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早在2002年,吴忠豪先生在《促进消极语言向积极语言的转化》一文中指出:“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能‘理解的’语言和‘会运用的’语言,是个体学习语言过程中两个不同层次的学习水平。只能理解、不会运用的语言称为‘消极语言’,既能理解又能运用的语言称为‘积极语言’。”“如何帮助学生完成语言学习过程中从‘理解’到会‘运用’的跨越,  相似文献   

2.
几个月前我曾经写过一篇题为《为无为》的“超短文”。写这一篇时,在我的心目中就有一个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问题。现在我想何不就把这篇超短文拿出来与读者见面,并对这篇超短文的思想略作一些发挥呢?这篇超短文不长,我把全文引在这里:“《老子》有一个‘为无为’的提法。对《老子》有一个误解,把他说的‘无为’与‘消极’联系在一起,认为《老子》主张‘消极无为’。其实整本《老子》的精神是积极的。它宣传积极地‘无为’。而积极地宣传‘无为’,本身就是‘为’之一种。‘为无为’用一句现在的话说,就是‘积极地不干预’,或‘积极的无为’。实行‘市场经  相似文献   

3.
孔子是中国古代先秦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和艺术家.他在音乐美学上所取得的成就与“百家争鸣”时期的其他学派是不一样的.孔子一生都在致力于音乐美学理论体系的建设.本文从孔子的生平和“仁”的思想、“尽善尽美”思想的提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审美准则的制定这三个方面来论述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以他的理论来反应先秦时期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4.
孔子美善关系思想是一个充满矛盾对立的,多层次、多侧面的复杂体系,从艺美学的角度看,有其积极的方面,也有其消极的方面。在时下关于“艺精神价值取向”的讨论中,艺与人、艺与政治、艺与道德、艺与审美等等问题,再次成为了艺批坪的热点,而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和把握可以从孔子美善关系思想中获得一些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孔子是中国古代先秦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和艺术家。他在音乐美学上所取得的成就与“百家争鸣”时期的其他学派是不一样的。孔子一生都在致力于音乐美学理论体系的建设。本文从孔子的生平和“仁”的思想、“尽善尽美”思想的提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审美准则的制定这三个方面来论述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以他的理论来反应先秦时期儒家音乐芙学思想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6.
【教学设想】《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出自《论语·先进篇》,是《论语》中篇幅最长的一节,也是把握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孔门四弟子才能和抱负、理解孔子思想和情怀的经典篇目。本章节设计为两课时:第一课时,学习文言词汇、疏通文意;第二课时,探究"四子"之志,体会孔子的思想情感。本设计是第二课时。  相似文献   

7.
关于老子其人、《老子》其书,中国哲学史界展开过长期争论。争论的问题诸如其人、其书的时代:老子代表了哪个阶级;老子的哲学是唯物主义的还是唯心主义的等等。争论的结果,见仁见智各不相同。尽管如此,但论者均承认老子及《老子》一书对后世哲学家的巨大影响,并从不同角度给以极高的评价。侯外庐、赵纪彬等说:“战国以来,韩非、司马迁和王充是从《老子》书中‘自然主义’,即从其天地‘万物’和道德的‘德’这一形而下的方面吸取了唯物主义因素,来佐证他们的学说;汉代‘黄老之学’是从《老子》书中道德主义,即从其伦理道德方面,吸取了无为而治的因素,来佐证他们的学说;唐、宋以来的道学如程、朱是从《老子》书中吸取了唯心主义因素,来佐证他们‘理’的学说;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如王船山又是从《老子》书中批判地吸取了自然主义。佐证他们的自然生化论。”老子的思想为各家所借用。任继愈说:“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抨击剥削制度不合理并有较为系统的言论的第一个思想家。……老子的哲学思想,两千多年来在中国封建社会是成为唯一可以与孔子学派相抗衡的最大思想流派。……由于老子有反剥削、平均主义思想,曾为早期道教所借用,成为农民革命的思想武器,与农民运  相似文献   

8.
早在2002年,吴忠豪先生在《促进消极语言向积极语言的转化》一文中指出:"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能‘理解的’语言和‘会运用的’语言,是个体学习语言过程中两个不同层次的学习水平。只能理解、不会运用的语言称为‘消极语言’,既能理解又能运用的语言称为‘积极语言’。""如何帮助学生完成语言学习过程中从‘理解’到会‘运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人们总是习惯于以“向后看”的思维方式来研究、探讨、判断和评价孔子及其思想。因为孔子说过“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吾从周”、“克己复礼”和“信而好古”等,就认为孔子总是“好古”、“信古”、“怀古”、“复古”;“守旧”、“倒退”、是“复辟”,甚至说这是孔子“不识时务”,“不断碰壁”,“落魄到‘丧家之犬’的基本原因”。笔者认为,以这种思维方式看待孔子,研究、  相似文献   

