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几乎天天与讲台为伴,将学生作为听众,“宣讲”是他们的生活常态。因此,教师似乎拥有最大的话语空间。但是,走进一些教师的生活,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沉默的文化”。相当多的教师感受到,他们在与自己日常的职业生活息息相关的事务上几乎没有任何的话语权。在“轰轰烈烈”的教育改革中,我们听不到教师的话语,在漫天的“声讨”声中我们听不到教师的反抗,  相似文献   

2.
张静 《新课程研究》2009,(2):169-170
大学生正处于一个趋向成熟的阶段,心理极其容易波动。笔者认为,教师对于学生不单单是传授知识,而应该教会他们如何学,帮助他们顺利渡过心理波动阶段。在与学生沟通、了解和帮助他们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年轻教师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课堂上,教师除了传授知识、辅导学习,还要注意对学生思想的教育与引导。  相似文献   

3.
爱的效应     
爱的效应每个学生都有爱的本能需要,这是人们爱的心理需求。学生在家里备受父母的爱护,来到学校,很自然地会把他们与父母交往中产生的种种感情、期望与“爱的要求”,转移到教师身上,要求教师不仅传授给他们知识,而且也要求教师能像父母那样体贴爱护他们。教师如果真...  相似文献   

4.
在各个城郊结合部,有这样一个特殊的教师群体。他们来自全国各地,投身于基础教育事业,但没有正规的人事编制。他们不同于以往的代课教师,因为他们水平资质大都在其之上。为了同本校既有教师(正编教师)区别,有些地方把他们称作外聘教师。实质上,由于工作地点和时间极不稳定,他们不过是流动教师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5.
为客观地认识和分析新疆地区中学英语教师的发展需求,进一步提高教师继续教育效果,我们根据中国外语教育中心、中国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模式研究项目的基本框架,对2006年暑期来自全疆各地区参加培训的两百余名高中英语教师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新疆地区高中英语教师对自己的职业满意度较高;教师渴望得到再教育和业务再发展的机会,有强烈的发展需求,并且注意在工作实践中注意自我提高和采取一定的行动;广大教师都有强烈且明确的发展需求,但教师资源和进修机会的短缺大大制约了他们的发展;虽然教师有明确的发展需求,但他们感到最需要提高的内容与他们所认为的一个好的英语教师应该具备哪些方面的基础知识的认识不完全一致;教师的教学理念与他们在课堂上常采取的教学方法呈微弱相关性,他们对以学为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普遍赞同,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与它们的课堂教学实践也呈微弱相关性;教师对教学科研能力对教学和教师的自我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的认识相当不足。  相似文献   

6.
初入教学岗位的新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中由于缺乏教育科学知识,欠缺教育工作经验,以及不了解中职学生素质现状,再加上新教师自身素质问题,他们在认识、情绪、意志等心理活动加工过程中表现出特殊的阶段性心理状态。在工作过程中,他们感到希望与失望并存,坚定与浮躁并存,自得与焦虑并存,以上心态影响到了他们日常的工作。为了更好地适应教学工作,新教师必须调整心态,克服矛盾与冲突。  相似文献   

7.
加强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冉启明高校青年教师在大学校园里几乎占教师比例的一半,他们思想解放,视野开阔,富于进取,勇于开拓,具有青年人和教师的双重角色特征。一方面,他们是教学的主体,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责任,这一点与中老年教师相同;另一方面,他们又是...  相似文献   

8.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传统教学中,教师处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教师与后进生之间,更是充满了一种敌对情绪,教师一见后进生就头疼,后进生一见教师就害怕。“后进生”是一个班级中的弱势群体,他们一直处于被遗忘的角落里,他们对老师唯唯诺诺,做事小心翼翼,早已习惯了老师的忽视、同学的嘲讽,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却更急切地渴望着班级的温暖、老师的热情和关爱。作为教师,如何真心实意地关心后进生,充分尊重、信任他们,与他们交朋友、谈心,了解和研究他们,尽量缩小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呢?我想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9.
《四川教育》2004,(11):30-30
尽管教师比学生懂得多了一些,尽管教师担负着培育学生成长的任务,但是,在人格方面,师生是平等的。教学实践中,做到平等对话。关键要看老师的心态——你的内心是否允许他们发表、是否接纳他们那些与你相左的意见并和他们展开讨论。教师的责任是在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过程中,让每一位学生都体会到自己在这个集体中的价值,产生归属感。  相似文献   

10.
上班第一天     
马超 《学前教育》2006,(4):18-19
男教师,幼儿园里这道亮丽的风景线已经不止一次地引起媒体的关注了。本期,我们“专题”栏目的视野也将锁定在男教师这个群体。当然,作为一本专业期刊,我们关注的目的不是为了猎奇,也不是为了仅从男教师的故事里找寻一丝感动,而是试图通过男教师的成长经历,通过女教师与他们共事后的感受,通过园长引进男教师的用人机制和举措,去探索一些规律,得到一些启示,从而更好地呵护这个群体,理解他们,欣赏他们,支持他们成长!因为正是他们,在不知不觉间成为着一股坚实的力量,充实着各地的幼教队伍。也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们的事业才更加趋于成熟和完整。  相似文献   

