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辑BBS     
来信摘录《课·高》各小编大编老编们:其实最最想做的事就是给每位GGJJ、叔叔阿姨们一个超大拥抱!由四月号《课·高》“名人频道”我想到,是否可以专门介绍时下在中学生中流行的和受欢迎的人物呢?每一期以谁为主题根据上一期读者投票决定。我有几个问题想问啦:1、我有很多杂志图书,想把它们捐给一些需要它们的孩子们,《课·高》可不可以帮我这个忙呢?2、我对“编辑”这一职业很感兴趣,拿《课·高》来说好啦,要满足什么条件才可以做《课·高》编辑呢?读者:赵菁(江西弋阳一中高二)赵菁:你好!你提的建议很好,那就请同学们为“名人频道”推荐…  相似文献   

2.
编辑部语录     
●《课·高》全体小编祝辛勤耕耘的教师们节日快乐,您们辛苦了!编叨编侃:第22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全体小编向辛勤工作的教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这些见习编辑们简直就是训练有素的天才记者,不可不防啊!编叨编侃:大量编辑部成员的照片被《课·高》见习编辑们偷拍,然后被贴到新课堂论坛上,阿Sir在专门召集各小编召开的“反偷拍联席会议”时语重心长地说。●刘翔和姚明让上海男人站起来了。我要“移民”上海!编叨编侃:飞人刘翔以12秒88打破世界纪录,被称做“超人”,一个刚刚年满23岁的上海小伙儿,与同样来自上海的姚明撑起了中国男人的血性,…  相似文献   

3.
读者俱乐部     
李梦:《校》的编辑们:你们好! 我是编辑部的通讯员,在此我有几个问题想请教你们: 1.通讯员证上说“通讯员要定期来稿,何为“定期”?我现在投稿的时间是否恰当? 2.我参加“文艺新星大奖赛”时,投的是画稿,今后是否都要投画稿呢? 我希望编辑能帮我解答我的疑问,谢谢! 祝:《校》越办越好!  相似文献   

4.
编读BBS     
来信摘录阿sir:你好!我是《课·高》的忠实读者,高中第一本杂志我就选中了咱们的《课·高》,几期下来,嘿!还真对得起咱这双眼。新的学年学业紧张,学校里禁止读杂志。搞得我精神恍惚,半年和《课·高》失去了联系的我,终于在放寒假时买到了2月号的《课·高》,心里那个美啊!就甭提了。迫不及待地打开才发现,《课·高》啥时改版了?我都不知道,惭愧惭愧!新添加的版块我都很喜欢,不过,我发现《课·高》蜕变得成熟了。其中的“名家语林”我特喜欢,而“青春修养”这样的版块则少之为好。市面上的杂志,像《格言》、《哲言》……多得数不胜数。如果《…  相似文献   

5.
编读BBS     
来来信摘录敬爱的《课·高》编辑:你们好!现在心里真不是个滋味。我是贵刊的特约校园记者沈甜,本以为高考考完就可以更加积极地为《课·高》服务了,没想到今年考试没考好,估计刚能达到二本线,郁闷……这就意味着我今年得复读了,这个分数离我的理想相差太远。本来还打算报名参加暑假见习编辑的 ̄ ̄哎,以后可能就很少和你们联系了,当然我会一如既往期期必买,尽我所能地把《课·高》介绍给我身边更多的同学,朋友,或者弟弟妹妹哥哥姐姐之类,号召他们都买都来关注参与。但接下来的一年可能我会很少为你们出点子,投稿了,真的很对不起,请原谅我。以…  相似文献   

6.
留言板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大家好!为了促进读编的交流与往来,《中创》从本期开始辟出一个“留言板”。你是否想更进一步地了解“中创”?你是否有很多问题想询问编辑们呢?那么,提起笔来,把你想问编辑的一件事情通过填写《读者调查报告》,或者直接写信的方式给我们留言吧。  相似文献   

7.
留言板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大家好!为了促进读编的交流与往来,《中创》从本期开始辟出一个“留言板”。你是否想更进一步地了解“中创”?你是否有很多问题想询问编辑们呢?那么,提起笔来,把你想问编辑的一件事情通过填写《读者调查报告》,或者直接写信的方式给我们留言吧。  相似文献   