10.
《诗经》是中国古代的重要文化典籍,孔子十分重视对《诗经》的阅读理解,发表过许多关于《诗经》的言论,现就《论语》中的有关言论择要介绍如下:△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译文〕孔子说:“《诗经》中全部诗篇的意义和价值,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提要〕孔子概要指出《诗经》的主旨。△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译文〕孔子说:“《关雎》这首诗,快乐而不放荡,忧郁而不哀伤。”〔提要〕孔子认为《关雎》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把握适当,符合中庸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上读了吴忠 豪教授的论文《促进消极语言 向积极语言的转化》启发颇多。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于“积极语言”的理解及其内化与外化也想谈些粗浅认识及体验。 一、认识 什么是“消极语言”和“积极语言”吴教授在文中指出:“只能理解不会运用的语言称为‘消极语言’,既能理解又能运用的语言称为‘积极语言’”。 反观我们的教学, 注重的是词语的抄写、段落的背诵, 忽略的是句子的积累。与词语、段落相比,句子可当之无愧为“积极语言”。词语在小学阶段指的就是能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 要求学生抄写的往往就是由生字…  相似文献   

12.
<正>《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是人晳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一篇经典文章。该文是《论语》当中鲜有的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较为典型的人物形象特征的篇章。很多教者以此为例文探究孔子的思想追求,分析人物的个性特征。笔者在执教该文时,提出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孔子为什么赞赏曾晳?学生在分组讨论中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但是争论的核心,最后回归到了对字句的理解上。文本中曾晳一  相似文献   

13.
孔子的美学思想对中国古典美学的发展曾产生过重大影响。本文据孔子的言论,认为“和”是孔子美学思想的精髓。提出这一基本观点,目的在于准确把握孔子美学思想的根本特征。  相似文献   

14.
关于孔子,一般都认为他轻视、鄙视、敌视劳动人民,其“爱人”思想不包括劳动人民在内。但我们只要深入研究,就会发现这是一种误解。论者大多抓住“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作为孔子敌视劳动人民的主要罪证之一,从而论定孔子视奴隶主贵族为“君子”,视劳动人民为“小人”。冯友兰先生说:“地主阶级认为,他们跟劳动人民还是不平等的,孔子很强调‘君子’和‘小人’的分别,并且鄙视‘小人’。”认为孔子对劳动人民持鄙视的态度。杨荣国先生说:“当时的君子都系指贵族而言,并非是指后来的所谓品德高尚者。因之,小人,也就是指当时的奴隶。”肖萐父、李锦全同志说:“在中国奴隶社会中,君子和小人一般被作为统治与  相似文献   

15.
孔子谈人性,仅一句话,即“性相近也,习相远也。”①如何理解这一句话,历来分歧颇大。但笔者认为,以往关于孔子人性思想的讨论至少有两大缺陷。其一,停留于静态的文本层面考察,未能从历史的角度来探寻孔子人性论与孔子以前人性观念之间的思想渊源关系。这使得我们对孔子人性内涵的理解有空穴来风之感。其二,只依孔子之“仁去理解孔子的人性论,而未能从“礼”去理解孔子的人性论。这使我们无法从结构层次上完整地把握孔子人性论的内涵。本文则将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孔子性论同以往人性观念的思想渊源关系;从仁和礼相结合的关系层面来…  相似文献   

16.
直观:马克思"艺术掌握方式"的一个未被注意的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通常把马克思“艺术掌握方式”的内涵理解为对世界的形象反映。这实际上是用马克思关于现实主义和典型的理论代替了马克思关于艺术一般本质的宏观考察。本认为马克思‘‘艺术掌握方式’’的一个重要的内涵还一直没有引起人们注意,这就是艺术是以整体直观的方式来直观世界与人的本质的。这可以从五个方面来证明。  相似文献   

17.
对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以下简称《侍坐》)的鉴赏评价历来见仁见智,其中较有影响的一种观点认为《,侍坐》是孔子“因材施教”的典范,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坚持正面教育学生,善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甚至建议“:对孔子思想分析不宜过多。对孔子为什么要‘与点’的问题,也不宜讨论过多。”毋庸置疑《,论语》在具体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方面包含着很多有价值的思想,但要让学生从课文中体味孔子的“为师艺术”,总是不太合乎情理;而撇开孔子的思想学说去学《论语》,更有本末倒置之嫌。下面…  相似文献   

18.
有的同志认为,鲁迅早期之所以有“‘超功利’美学观”,是因为他“未摆脱王国维‘超功利’、‘无关心’的美学观念的影响”,“也明显地受到蔡元培美学思想的影响”。这样的看法是否合乎实际呢?  相似文献   

19.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陪伴孔子闲坐。孔子说:“因为我比你们长一点,不要因为我在这里,你们就不敢说话。平时你们常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如果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将做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20.
杨丽 《文教资料》2006,(18):141-142
本文首先从孔子所处的历史背景出发,提出了“礼”、“仁”、“中庸”是孔子音乐思想的精髓。然后从这几方面分析了孔子音乐美学思想及其表现,最后对其音乐思想作了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