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8 毫秒
1.
诗歌的历史源远流长,在诗的王国里,古今中外诗人争相创作了众多形式奇特的诗作,为诗歌园地增添了株株奇葩。 回环诗又称回文诗,指运用顶针、回环的修辞手法使诗句首尾相联,独成机杼。请看下图: 相传此诗为北宋秦观所作,是一首典型的回环诗,全诗展开即为: 赏花归去马如飞, 去马如飞酒力微。 酒力微醒时已醉, 时已醉兮赏花归。 宝塔诗相传唐代中叶,诗人白居易离京到洛阳赴任之际,友人王起等为其赋诗送别。席间,王起约定以诗题为韵,且各句字数依次递增至七字止,作“一字至七字诗”,因其诗句排列形似宝塔,故而 得名。这种“戴…  相似文献   

2.
回文诗大约始于宋朝,诗中字句,从头至尾往复回环,读之成韵。它有一定格式,约束大,制作不易。看起来像是文字游戏,但正是这种奇妙的结构表现出汉语文字的一种魅力。宋代文学家苏轼和秦少游是一对挚友。有一次,秦少游出外游玩,很长时间没有回来。苏轼几次专程上门拜访也没见到。家人告诉苏轼,他很可能上佛印和尚寺里去了。于是苏轼写信去问,果然在那里。秦少游见苏轼来信后,便写了一封只有14字的怪信遣人带回给苏轼。他信上的14个字排成一圈:苏轼看后,连声叫绝。原来,秦少游写的是一首回文诗,诗中描述了自己在外的生活情趣。其读法应为:赏花归…  相似文献   

3.
宋代文学家苏轼、黄庭坚、秦观和佛印四人情趣相投,经常一起结伴游玩。一次,他们来到一座寺院,看见墙壁上题着杜甫的诗《曲江对雨》,因年代久远,其中“林花著雨胭脂……”的最后一字看不清了。  相似文献   

4.
小题·大做     
才子补缺宋代著名才子苏轼、黄庭坚、秦观、佛印情趣相投,经常唱和酬答,结伴游玩。一次,四人游一寺院,见墙壁上题有杜甫的《曲江对雨》一诗,因年代久远,其中"林花著雨胭脂□"句的最后一字字迹模糊,难以辨认。四人便商议要为这个字补缺。苏轼才思  相似文献   

5.
宋代著名才子苏轼、黄庭坚、秦观、佛印情趣相投,经常唱和酬答,结伴游玩。一次,四人游一寺院,见墙壁上题有杜甫的《曲江对雨》诗,因年代久远,其中"林花著雨胭脂□"句的最后一字字迹模糊,看不清楚。四人便商议要为这个字补缺。  相似文献   

6.
秦少游诗:静思伊久阻归期,久阻归期忆别离;忆别离时闻漏转,时闻漏转静思伊。苏小妹诗:采莲人在绿杨津,在绿杨津一阕新;一阕新歌声漱玉,歌声漱玉采莲人。苏东坡诗: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相似文献   

7.
秦观,苏门四学士之一。诗风软媚,学界说他"诗如词"、"女郎诗"、"小石调"、"诗似小词",而深究其诗词融通的艺术渊源,可能与苏轼等对其的影响不乏关系。  相似文献   

8.
女郎诗是历代文学史家对秦观诗歌创作所做出的整体美学品价。秦观在心情苦闷的情况下曾去寺院作狎冶之游,此为秦观再度遭受贬斥的真实缘由。秦观的女郎诗与其纯情的性格有关。秦观的个人气质有利于其诗风的形成。秦观女郎诗的本质是一种阴柔美,它来源于秦观对道教的深刻体验。秦观有出家修道的意向。秦观对道教的信念支撑着他顽强地生活。秦观的诗风正是他好道的产物。从国际比较的视角看,女郎诗不是秦观诗歌创作中的缺失,而是秦观诗歌的一大优点。从美学品质上看,秦观的女郎诗是中国文学中堪与欧洲古典主义诗歌相媲美的另类优秀诗歌。  相似文献   

9.
苏轼,他是北宋一代文坛宗师,在诗、词、文、赋、书、画等方面都是当时、乃至整个中国古代的一流大家。不论是诗是文,是词是赋,贯穿苏轼一生创作的大主题:一个是关怀现实,一个是他的人生感慨。苏轼年轻得意时,已常常涌起对人生的莫名惆怅和感伤。如,早期诗云:“人生到处如何似?应试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雪爪鸿泥”,看以洒脱,实际上是自我宽慰,感伤无法掩饰。文《凌虚台记》叹到:“夫台犹不足恃以长久,而况于人事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欤?”受挫前是单纯的感伤。受挫后逐步趋于苦…  相似文献   

10.
在苏门四学士中,秦观(1049—1100)是苏轼最喜欢的作家.苏轼知徐州时,秦观为作《黄楼赋》,苏轼叹为有屈宋之才.其后劝其考进士、荐其举制科,又致信王安石引荐之.晚年在海南,作书付子过,称秦观与张来才识学问为当世第一.及闻秦观死讯,至有不可复得之痛.苏轼之喜欢秦观,不乏才人之间惺惺相惜之意,故一有机会,便在同道间称赏不置.而秦观之好议论古今、文词间崭露出来的豪隽慷慨之气,盖与苏轼为最近,故林纾有言,秦观《策论》,与东坡同一轨辙;且谓:“学东坡之似者,无若少游.”这应也是苏轼赏识秦观的原因之一.至于秦氏在诗词方面与苏轼风格相差甚远,则是苏轼推  相似文献   