8.
小编辑论坛     
如果你是《小星星·作文100分》的小编辑,你会怎样编辑这本杂志呢?下面是全国各地的小编辑们提出的好建议,星星姐姐会根据这些建议,逐步对刊物内容进行调整,使《小星星·作文100分》真正成为小读者们自己参与编辑的刊物。你有什么好的建议,请及时告诉我们(在第80页的“读者意见调查表”里有这个问题),说不定下期的小编辑就是你哟!  相似文献   

9.
编读BBS     
来信摘录敬爱、亲爱、可爱的编辑:你们好!我很喜欢《课·高》。说起来有点惭愧,我是从2006年第九期才开始阅读《课·高》的。那天,我本想到学校附近的书店买一本刊物,却被告知还没到。但老板很热情地递上一本《课·高》,说这本杂志不错。我接过来,虽然封面不太令我满意,但里面的“高中生态”、“我梦我想”一下子就把我给吸引住了。我便毫不犹豫地买了一本,拿回家细细品味,才发现相见恨晚!!!杂志内容很好地反映了我们高中生的生活状态,说出了我们的茫然与困惑,解读了我们的心情与梦想,实在是我们高中生亲密的伙伴,又是我们尊敬慈祥的老师。…  相似文献   

10.
纤纤自从在2005年底一路撒下本擂台的英雄帖后,很多超女粉丝都向我们砸来鲜花或者鸡蛋。砸鲜花的说好高兴好高兴,《课·高》也来跟我们大家一起乐;而砸鸡蛋的说好害怕好害怕,害怕擂主们到时候意见不合,甚至会令《课·高》的超女粉丝团内各派系之争愈演愈烈,从而导致我们的读者联盟因此瓦解……呀!总之是我们趟了这次超女题目,大家可就捣腾得好热闹!不过没关系!今天是最后一场,仍旧一团和气,春天将来嘛!让我们赶快来看看最后一批“策划人”怎么说(与上一场刚好相反,这次可全是清一色的“性别:男”噢):  相似文献   

11.
2006压卷之声     
《课高》之声为你而精彩■本刊编辑部又是一年即将远去,《课·高》和大家又一起走过了生命中的365个日子。这一年里,很多老朋友去了大学,更多的新朋友走进了高中的校园,走进了《课·高》。而生命也总是在这样一次又一次的远行里慢慢成熟。回首一年走过的路,照例会有太多的读者让我们感动,有太多的朋友让我们回忆。这样的时候,最好的感谢,也许就是重温那些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留住一份快乐:1月,《课·高》发掘、培养的第一位“新青春纪实”作家徐鹏的长篇小说《少年耶,安啦》正式出版;3月,《课·高》成为“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指定读本…  相似文献   

12.
本刊每期都会发表一定量的课堂教学实录,尽可能真实地再现老师们的研究成果和风采。读者对这种形式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这是杂志实实在在地为老师们服务的特色之一。我们矧遒,一节好课往往是经过“否定之否定”后“磨”出来的,课堂教学实录反映的也是几经反复研究之后的最终的成果。在研究过程中,肯定会有很多“背后的故事”:最初是怎样设计的?试教之后发现了什么问题?对教学设计又做了怎样的修改?为什么要这样修改?等等。这些问题相信也是老师们感兴趣的,而且,“磨课”的过程同样也能给人以启迪和借鉴。我们期待有更多全景式展现课堂教学研究过程的稿件: 李伟臣老师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稿件。作为教研员,他感到“脱离教学一线,越来越觉得没有发言权了”,于是决定“下水”,选择《磁铁的性质》这样一个“老课”来研究,并且愿意把自己的课当作“靶子”,让经常听他评课的老师也对自己的课“评头论足”,这是需要勇气的。李老师上的课是否精彩,自由读者评说,但他对自己的课的分析几乎没有“好话”,更多的是反思,是实实在在的探索,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令人肃然起敬。老师们的评课也没有任何忌讳,实话实说,这是多么令人羡慕的教研氛围! 因此,我们不惜篇幅,将《磁铁的性质》一课的研究全景式地呈现出来,请广大老师也来评说评说。[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小雪花(小学生成长指南)》2009,(11):F0002-F0002,1,36,37
编辑导语 2009年的中考早已落下帷幕,小编们闲来无事,翻看手中从各地汇总来的2009年中考作文考题资料,居然发现了好多似曾相识的“面孔”。仔细回想一下,小编们才发现,原来一些省市中考作文题的“身影”,早就在我们《小雪花·初中高分作文》中出现并由专家、特教、名师们解析过!  相似文献   

