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欣赏和期待能够发挥特别的效应。教师深切的爱,通过眼神、笑貌、嗓音,滋润着学生的心田,使学生更加自尊、自信、自爱、自强。教师的欣赏和期待导致学生智力、情感、个性的顺利发展,体现了“教师的欣赏和期待正效应”。教育的效果常常离不开教师对学生的欣赏和期待。  相似文献   

2.
表扬的艺术     
一般来说,表扬比批评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差生。在教学实践中,如果老师要让学生感到"老师在欣赏我,老师在期待我",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作为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千万不要吝啬你的表扬。  相似文献   

3.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心理期待与学习后进生的转化郭铁良教师的期待,可以使学生产生积极学习的欲望,克服自卑感,提高自信心,形成对学习成绩的期待。它是激发学习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手段,影响着学生个人行为的选择。作为一位语文教师怎样通过心理期待促进学习后进生的转化呢...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应提高学生的审美欣赏能力,让学生体会文章结构,领会思想内涵,通过欣赏美、学习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  相似文献   

5.
王兆中 《小学生》2011,(2):26-26
1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数学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知兴趣,为学生体验成功创设条件首先,对学生要予以成功的期待,因为教师对学生期待具有很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能激起学生潜在力量,激发向上的学习主动性。其次,创设使他们都能获得成功的机会,进行分层教学,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精心设计练习,布置分层作业。再次,展示成功,让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展示的机会。营造享受成功的情境。  相似文献   

6.
杨春慧 《海外英语》2023,(4):114-116
影视欣赏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既有助于英语语言学习,又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将英美影视作品运用于大学英语教学能够有效地扩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学生从直观的感性认识引导到对影视作品的理性思考和艺术欣赏上来,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和影视欣赏水平。  相似文献   

7.
1.指导学生对歌曲首先进行自我创编,然后欣赏。2.进行比较学习,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相似文献   

8.
在英语教学中,良好的情感和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激发出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进而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英语教学的过程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学生智能发展的过程。在课堂上教师既是良好的引导者,又是一个热心的、耐心的听众,还应该是个谈得来的朋友。教师应与他的学生建立一个相互依赖、相互期待、相互欣赏的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9.
有人曾说:“人性中最深切的禀质乃是被人欣赏的渴望。”多年的教学经验证明,这种被人欣赏、被人肯定的渴望在学生时期体现得尤为明显。作为教师,要善于用真挚的育人情怀激发、鼓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年来,笔者一直坚持认为:只有潜能尚未被激发的学生,  相似文献   

10.
开展活动激发学习书法的兴趣○杨新跃(四川省南江县第四小学)1.欣赏作品。教师给学生准确示范;或互相观看学生的优秀作品;或观看古今书法名作;有条件的地方组织学生观看书法展览。在老师指导下认真欣赏,细细品味,逐步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开阔学生眼界。2.出书...  相似文献   

11.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形成一种求知的内部动力,调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点燃和激起火热的思考,欣赏到美丽而冰冷的数学。这是学生学好数学学科的必要基础。  相似文献   

12.
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本首先阐述了实现创造性学习的特殊性、必要性、可能性,然后指出教师应是学生创造性学习的激发、引导和欣赏。  相似文献   

13.
一、学习美术欣赏,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 素质中学美术教育的目的是“普遍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所谓审美素质就是感受鉴赏和创造美的能力,其核心是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学习美术欣赏是提高学生审美素质的重要途径。新教材中美术欣赏贯穿于教材内容的每个章节中,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美术欣赏课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美术课堂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李静 《宁夏教育》2012,(3):45-45
语言欣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增强其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和感悟力,同时还能提升其文化意识和艺术修养。  相似文献   

15.
教师的期待,可以使学生产生积极学习的欲望,克服自卑感,提高自信心,形成对学习成绩的期待。它是激发学习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手段,影响着学生个人行为的选择。作为一位语文教师怎样通过心理期待促进学习后进生的转化呢?  相似文献   

16.
一、创设情境,激发“参与”的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学习发生兴趣,对所学内容产生兴奋和期待时,兴趣就会迁移为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教学巾力求从学生实际出发,从他们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入学习主题,激发学生实际出发,从他们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入学习主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生思考,激发“参与”的欲望。如“探索规律”一节,  相似文献   

17.
杨建雄 《陕西教育》2011,(11):33-33
素质教育明确要求,音乐教学必须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而在音乐欣赏的教学中,唤起学生鉴赏的期待欲,激发审美的注意力,更要确保整个欣赏活动正常开展,促动学生的直接内驱力,将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创造,在感知的基础上,充分调动想象、联想、思维等心理机能,深入体验音乐的内涵,获得无限美的享受,全面激发出学生爱音乐、学音乐的乐趣。同时在社会实践中广泛地应用音乐,可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利于推动社会更加文明、和谐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8.
罗春霞 《中学文科》2006,(10):60-61
CAI在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中,能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19.
美,字典上解释:“好看”“令人满意的”“好”“得意”。数学美应是“数学中能带给人愉悦的东西”。学生学习数学枯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体会到“数学美”,不懂得欣赏数学美或缺少欣赏数学美的能力。因此,充分挖掘数学美,对学生进行数学美的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潜能,在学习中获得愉悦感。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挖掘、欣赏数学美。  相似文献   

20.
杜喜梅 《考试周刊》2011,(71):58-59
教师的期待,可以使学生产生积极学习的欲望,克服自卑感,提高自信心,形成对学习成绩的期待。它是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手段,影响着学生个人行为的选择。一位语文教师怎样通过心理期待促进学习后进生的转化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