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鹬 《中国传媒科技》2012,(16):152-154
民生新闻是贴近百姓生活的一种新闻形式,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民生新闻积极推出热线报道,进一步拉近与观众的距离.今后民生新闻热线运营的发展应重视舆论引导力量、节目品牌塑造和互动平台建设,并创新民生新闻的报道内容和报道方式,切实为观众带来更具吸引力的节目.  相似文献   

2.
如何策划电视民生新闻节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做好民生新闻?笔者认为加强策划是做好节目、吸引观众的关键。确定节目风格,优化节目理念在节目风格定位上,要充分考虑到节目的权威性、服务性和时效性。同时在报道上要保证新闻的时效性和新鲜度,要力争用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报道最近的新闻。注重传播形式,真实展现事件民生新闻应始终坚持"关注民生、反映民意、贴近民情"的理念,运用百姓的语言,报道百姓的故事,让普通人成为节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民生新闻成为了各大电视台最为普遍的报道形式。民生新闻的发展无疑给中国电视传播行业带来了新的生机。本文在结合当前学者对民生新闻论述的基础上,对民生新闻的必要性加以分析,根据当前几个电视台的民生新闻的节目,对目前电视台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得出做好民生新闻的两点措施,从而探讨出了如何才能更好的报道各类民生新闻,使其能够在新闻道路上走的久远。  相似文献   

4.
电视“民生新闻”在国内盛行已有六年多的时间,在经历了蓬勃发展期后,民生新闻已经步人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后民生新闻”时代。如何强化“后民生新闻”时代的主题报道,平湖电视台立足节目创新,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提高民生新闻质量之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贵平 《新闻前哨》2005,(12):40-41
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重塑国家媒体亲民有信的公众形象。但是不容回避的是,当下中国的电视民生新闻并不是一种成熟且具有独立新闻品质的新闻样式,如何正确认识和报道好民生新闻,如何在把握好民生新闻民本理念的同时,警惕新闻的“庸俗化”倾向,还有很多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1.突出个性化,规避同质化。 电视民生新闻的同质化主要反映在不同地区的节目类型相似、缺乏地域特色和本土文化内涵;节目构成、主持风格、采编播手段、节目包装以至节目内容上都存在严重的趋同现象。  相似文献   

6.
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要活起来,就需做好正面宣传,提高时政新闻的可视性,并借鉴民生新闻的报道方式,对时政新闻进行民生化视角处理,同时创新时政新闻报道方式,使之故事化。  相似文献   

7.
<正>一、引言民生为新闻媒体创造了更多的素材,报道资料显得更加繁多,这也造成了民生新闻在报道过程中忽略了很多民生新闻的深度报道问题,而且,还有些问题的出现有待解决。本文针对民生新闻报道的现状以及发展对策进行分析。二、当前民生新闻的发展现状(一)内容深度不够,节目同质化严重  相似文献   

8.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传媒业的市场化进程也在不断推进。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市民阶层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利益,于是,民生新闻由此诞生。民生新闻就是站在老百姓和民生的角度去属实的报到平民百姓所喜闻乐道的新闻,如实报道老百姓关心的事情。如实批评与报道是民生新闻的主要内容,更好地实现新闻媒体的的舆论监督职能。由于民生新闻的批评性质,使得电视民生新闻成为了最难的新闻报道节目之一。  相似文献   

9.
随着电视受众的日益多元化,电视民生新闻正面·临发展瓶颈,其节目同质化、内容庸俗化、形式模式化等弱点目渐突出。如何实现创新和突围?本文着重阐述了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从正确理解其概念和定位,以及坚持关爱民生理念等方面入手,阐析提升民生新闻的品位的必要性,提出具体举措,以期提高此类新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相似文献   

10.
民生新闻从其诞生到成为各类媒体的宠儿,前后大约十几年的时间,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其他类型的节目.深入分析民生新闻节目不难发现,民生新闻节目报道手段丰富多样,一档民生新闻节目往往是采用多种方式报道新闻,把讲故事、采访调查、评论等元素融进一个报道的主题中,而这样的节目类型也使得主持人的语言表达成为民生新闻节目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  相似文献   

