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琳琳 《教育探索》2012,(1):157-159
费希特关于学者和学者使命的思想精辟、深刻,对当代教育学者的启示,一是教育学者应提高科研的专业化和科学化水平,促进教育学学科发展;二是教育学者应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推进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三是教育学者应保持独立人格和批判意识,提高社会道德风尚水平.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尤其是教育科学研究领域出现了市场化、功利化、"科学化"、边缘化、私益化等诸种现象,教育理论研究者面临着身份危机与社会责任的缺失。通过教育理论研究来履行其社会责任,推动教育发展与社会进步,是教育理论研究者的本然要求。教育理论研究者应该追求"真理性"、"公共性"与"超功利性"的基本价值,以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和时代使命。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费希特《论学者的使命》中关于"学者"和"学者使命"思想的认识和分析,探讨教育学者在促进教育学学科发展、推进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促进人类道德水平的提高三个层面上的具体使命。  相似文献   

4.
从中国教育社会学的前沿进展及所要追求的社会进步使命来看,提出“理论建构、学术共同体与社会基础”这一分析框架,或许可以为反思、改善中国教育社会学的发展状况,增强其社会进步功能,提供切实、有益的理论工具.按照这一分析框架,可以看出,中国教育社会学者在本土问题意识与理论建构方面的发展颇为显著,但在学术共同体建设尤其是社会基础积累方面,仍看不到突破性进展.未来中国教育社会学者在深化理论建构的同时,还需进一步拓展视野与关系网络,增强学术共同体和社会基础,如此才可能提高教育社会学的体制实力与公共声誉,为中国教育与社会进步贡献更多实质力量.  相似文献   

5.
大学学者的使命与学术责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学者是从事知识与思想的创造性探索的人,担当着社会的道德规范、意义模式、生活方式等等的建构与阐释的使命,解释着人的意义与价值、社会理想以及人际交往的规则。大学学者主要是指大学教师中那些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创造性是大学学者的根本特性。大学学者除了实现学术目标外,还负有历史使命、学术责任与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6.
大学作为一个独特的社会组织,理应承担自己的社会使命和责任,这些使命实现的核心途径是大学组织内部学术人员的出色工作。当代大学肩负着复杂而又艰巨的使命,学术人员因此也面临着难以回避的种种冲突。探讨大学学术责任形成的历史过程,正视当代大学及其学术人员面临的冲突与困惑,对于理解我们所熟悉而又变得陌生的大学组织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尤其是教育科学研究领域出现了市场化、功利化、“科学化”、边缘化、私益化等诸种现象,教育理论研究者面临着身份危机与社会责任的缺失。通过教育理论研究来履行其社会责任,推动教育发展与社会进步,是教育理论研究者的本然要求。教育理论研究者应该追求“真理性”、“公共性”与“超功利性”的基本价值,以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和时代使命。  相似文献   

8.
大学教师的社会角色及责任与使命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大学教师的社会角色不同于一般教师,大学教师集教育者、研究者和知识分子三种社会角色于一身.不同的社会角色要求大学教师担当不同的社会责任与使命.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其责任与使命的核心是"教育爱";作为研究者的教师,其责任与使命的核心是追求真理、追求学术;作为知识分子的大学教师,其责任与使命的核心是通过社会文化批判而促进社会文化的进步.正确认识大学教师社会角色的特殊性,对于探讨大学教师的社会责任与使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教育良知先于教育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是人之生命存在的特有方式,是生命实现其价值与意义的根本凭籍,其中教育理论的规范与指导不可或缺.但是受人之理性的有限和社会法律、制度漏洞的制约,教育理论不能完全胜任这一使命.相比之下,教育良知在引导生命追求价值与意义的教育实践中显得更具有优先性.它以命令的形式要求教育者、教育管理者和教育学者本着对生命的理解、尊重与信任,在各自的教育实践中各司其职,各尽其分.  相似文献   

10.
当下我国成人教育正进入挑战期,挑战主要来自对现时成人教育发展的迫切与迷惘,包括对成人教育价值的认知、对成人教育现状的把握、对成人教育未来的规划等等。然而,在这三维空间的穿越与对接中,不仅折射出现代成人教育发展的艰辛与曲折,更凸显出当代成人教育学者的使命与责任。本文力图从历史溯源与学者使命、事业发展与学者认知、未来构建与学者责任的内在关系着力,深层探索当代成人教育学者使命与责任的内涵与外延,为我国现代成人教育发展提供人力与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