11.
入职初期,是新教师从事教学专业工作的关键适应期。现实表明,绝大多数新手教师在此阶段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即所谓的“现实冲击”。他们在教学实践中突然发现,实际的教学与他们理想中的大相径庭,学生并没有如他们想像中的对学习的渴望,资历颇深的同事也并不会经常与他们在一起讨论教学、交流经验,教学不能得心应手,设想很好的课,却不能如愿以偿,无法满足自己的成就感,产生了心理矛盾,乃至常常感到紧张与焦虑,严重的可能离开教师岗位。  相似文献   

12.
论援引法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福建省上杭县教师进修学校吴开雄叶圣陶说:教师要“设身处地,从学生方面想,怎样讲可以给他们启发,怎样讲可以增进他们的理解。”所谓援引法,即在教学中,教师针对学生与教材实际,有意识地插入、引进一些课外但与课内讲授内容有关的理论、...  相似文献   

13.
刘正伟 《早期教育》2005,(12):I0005-I0005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从实践走向实践的过程。一方面,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的获得与提升及教师教育智慧的生成来自于长期不断的实践:另一方面.教师又要对个体的教育实践活动进行深入追问、审查和批判分析,以确认适合或属于自己的方面,并将其转化为个体教学经验的一部分。专业日记作为教师专业生活的一种反思和叙事,其价值在于.通过反思让教师“探究他们在教育方面所经历事件的不同方面,让教师记录他们身上发生的事件、发生的事件对他们的重要意义.它们是如何影响他们的专业意图与行为的”,从而改造和促进教育实践,不断提高教师教育专业水平。  相似文献   

14.
多少年来,教师与研究者在各自的领域各司其事,研究者在他们的研究领域理所当然地搞研究,教师则在他们的教学领域心安理得地扮演“教书匠”的角色,专业研究者们搞出理论,教师则履行实践的职能,他们仅仅只是别人研究成果的简单照搬者、被动执行者。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教育研究所形成的理论对教育实践的影响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对它的期望,  相似文献   

15.
在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只要教学得法,“后进生”大都能得到转化;同时,“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不能光靠课外拼命补课,而应该进行“综合治疗”。“后进生”大多缺少教师的爱或父母的爱。教师要用感情的泉水,拭亮孩子心灵的窗户。热爱“后进生”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前提,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感染他们,教育他们。因此,教师要经常同“后进生”聊天谈心,与他们一起做游戏,在亲密接触的过程中建立融洽的感情。“后进生”学习一有困难,教师就要热情地帮助他们。对“后进生”,要以表扬为主,因势利导,尽可能给他们板演、回答问题的机会…  相似文献   

16.
学习落后的学生不论是在家或在学校,听到的多是批评,受到的多是歧视,他们普遍存在自卑感,失去进步的勇气和信心。他们最缺少的是被尊重,其中不少孩子与教师在情感上已经有了一条看不见的“鸿沟”,他们很难领悟教师的一片苦心,对教师的批评常有戒心,不是回避就是沉默,甚至是抵触,他们几乎尝不到成功的乐趣。在这种心理环境中学习,他们怎会成功?一次次的失败,使他们心灰意冷,丧失了学习的兴趣,滋长了厌学情绪,严重的发展到辍学。  相似文献   

17.
陈来 《湖南教育》2002,(15):40-40
融入集体生活。教师除了自己与后进生做朋友外,还需要倡导优生与后进生做朋友,在同学之间形成互相帮助、互相促进的气氛,让后进生消除压力,感受到集体的温馨,自觉地向好的方面转化。体会成功的快乐。教师要让后进生大胆地表现自己,对他们细小的进步表示赞赏,让他们感到老师对他们有公平合理的评价和热切期盼。感受学习的趣味。课堂上,教师要抓纲举目,突出重点,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每一堂课中都有所得;课外,要把他们引向丰富多彩的生活,阅读益智读物,观察大自然,参加各种活动。刺激学习的需要。在教学中,教师要…  相似文献   

18.
当社会把很多的光环和崇高赋予教师的时候,也把太多的期待和压力聚集在他们身上,期待他们有渊博知识、创新的精神、人格的魅力、高超的教学艺术等等。另一方面,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全新的教育对象,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新挑战新要求,使教师们觉得难以应对。部分教师出现了心理焦虑,从而导致职业倦怠,身体出现亚健康状态。这使得他们已很难感受到教书育人的成就与快乐,  相似文献   

19.
张佳  赵敏 《学前教育》2004,(11):26-26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家园工作中,家长是否合作取决于教师是否了解他们的心意,合作是否满足了他们在教育孩子方面的要求。当教师在了解家长心理的基础上合理满足家长的需求时,家长的热情就会越高,态度也会越积极。因此,教师应加强与家长的情感沟通与信息交流,了解家长的心理需要,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  相似文献   

20.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我们每个幼教工作者提出了挑战。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事业就会停滞不前,惟有工作中勇于开拓,大胆创新才是出路。下面拟结合自己的工作就园长的管理工作中应怎样为教师提供创新的空间谈点肤浅认识。1.营造宽松氛围园长和教师的角色,决定了彼此间的上下级关系,因而在平常的交往中,教师难免会有一些紧张感。久之,无形中或多或少地让教师心中对园长有了一份畏怯感。作为园长要了解教师的这种心理,工作上应放下架子,主动接近他们、关心他们,与他们保持亲密的关系,平等自然地与他们相处。而对于那些积极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