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说实在话,我们绝寻认为:在发展教育,兴办教育,培养人才这个大前提下,"不管什么手段,能招生就是好'招'"的认识是有问题的。因为办学校和做生意的出发点和目的地到底大不相同。不管是不是要将市场因素引进教育;不管教育要不要产业齐家治国平天下,打从二千多前孔老夫子那会儿就是如此。至于老夫子当时收点肉干也只不过图个解馋而并非为了赢利。教育应该产业化,据说此举也是为了启动冷不热的中国经济。但教育又不能完完全全当产业办,那样,无异于把它变成另一类印钞票的机器。按"产业化"的思路,职业教育应从课程设置开始,每一个环节都紧…  相似文献   

2.
歪打正着     
为了在老夫子面前表现出本人的进步,小夫子绞尽脑汁出了个和君子有关的题目--孰料,可爱的"粉丝"们啊,你们歪批中君子的面目可不怎么"君子"啊!为躲老夫子的戒尺,唉,我足足在外躲了月!刚一露面,啊呀,老夫子就追来了,救命--  相似文献   

3.
教师的学习教学过程经历由观察学徒到职前教师再到新手教师乃至专家教师几个阶段,在此过程中,如何干预与转化基于观察学徒期的朴素体验形成的一系列先入之见是教师教育必须直面的难题之一.通过对35名高中新手教师的访谈调查发现,关于教师形象的先入之见经历了从"教师是'神'"到"教师是'理想化的人'"再到"教师是'真实的人'"的转向;关于教学的先入之见经历了从"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传输"到"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双向交往"再到"教学是师生、生生以及'教—学—研—思'之间的相生相长"的转向;关于学生的先入之见经历了从"学生是自己,学生是'小大人'"到"学生是朋友,学生是'人'"再到"学生是孩子,学生是'老师'"的转向;关于自我的先入之见经历了从"我喜欢谁因而我想成为谁"到"我向往谁因而我想成为谁"再到"我是谁因而我想成为谁"的转向.基于此,教师教育需要有效利用重要他人、实习实践、研究反思等促动因素,制造认知冲突和心理落差,促使职前教师和新手教师先入之见的显性化,并对之进行干预与转化,进而使职前教师教育、入职指导和专业发展成为影响教师学习、成长与发展的"强干预".  相似文献   

4.
正我们班有一个让我们都头痛的人,他就是邵梓煊。他总是招完这个同学,又惹那个同学,惹遍了所有人。但是他学习好,爱帮助人的优点也很突出。记得有一次,我们都在安静地写作业,邵梓煊突然开始给我们起外号:"郭燊是'郭大胖',贾云晴是'甲鱼晴',遆粟是'猪蹄',伊力亚是'伊利牛奶',王浩轩是'王老吉'……哈哈,你们不用谢我!"姚欣然说:"邵梓煊,你得罪这么多人,对你有好处吗?""我闹  相似文献   

5.
美国著名教育评论家埃利斯曾说过:"如果让我举出一项符合'改革'这个术语的教育改革的话,那就是合作学习.  相似文献   

6.
"教育人生(1985~2004)"黑板上四个略显稚气的美术字,在右下角的几簇小花的点缀下是如此的醒目。望着同学们一张张兴奋的笑脸,我宣布道:"今天的口语交际课的主题是'当一回主持人',今天我们学习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栏目做一期'教育人生',今天将在我们班选聘新主持人--"话音刚落,教室里一片欢腾。  相似文献   

7.
老夫子     
在"老夫子"的影响下,"我"就像一朵坚强的花,在雪中敖然绽放。老夫子本人,说到底就是一个老头,而且骨子里还很保守,看见我穿短过膝的裤子,他难过得要死,当然,"老夫子"是我背地里对他的昵称,见了面,还得规规矩矩地叫他一声"外公"!没错!"老夫子"便是我外公。  相似文献   

8.
王崧舟 《教育文汇》2012,(11):52-53
我爱读书。有人问:"王老师,读书是不是你的业余爱好?"我说:"错了,应该把‘业余’二字去掉。"读书是我全身心投入的爱好。于我而言,读书跟吃饭一样,跟呼吸一样,在我的生活中是非常自然的。关于读书,我有三句话。第一句:为己读书。孔老夫子在《论语》中说有两种学问,一种叫"为己"的学问,一种叫"为人"的学问。他认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什么意思?老夫子认为,古时候的君子读书是为了  相似文献   

9.
一天,我揣着10元钱来到创新书店准备买一本《老夫子》漫画。漫画专柜里摆着一本本妙趣横生的《老夫子》。我随手拿起一本标价为4元钱的《老夫子》,径直走到收银台前,服务  相似文献   

