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涛 《师道》2008,(7):75-76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让学生学习道德知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的学科,它作为小学德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担负着培养学生道德观念,指导学生道德行为的最根本的任务。宋代儒学大师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知的目的在于行,导行作为思品教学的基本环节,直接指向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德育目标。能否使学生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并使之科学化和持久化,是思品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因而,导行成为思品教学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
<正>思想品德课是一门让学生学习道德知识,培养道德情感,遵守道德行为的学科,它作为小学德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担负着培养学生道德观念,指导学生道德行为的最根本任务。宋代儒学大师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知的目的在于行,导行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环节,直接指向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德育目标。能否使学生将德育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并使之科学化和持久化,是思品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因而,导行成为思品教学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3.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让学生学习道德知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的学科.它作为小学德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担负着培养学生道德观念.指导学生道德行为的最根本的任务。而当前小学思品教学存在着一个弊端,即重道德认知。轻道德行为,往往出现“课堂上说得头头是道.而课后的行为却不尽如人意”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宋代儒学大师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知的目的在于行,导行作为思品教学的基本环节,直接指向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德育目标。能否使学生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并使之科学化和持久化,是思品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因而,导行成为思晶教学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5.
宋代儒学大师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知”的目的在于“行”,“导行”作为思品教学的基本环节,直接指向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德育目标。能否使学生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并使之科学化和持久化,是思品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因而,“导行”成为思品教学的  相似文献   

6.
导行作为思品教学的重要环节,直接指向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德育目标。引导学生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并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是思品教学的重要目标。因而,导行成为思品课教学的重中之重。在教学中怎样发挥导行的作用,使学生真正能将自己的道德认识转化为自觉的道德行动,提高恩品课的教学效果,是广大思品课教师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在此,本人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7.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作为“提高学生道德认识,培养学生道德隋感,指导学生道德行为”的主要课程—一思想品德课,我们是否更要引起注意,在课堂上关注每—个教育细节呢?在我们追求开放、合作的同时,关注细节是否更能让思品课堂变得完美?更能让思品教学达到实效呢?讲求实效才是思品课达到育人目的的关键,而注重细节则是达到实效的保证。作为一个初中的思品课教师,以下是笔者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适应素质教育新形势,在思品教学活动中要不断学习和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改进思维方式,变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思品教学中要自觉遵守教育教学规律,从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求出发,有的放矢,注重加强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培养,实现智育和德育的有效结合,知与行的有机统一,使思品教学活动收到切实效果。  相似文献   

9.
作为“提高学生道德认识,培养学生道德情感,指导学生道德行为”的主要课程——思想品德课(下简称思品课),我们是否更要在课堂上关注每一个教育细节呢?在我们追求开放、合作的同时,关注细节是否能让思品课堂变得更完美,让思品教学达到实效呢?讲求实效才是思品课达到育人目的的关键,而注重细节则是达到实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导行”是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它直接指向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德育目标。能否使学生把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转化为道德行为,并使之科学化、持久化,是思品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从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的一般表达形式看,导行在目标层次上是高于明理的,明理是前提,导行则是目的,是思品教学的“重头戏”。因此,我们在思品教学过程中,应将思品课的导行与课内外、校内外的各种途径、各种环节有机结合起来,使家庭、社会、学校互相支持,齐心协心,形成教育合力,将“导行”落到实处。一、思品教学与班队活动优化组合思品教…  相似文献   

11.
道德情感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对道德行为起着巨大的调节和推动作用。因此,重视学生的情感教学更能提高思品课质量,达到德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一般地说,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从道德认识开始,经过道德情感的体验和道德意志的培养,转化为道德行为,再经过道德行为的反复训练,形成道德习惯。也就是说,没有正确的道德认识,就难以具有健康的道德情感和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因此,在思品课教学中“主题教育”是极为重要的。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认识,必须设计好”主题教育”才能使学生明白课文的主要道理。下面以川版全日制小学思品教材第九册《礼貌待人》一课为例,谈谈如何搞好“主题教育”。一、准确确定教学要求与要点是基础同其他任何学科一样,思品课教学前,也必须首先确定好教学的要求与要点,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实施“主题教育”及其他各环节的教学,圆满完成教学任务。思品课  相似文献   

13.
自我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一种有效方法,它要求教师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予以适当地指导,以充分发挥他们提高思想品德的自觉性、积极性,使他们能把教育的要求变为自己努力的目标。本文从提高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和拓展活动空间等方面阐述了在思品课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正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作为"提高学生道德认识,培养学生道德情感,指导学生道德行为"的主要课程——思想品德课,我们是否更要引起注意,在课堂上关注每一个教育细节呢?在我们追求开放、合作的同时,关注细节是否更能让思品课堂变得完美?更能让思品教学达到实效呢?讲求实效才是思品课达到育人目的的关键,而注重细节则是达到  相似文献   

15.
育人先育德,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德育的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即从道德知识到道德情感,再到道德意志、道德行动。而习惯属于道德行动的范畴。如果一种教育只有认识而没有行为习惯,就是不完全的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行”。因此。教师要抓住思品课这一主阵地对学生“炼之以志.导之以行”。思品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紧扣教材。“以人为本”。融会贯通。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和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导学生用所学到的道德理论、行为规范等标准正确指导自己的言行。使他们从小懂得做人的道理,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6.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让学生学习道德知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的学科,它作为小学德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担负着培养学生道德观念,指导学生道德行为的最根本的任务.然而在品德教育教学中,我们时常发现,有些品行不好的学生并非不明事理而是知行不能统一.  相似文献   

17.
赖庆宁 《考试周刊》2013,(63):147-148
<正>思品课是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崇高远大理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的一门课程,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感、指导学生的道德思想和道德行为。它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发挥思品课的主渠道作用,深化思品课堂教学改革,适应素质教育的新要求成为学校的新课题。思品课教材具有明理、激情、导行的特点。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提高道德认识,激发道德情感和学习积极性,指导自己的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思品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思品教学要坚持以情感人的教学原则。因为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在内部它可以促使学生的道德认识升华为道德信念,从而对道德观点深信不疑;在外部它可转化为一种渴望,一种动力,从而更有效地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19.
教学设计是指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以及怎样教、怎样学的策划和运筹。它是教学准备的最后一步,是进入课堂实践关键的一环,也是激发学生参与的重要途径,关系到教学能否达到既定的目标。探讨思品课的教学设计应从“提高学生道德意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培养操作能力”上下功夫,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激情、明理、导行”上。  相似文献   

20.
怎样才能使思品课课堂教学既科学又适合小学生的品味呢?《大纲》明确指出,思品课教学的主要任务是:着重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操。利用情感因素的中介力量促使学生将思想品德内化成道德认识、道德感情、道德的判断能力,塑造美好心灵去指导道德行为。我从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根据《大纲》这一精神,摸索出了“六环”教学模式,收效较好。一、定标定标是教学目标的制定,是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每节课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师要在明确教学目标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教师不但要熟悉教材内容,掌握教材重点,还要依据教材的知识点和学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