献   

9.
今天(5月19日)是中华母亲节。近年来,海内诸多有识之士先后倡议设立“中华母亲节”,旨在让中国人过上自己的母亲节。该倡议以战国时代哲学家孟子的母亲仉氏为原型,孟母诞下孟子的那一天--农历四月初二作为指定节日,以此纪念中华母亲的慈爱精神。孝乃德之本,感怀母亲的恩德,认同与回归传统孝道,重建中华礼俗,的确是一件额手称庆的喜事。  相似文献   

10.
许立川 《教育艺术》2001,(10):12-13
孟子是我国古代赫赫有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父亲去世时 ,他还是一个嗷嗷待哺的3岁小孩。在其母亲———具有怀瑾握瑜品德的农家妇女言传身教的影响下 ,健康茁壮地成长。原先在孟家附近有一个墓地 ,孟子和小伙伴经常学着送殡的人们吹吹打打、哭哭啼啼。孟母对儿子玩这种荒诞无稽的游戏非常生气 ,决定改变环境 ,把家搬到城里。不多久 ,孟子又学做买卖的游戏了。孟母只好又搬家 ,迁到学宫对面去住。从此 ,孟子受到良好环境熏陶 ,变得孜孜不倦 ,博览群书。《孟母择邻》这个故事发人深省 ,让人受到教育和启迪。难怪会在民间流传百世 ,家喻户晓 ,…  相似文献   

11.
读书卡片     
孟母三迁孟子是我国战国时代杰出的思想家,被人们称为“亚圣”。孟子3岁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开始,他们家住在一片墓地附近,由于经常能看到出殡(bìn)的场面,孟子与小伙伴就经常玩下葬的游戏。后来他们搬到了一个集市附近。时间一长,受环境的影响,孟子又玩起做买卖的游戏来了。后来母子俩又搬到一所学校附近。这时,孟子模仿起学校的规矩,学习师生之间的礼节,很喜欢读书。于是,孟子的母亲就定居在这里。孟母三次搬家的故事,说明孟母重视儿童教育,注意选择良好的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12.
《小学生时空》2014,(6):34-35
【鉴赏引路】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名轲,邹(今山东邹城市)人。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他是仅次于孔子的儒家代表,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之所以有这样的成就,和他有一个好妈妈有很大关系。《三字经》中有"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的名句。孟子三岁丧父,是妈妈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历史上流传下来不少关于孟母教子的故事。  相似文献   

13.
光荣的职责     
俺叫刘计英,今年53岁,家住孟子的故乡山东省邹城市。“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的故事就发生在俺这里。多年来,全市把“育人兴市”作为根本,开展了“弘扬孟母教子精神,做新时代的好母亲”活动。俺以孟母为榜样,教育自己的孩子成人、成材。如今,俺的4  相似文献   

14.
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孟子,小时侯很贪玩,模仿能力很强。他家原住在一处坟地的附近,他常常玩筑坟墓或学别人哭拜的游戏。母亲认为这样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又模仿别人做生意和杀猪的游戏。孟母认为这个环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学堂旁边,孟子就跟着先生们学礼节和知识。孟  相似文献   

15.
今天看来,堪称世代母亲楷模的孟母也有失误之处,“孟母三迁”并非明智之举。在不考虑孟子感受的情况下,孟母独断专行、我行我素地“三迁”其家。孟子快乐的童年生活一次又一次地被孟母剥夺了、断送了。这是孟母极不尊重孟子的人格和天性的表现。由此可知,孟母在处理孟子的学习和生活时,并没有考虑孟子的心理感受,  相似文献   

16.
孟母教子故事最早出现在汉代文献中,体现的是故事撰作者劝谏和教化的目的。随着《列女传》的流传和家教文化的普及,孟母逐渐从众多母仪典型中脱颖而出,成为母教典范。在历史变迁中,一些女性主动以孟母为模范,向孟母学习;另一些女性则因其教子成就被认定有孟母之范。从文化上看,孟母经历了从文化符号到家教世范的形象变迁。在当代,对孟母教子及其教育内涵应当在反思中继承和创造性转化。  相似文献   

17.
《孟母三迁》中的孟母为了给儿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可谓用心良苦。好在孟子不负母亲之重望,终成一代“亚圣”。倘若孟子生活在快节奏的二十一世纪,恐怕就会举步维艰!社会前进的步伐不断加快,高科技的电子产品不断更新,社会面貌日新月异。一个不能适应环境的人,终将会被社会所淘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位父母迫切希望的。然而,孟母却忽略了这样一点:只有适应各种社会环境的人,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孟子能成才,实属万幸。因此,在现代社会中切不可模仿“孟氏”教育。不久前,《楚天都市报》就刊登过这样一则新闻,大意是:一年长母亲…  相似文献   

18.
《弟子规》中这句话告诉我们:如果能够亲近品学优良的人,向他们学习,是件非常好的事,这样能使我们的品德和学业一天天进步,过错一天天减少. 情景小故事: 孟子,名轲,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相传,在他小的时候,孟母为了让他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曾经几次搬家.最早,孟轲家居住在一片墓地附近.孟轲经常和邻居家的小孩儿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模仿出殡的场景.  相似文献   

19.
张翔升 《培训与研究》2008,25(10):109-110
《三字经》中孟母育儿的故事使我们了解了中国古代育儿的一些家庭策略,人性向善是孟母教育行为的逻辑起点,也是《三字经》全书教育策略的逻辑起点。择好邻而居是孟母教育的一种自觉自省行为,频繁地搬迁为孟子幼年的教育提供了一个多变的环境,而生存环境是儿童接受教育的天然教室。重视环境特别是文化环境以及教育方式是孟母成功育儿的主要原因。孟母充满智慧的教育策略应该成为我们亲子教育的范例。  相似文献   

20.
《三字经》中孟母育儿的故事使我们了解了中国古代育儿的一些家庭策略,人性向善是孟母教育行为的逻辑起点,也是《三字经》全书教育策略的逻辑起点。择好邻而居是孟母教育的一种自觉自省行为,频繁地搬迁为孟子幼年的教育提供了一个多变的环境,而生存环境是儿童接受教育的天然教室。重视环境特别是文化环境以及教育方式是孟母成功育儿的主要原因。孟母充满智慧的教育策略应该成为我们亲子教育的范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