14.
在今年的高考招生中,作为中国大学标志符号的北大清华,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围堵。上海的复旦、交通大学首开中国大学自主面试招生的先河,在高考还未进行前就率先录取了大批“尖子”。而香港8所著名高校,今年更是获准在内地大举扩招抢夺“精英”,众多的状元英才们纷纷放弃北大清华赴港求学。北大清华,不再是众多高三学子的唯一目标!在九月进入高三的同学和更多的后来者们,又该如何完美地实现“人生的第一跳”?《课·高》特别约请到了几位2006年的高考精英,用他们的亲身经历为你解读成功的秘诀。也许,当2007年的高考来临时,你真的可以有不选北大清华的很多理由!因为,中国数十年铁板一块的传统高考招生模式,已经开始熔化了!  相似文献   

15.
2008年总目录     
开学第一课特稿让“知识守护生命”走进课堂———《开学第一课》“知识守护生命”大型公益活动评述……………………………………………本刊编辑部(10·1)“守护生命”十大黄金法则…………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10·5)“守护生命”自救求生锦囊…………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10·  相似文献   

16.
看完这期《课·高》的时候,离寒假已很近了,先祝大家春节、寒假快乐!又是一个学期结束了!半年里,高一新同学在用心观摩体会后应该已经“独步江湖”了,高二同学又做了一段距离不小的位移,高三同学正为最后的“冲关”而闭门苦修。而在这半年时间里,和我们同样变化着的还有那些2005年的大学新生们。大学校园是个舞台,每个大学生都是观众也是演员。想知道那些先行一步的“菜鸟”们,是怎样开始在大学里安巢的吗?看看这些“大学新鲜人”的经历就知道啦。  相似文献   

17.
《小溪流》的编辑们: 您们好!我是一名农村中学生。几天前,班主任拿来几本《小溪流》。由于老师在此之前说过这本课外书有多好,多好!于是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到老师手中抢!班主任真是哭笑不得。最后决定每组一本——轮流看! 我身为组长,当然可以先睹为快啰!想想那些没有的同学可真好笑:还有多久轮到我?还有多久才看完?《小溪流》的诱惑力可真不小啊!这还不是编辑们的辛勤劳动所酿造的甜酒? 《小溪流》这个名字我原来听说过,只是没想到这么快就见到她了!这本杂志真的特别适合现代中学生! “青春果园”、“花季有故事”、“高三专递”和“少年美  相似文献   

18.
笠本月嘉宾主持柒月(《课·高》BBS论坛斑竹)个人说明:那个聪明可爱的非常嬗变的不负责任的让人郁闷的喜欢偷懒的暗恋剑心的也爱神威的还喜龙堂的最爱阿夹的狂迷零的……宇宙超级谁谁谁……就是我啦!斑竹的话:《课·高》在“酷比擂台”中出炉新版块“涂图争锋”啦!听说第一期就是比比大家各自的论坛签名档。以下有部分还没来得及在自己签名档旁留联系方式的同学可要赶快电话告诉纤纤姐哦!第二期:设计自己心目中的学生装。假如新的学期来临时,学校举行学生装服饰设计赛,你拿什么创意去参加呢?·下期预告·签名提供:玉佳(高一女生)争锋论语:…  相似文献   

19.
苍茫的林海里,有一棵小树,它虽身单力薄,却俏然挺拔。历史老人担心地对它说:“孩子,你这身子骨可不算硬朗。知道吗,真正划在你身上的年轮才只有5个圈圈儿哟!”小树听了微微一笑说:“可是,我还在成长啊……”这棵叫做《学子》的“小树”,在原《中专天地》的基础上开始了茁壮成长。如今,《学子》更多地融入了责任和使命——它要走进莘莘学子的心灵深处。它要与学子们携手同行、并肩共进!  相似文献   

20.
收到《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0年第7期,知道拙文《能说“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师,宣告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了吗?》已在本期杂志上发表,心情自是相当愉快,同时由衷地感激《中史参》编辑先生对拙文的肯定和采用。我更赞赏《中史参》所提倡的科学精神和对时兴的“素质”“创新”“理论”“方法”等说辞的独到而深刻的见解。拜读了本期杂志的刊首语和封底辞之后,我不由得为《中史参》拍案叫好!不由得向《中史参》的编辑们表示钦敬!自己不才,但历来对那些贴着这样那样时髦标签的所谓教育教学论文不屑一顾。因此虽然也孜孜不倦的研究探索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