11.
民生新闻是以群众发展的角度存在的,以民生为本、反映民意的新闻节目。民生新闻无论是从新闻内容还是报道形式上都更加贴近百姓,因而很受群众的欢迎。民生新闻作为各地方台每天的主流节目,报道的新闻都是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但是同时也应注意新闻报道的深度和高度,在贴近群众的同时,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郝六一 《今传媒》2010,18(10):67-67,82
报道民生新闻是媒体的社会责任。广播电台对民生新闻的报道,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在节目设置上关注民生话题,强化服务意识;节目选题上贴近生活,利用故事化、情节化手法,达到易懂易听,并强化对问题的解决;最大限度地满足听众对政策的了解和知识的渴求。这样拉近与听众距离,体现媒体的服务性和监督职能。  相似文献   

13.
张婷 《视听界》2011,(6):38-41
2002年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开办了《南京零距离》栏目,以贴近观众的报道视角、以民为本的报道内容和鲜活有力的报道方式,开民生新闻的先河。十年来,它一直不断探索和拓展,这一过程也诠释着民生新闻的发展历程。本文将从《零距离》(2009年《南京零距离》节目改名为(《零距离》)的节目编排方式人手,对民生新闻的创新与拓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闻改革的深化,新闻节目有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新闻内容、报道范围、节目时长、节目形态,从量到质都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多种节目形态不断涌现出来。从宏观上来看,大体分为两种:民生新闻和时政新闻。那么,目前的民生新闻和时政新闻播音有哪些特点呢?下面笔者结合业务实践,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本文拟从当前存在的三种电视民生新闻的节目类型出发,分析相对应的电视民生新闻中的记者对其职业角色的定位和呈现,并分析了他们生成的原因。分析得出,在"报道类"、"帮忙类"、"调解类"民生新闻中,记者分别作为"报道者"、"参与者"、"记录者"而存在。这种角色呈现不仅和节目定位有关,也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王志文 《新闻前哨》2009,(8):101-102
近年来,民生新闻以其平民化的报道方式、亲民近民的节目理念在新闻界“攻城掠地”,赢得了不少观众的心。民生新闻所带来的高收视率、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使其成为全国各级媒体追逐的热点。  相似文献   

17.
民生新闻并不能只关心琐碎的民生问题,关注重大民生问题。才能真正表现出民生新闻的深切人文关怀。系列片《根基》通过民生视角,对于重大主题性报道进行了深入、全景式的报道。既展现了主流价值现,也增加了节目的关注度。  相似文献   

18.
钱坤 《视听纵横》2006,(4):77-79
近年来,浙江各省级电视台本着“为民生服务”的理念,开辟了多档颇具影响力的民生新闻类栏目。其中批评类的报道在各类信息中与大众自身相关性更强,更具参考价值,在内容上更加精彩,因此引起观众更多的关注。但是综观多个新闻节目后,我们会发现这种基于民生新闻的批评性报道在评论和制作理念等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一方面,受高收视率及随之而来的高广告收益的催动,一些电视机构盲目上马民生新闻,导致节目过多过滥,忽视评论水平;另一方面,节目制作者和管理者以新闻娱乐化为口号,追求事件包装,忽视对大众的关怀和责任。这些方面都致使民生新闻的批评报道热闹有余而价值不足,可能误导受众对民生的理解,使民生新闻走向旁道。  相似文献   

19.
<正>电视台作为重要传媒平台之一,在面对多元化的媒体发展趋势下,挑战与日俱增,要不断地摄制贴近民生、创新性的节目,使一度火热的电视民生新闻成为人民最关注的栏目。作为新闻工作者,如何做好民生新闻的报道,以充分体现民生的态度与情怀?本文通过阐述民生的概念和民生新闻的发展背景,展开了基层电视台做好民生新闻工作的策略探究。  相似文献   

20.
《都市条形码》是云南电视台以报道昆明市社会新闻民生新闻为主要内容的新闻节目,每天一期,每期50分钟。节目样式可细分为常规新闻事件报道、新闻事件或现象调查分析、新闻事件追踪报道、新闻人物特写、新闻人物访谈、新闻评论及观众互动等样式。节目强调所报道的新闻以反映民意、传递民情、展现普通民众与社会的关系为主要内容,既强调媒体作为社会公器所天然具备的工具属性,又能够满足民众的信息及至生活需求。由于这档节目信息量大,时效性强,急稿多,有时在直播过程中还有不停有稿件发布,这对于播音员的配音备稿技巧和水平要求较高。那么对于《都市条形码》这样的民生新闻如何进行备稿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