11.
柳边沙外,城郭轻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幕合空相对。忆昔西池会,(宛鸟)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落红万点愁如海。这是北宋后期婉约派代表词人秦观(公元1049——1100年),被新党佞人以“影附苏轼,增损《(神宗)实录》”①为罪名而贬谪后写的《千伙岁》词。此词一山,就拨动了师友们的心弦,次韵追和之作甚多;“今人多能歌此词”②,反映词作流播广远,传唱一时。《千秋岁》任秦观的词作中,是中调的名篇;亦是秦观生活后期的代表作。它对我们了解秦观贬谪后的  相似文献   

12.
元祐六年七月,苏轼受到贾易的弹劾。秦观从苏轼处得知自己亦附带被劾,便立刻去找有关台谏官员疏通。秦观的失态使得苏轼兄弟的政治操行遭到政敌的攻讦,而苏轼与秦观的关系也因此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分析表明,秦观作于绍圣四年春天的那首名的《踏莎行》的下阕,很可能是其在流放岁月中,通过同为苏门友人的黄庭坚,向苏轼所作的曲折表白。  相似文献   

13.
有这样一个故事: 苏轼、秦观、黄庭坚、佛印和尚四人是宋代有名的才子。一次,四人结伴郊游,路过一座寺庙,见墙壁上题有杜甫的《曲江对雨》一诗。因年代久远,诗中“林花著雨燕支”一句的最后一个字模糊难辨。于是,四人建议把缺字补上。  相似文献   

14.
秦观居苏门四学士之首,深得苏轼赏识。然而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在词的创作上,秦观走的不是他老师的路子,词风迥异苏轼而近似柳永。因此,历来秦柳并称。那么,秦观既为苏门学士,其词为何多学柳永?对此,笔者认为,秦观由于个性、气质与苏轼存在着差异,也由于在艺术上有新的追求,秦词不可能呈现出与苏词完全相同的面貌,但秦词不仅受过柳永词的影响,更深受苏轼影响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比较分析秦苏词风相似之作,深入探讨秦观对苏轼词风的继承,有助于我们对秦词的全面了解和评价。  相似文献   

15.
第五编 宋代文学1 选择题 1)集北宋婉约词之大成的词人是( )。 A.柳永 B.秦观 C.李清照 D.周邦彦 2)改变了词以小令为主,创作了大量慢词的词人是( )。 A.陆游 B.柳永 C.欧阳修 D.苏轼 3)“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是( )的主张。 A.公安派 B.前后七子 C.唐来派 D.桐城派 4)《明妃曲》一诗的作者是( )。 A.欧阳修 B.王安石 C.杨万里 D.范成大 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选自( )的《浣溪纱》一词。 A.秦观 B.柳永 C.李清照 D.晏殊 6)《游金山寺》一诗的作者是( )。 A.王安石 B.黄庭坚 C.苏轼  D.文天祥 7)王禹(?)是( )时期的代表诗人。  相似文献   

16.
一日,北宋著名词人秦观外出归来,去拜望苏轼。他知道苏轼喜欢饮酒赋诗对句,此番前去少不得又要问自己有什么新作。因此,他在途中边走边想。突然,见道旁有爿木器店,一位木匠师傅正用墨斗弹线,心中一动,想出了一则打油诗谜。  相似文献   

17.
黄庭坚,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又因曾贬官涪州,遂号涪翁。他博学多才,散文、诗、词齐工,诗与苏轼,合称“苏黄”,词与秦观,合称“秦七黄九”。书法是宋代四家之一。他的诗文曾得到著名文学家苏轼的赞誉,说“其诗文超逸绝尘,独立万物之表,世人久无此作”。他是江西诗派的创始者,苏门四学士之一。  相似文献   

18.
苏轼“最善少游”探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轼是北宋中叶文坛领袖,他重视奖掖和提拔人才。在苏门作家中,秦观最得苏轼垂青,得到苏轼的帮助最多,他自与苏轼订交后,人生之路便与苏轼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俱荣俱损。何以苏轼于“苏门四学士”中“最善少游”,主要是因为秦观才学出众,二人脾气相投,因而心神交契。  相似文献   

19.
相传苏小妹以对联试秦观之才.先吟出上联:“闭门推开窗前月”.秦观一时语塞.只好在庭院中徘徊冥思。苏轼见状,乃投一石于金鱼缸中予以点化.秦观大悟,对出下联:“投石击破水底天”。苏轼采用了一种高层次的点化之术.虽无语却使秦观顿生灵感.对出佳句.传为千古美谈。如此神奇的点化之术.能不能运用到教学中呢?  相似文献   

20.
秦观是宋词婉约派的代表作家,他的诗名常常被他的词名所掩盖,不可避免地,他填词的风格会影响到诗歌,这就造成了诗似小词的现象,现将秦观诗如词的作品进行分析并探究这种现象的渊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