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构想,是实现祖国统一方式的新创造,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最具特色的一个内容。这个构想内涵深刻,具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它对指导我们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同志为解决台湾、香港和澳门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而提出来的科学构想。“一国两制”的伟大理论,涉及到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和政治学等诸多学科,但从根本上讲,它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的核心——国家学说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一国两制”是我们党顺应社会发展要求,从我国现实国情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而制定的一个伟大的科学决策,它是我国正确解决台、港、澳问题,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 香港回归祖国后,“一国两制”的战略思想转变成现实,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  相似文献   

4.
“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是邓小平在和平统一祖国问题上的独特创造。这一构想,不仅已为港澳问题解决的实践证明是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科学创见,而且在理论上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开拓了新视野,提出了新观念,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这一构想在国家结构形式等方面为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增添了新鲜内容,赋予“和平共处”思想以新的涵义,把新时期党的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继承和发展了列宁关于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在邓小平“一国两制”理论的指导下,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任务是一定会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结束了英帝国主义在香港的殖民统治。“一国两制”科学构想成为现实。标志着香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一、新中国对香港问题的一贯立场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对香港问题的原则立场是:香港是中国领土,中国不承认帝国主义强加的三个不平等条约;主张在条件和时机成熟的时候通过谈判和平解决这一历史遗留问题。  相似文献   

6.
1995年1月30日,农历乙亥新年前夕,江泽民主席发表了题为《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这是继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和1981年9月对日叶剑英委员长发表“关于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的方针政策”重要谈话后,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在叨年代为推进两岸关系发展、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所采取的又一重大步骤。江泽民的这一重要讲话(又称“江八点”)发表以后,立即引起海内外的广泛关注和普遍重视,台湾当局也作出了回应,国民党主席李登辉也于4月8日发表了谈话(又称“李六点”)。尽管双方在祖国统…  相似文献   

7.
1997年7月1日,对于中华民族和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的日子,在中国共产党七十六周岁生日之际,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祖国的神圣领土——东方明珠经过一个半世纪的风雨沧桑,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值得纪念的日子,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在改革开放和“一国两制”的国策指导下,洗雪民族的百年耻辱,是彪炳千秋的辉煌一页.  相似文献   

8.
今年七月一日,香港就要回归祖国,邓小平同志“一国两制”的构想就要变为现实.香港通过“一国两制”途径回归祖国意义重大.它是邓小平同志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实事求是,把和平共处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创造性发展;“一国两制”构想的实现,为进一步解决祖国统一问题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作出了光辉的榜样;“一国两制”构想的实现,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奠定了雄厚的基础;“一国两制”构想的实现,是唯物辩证法的伟大胜利.它丰富和发展了唯物辩证法,是运用和发展唯物辩证法的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9.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一文中教导我们:“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就是辨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毛主席的这一  相似文献   

10.
世界上的任何革命性飞跃,包括科学革命和社会革命,都是以某种哲学革命为伴随物的。我们党七十多年来,在实践上领导了“两次伟大的革命”,在理论上则是产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其标志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前者的哲学基础是毛泽东的“实践哲学”,而后者的哲学基础,则是以“猫论”  相似文献   

11.
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回归祖国怀抱,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是毛泽东为核心的党和国家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未酬之志,是摆在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和国家第二代领导集体面前的重大历史性课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按常规,要么是武力吞并,要么是促使其内部起义。但是邓小平同志却创造性地提出了用“一国两制” 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重大的历史性课题。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这是一个最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有过两次历史性的飞跃;第一次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发生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其成果是邓小平理论.这两大理论成果是以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党和人民革命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两次历史性飞跃,由于历史背景和解决的任务不同,因而在内容、重点和所需时间上都有不同特点.同时,它们又有共同的规律:一是都经过了长期探索,二是都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三是都能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把握时代脉搏,正确分析国内外形势并作出科学的判断,四是都以实事求是作为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两岸和平发展"思想,从根本上坚持了我国和平发展战略,丰富了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主张,表明了一个中国原则的坚定性,提出了构建两岸和平统一框架的战略性主张,突出了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集中体现了我党对台方针政策,极大地丰富了我党解决台湾问题基本方针的内涵,是新世纪新阶段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对于促进祖国统一进程,具有重大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理论创新性,是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体现了我党对“三大规律”的认识的新飞跃。  相似文献   

15.
在经历了一百多年风雨沧桑的变换,在被英国殖民主义者强占了一个多世纪后,香港终于一洗百年耻辱,重新获得了自主和尊严,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香港问题,这个自近代以来形成并遗留至今的历史问题,在今天通过外交淡判的方式得以顺利解决,以一种令祖国大陆、香港和英国均能够接受的方式成功解决,其原因和条件虽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社会主义中国的强盛,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威望和地位的提高无疑是解决该问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香港问题是由于帝国主义侵略给近代中国留下的历史问题。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一直在寻找解决香港问题的最佳方案。但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没有解决香港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方针,为解决香港问题找到一条正确的途径。实践证明“一国两制”是解决香港问题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7.
“奥运模式”,是指国际奥委会于1979年11月26日通过决议恢复我国在奥委会的合法地位,同时允许台湾改名、改旗、改歌,以中国台北名义参加。这样,既确认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又照顾到台湾的实际情况,以中国一个地区参加国际奥委会。“奥运模式”的构想,是我国政府“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战略决策思想在体育事业上的具体运用。它是体育改革开放的重大突破和成功的创举,是体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决策。它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体育界坚持党中央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产物。  相似文献   

18.
1997年7月1日,中国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这是中国和世界现代史上的一件大事,举世瞩目,意义深远.香港的回归,是邓小平“一国两制”方针由构想到现实的伟大实践.本文仅就这一历史问题作一回顾及评析.一、香港问题的由来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它是英国在19世纪通过同清政府签订的三个不平等条约先后强行割让和租借去的.香港的租让史,是中国人民的屈辱史.“对中国,就是先揍它一顿,然后再解释为什么.”这是英国首相巴麦尊在接到林则徐在广州禁烟的消息后的蛮横表示.正是遵循这种强盗逻辑,1840年6月,英国殖民者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1841年1月26日,悍然派兵强行占领香港岛,1842年8月29日,在南京下关江面逼迫清政府与之订立《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任便立法治理.”从此开始了英国对香港的  相似文献   

19.
1982年9月,邓小平在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第一次提出“一国两制”的概念.他说,关于收回香港主权问题,可以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案解决.1984年5月15日,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一国两制”构想正式通过,成为一项具有法律效力的国策.  相似文献   

20.
“香港文学新天后”这一称呼稍显俗气,但也表明了韩丽珠作为香港重要新生代作家的身份。与坚持空间叙事试验的前辈一样,在韩的小说中,我们常常看到“长了四十六颗门牙的女子与母亲——‘家’的想象——九七后香港记忆”这类如俄罗斯套娃一样层层重叠的空间书写。值得说明的是,当下空间的概念大多并不限于马克思所说的地理意涵,在丰富的空间内涵中本文将借鉴“空间乃是一种秩序”[1]这一概念。并对前人的空间理论加以融合,从社会空间、文化空间两方面对韩丽珠的作品《缝身》做一个简单的梳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