10.
我是一名农村小学校长,从我做校长的实践看,要想当好一名校长,我认为应该着力去念通"'求'、'勤'、'修'、'悟'、'干'、'听'、'说'、'学'、'写'、'算'"十字经. "求",说的是办学思想有所追求.  相似文献   

11.
吴燕蓓 《教育》2022,(6):37-38
在"上海市语文德育实训基地",跟着于漪老师学习了三年,听到很多于老师的金玉良言,我特别有感触的就是:"教育需要教师拥有滴灌心灵的睿智,将'真、善、美'一滴一滴地灌入孩子的心中,让这些种子慢慢地孕育、生长,慢慢地具有'人'的样子:有人心、有人性、有情有义……"  相似文献   

12.
《高老夫子》中有很多象征的寓意。以往研究往往从文化批评层面来解读,本文则用拉康的精神分析的学说来解读高老夫子虚伪的自我形象,但"伪自我"的面具被撕破,高老夫子压抑的性欲和物欲最终全面爆发,最后分析了新旧交替时代中以高老夫子为代表的披着五四新思想外衣的伪君子们的"知与行""新与旧"的矛盾特征。  相似文献   

13.
"忍"的诠释     
我算是白活到今天,都长这 么大了,还不明白什么叫"忍"。 作为学生的我,只好请教老师。 语文老师说:"对于聪明人 来说,'忍'可能是'忍辱负 重'。而对于一个胆怯的人,则 是'忍气吞声';到了一定限度, 他会'忍无可忍'。"  相似文献   

14.
歪打正着     
小夫子在此振臂高呼:请各位"歪批"拥趸多多来稿,将你们时"歪批"的热爱化为幽默的语言,这可是我最有法力的保护伞——老夫子的板子敲不到我头上啦!  相似文献   

15.
一位学生在一篇题为<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了!>的德育周记中写道:"家长会就要如期而至了,每次开完家长会,爸爸妈妈总是'不负重托',一见到我便是一阵暴风骤雨般的数落.就算学习好了、表现好了,也难免要听爸妈唠叨几句:'好几个同学这次数学都考了140多分,你怎么才130分?"老师说你最近有点松懈,该加把劲儿了!'毫无疑问,一场'暴风雨'肯定逃不过……"这篇周记着实让我感到尴尬和困惑,带给我的感觉真是一言难尽.  相似文献   

16.
一个"差生"辍学也许算不上什么新鲜的故事,但是,他那句绝望的呐喊--"你就把我当道错题叉叉了吧!"--多么让人揪心和惊惧!一个在"教育"面前丧失了自我价值感的孩子,他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还能找回自己的价值么?也许,他本来就没有价值?学习差、纪律差就是明证?!那么,什么是价值呢?"从生命的角度看'价值','价值'是与'可能'密不可分的,是某种或者某些内在的、蕴藏着的'可能',被人所发现,被人所开发、被人所利用,进而增强了人的生命力量、带来更好生活的'可能'……价值就是优化生命存在、增  相似文献   

17.
一位班主任了解到班上一位成绩很好的学生居然偷了同宿舍同学的踱金钢笔时,便在班会上妙用"那个"--"今天咱班202宿舍少了一支'那个',我感到很'那个',我本想点名批评他,可是考虑他一向是个听话的好学生,所以我就不在班上'那个'了,希望课后他把'那个'还给人家,如果他不'那个'的话,我也就不'那个'了."  相似文献   

18.
一、幽默诙谐,富有趣味性 幽默诙谐的语言能以一种轻松、诙谐欢乐的情调来表达深刻的内容,启迪学生思维并使课堂情趣十足,融洽师生感情,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笑声中掌握知识、发展思维.如讲初三政治"了解社会、关注社会"知识点时,我大声说道:"同学们,我们不要做"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也不能‘家事国事天下事,管我屁事:风声雨声读书声,我不作声'……".  相似文献   

19.
高二所学的中国现代史,是同学们在初三时曾经学过的一段历史.虽然高中教材比初中教材要深些、广些,但基本线索是一样的,因而不少同学感到重复.这是学习上的一个障碍.针对这一情况,我打算一方面在讲清楚基本线索的基础上结合课文内容介绍毛主席著作,提高同学的思想认识和分析能力;另一方面力求改进课堂教学,以能生动活泼、启发学生在学习上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下面即以"'五四'运动"这一章为例,谈谈我的做法."'五四'运动"一章有四个小标题,即:(1)"五四"运动;(2)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3)毛泽东同志革命活动的开始;  相似文献   

20.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部精神去做事情,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在我们身边,可能有厌倦学习的孩子,却没有不喜欢玩的孩子.因此在教学中,我通常借助讲故事、做游戏、设置悬念等一系列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惊奇、疑惑、新鲜、亲近等情绪,使教学过程始终对学生具有一种吸引力.此外,我还利用数学知识本身所具有的美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