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一、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目标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系统总目标是由新时期对人才的新要求而决定的.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目标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较强的运动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质,使其成为具有现代精神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围绕这一总体目标.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必须通过教学任务来完成,这就要求新的体育教学任务在完成目标过程中的取向所在.任务取向如下:……  相似文献   

2.
一、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目标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系统总目标是由新时期对人才的新要求而决定的。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目标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较强的运动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质,使其成为具有现代精神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围绕这一总体目标。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必须通过教学任务来完成,这就要求新的体育教学任务在完成目标过程中的取向所在。任务取向如下:  相似文献   

3.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兴起,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要基于核心素养来进行,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体育课堂教学设计和活动中,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考能力。当下的教育改革越来越重视体育教学,在高职院校的体育课堂教学当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因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身体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文章主要探索基于核心素养下的体育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4.
正我国高职院校众多,体育教育对于青年学生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社会,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职业人才。因此,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也要以职业教育为先导,增强学生体质,形成创新的高职体育教学。本文从高职体育教学现状出发,对创新高职体育教学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一、高职体育教学现状分析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运动技能和方法,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而且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不仅是有价值的,而且其作用也是独特和不可替代的。基于此,文章首先阐述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作用;然后分析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策略,包括找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目标、高职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培养耐挫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协作能力。  相似文献   

6.
体育在学校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构建高职院校体育思想体系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高职院校有着积极的作用,并有利于高职院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构建高职院校体育思想体系,要以提高学生的健身意识、丰富校园体育文化、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完成体育教学任务为基本宗旨。  相似文献   

7.
新的体育教学改革思想不断地深入到高职体育中,对高职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素质教育下的体育教学有着非常重要意义。高职教师应该一改原有的教学模式,深入了解到学生的需求,并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在高职体育教学活动中,应该对学生的体育需求有着更多的了解,并灵活运用激励的教学方法,增加学生对体育的热情,才能使高职体育教学有着更大的教学意义。本文对激励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几点探索。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体育教学方法受到高职院校的重视。院校需要因材施教、区别对待,从学生自身的运动能力和心理需求出发实施体育教学。在教学中既要提高学生的身体机能,又要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其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文章通过文献资料、访谈等方法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对体育教学方法进行改进,从而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引导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并为其他高职院校教师在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上提供参考,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高职院校蓝球课教学中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进行教学实验,对体育成绩、学生优势智能差异显著性检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高职院校篮球课教学中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进行教学,对学生成绩的提高有着显著的作用.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学生掌握技能和动作协调性、人际交往能力、学生独立思考、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起到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篮球教学对高职体育教学来说是一项重要的不可或缺的项目。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生理以及心理的发展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有利于实现学生个人能力的不断发展。本文着重对高职院校篮球教学改革进行研究,并从其现状为出发点提出相应的建议,为高职院校篮球教学更好的发展提出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尤其是专业技术人才输送的重要基地,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培养职业能力较强的人才为主要目标。因此,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也积极围绕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进行开展,保证学生可以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和进步。在这种背景下,本文对职业能力导向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许多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也取得了显著成就.然而,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离不开高职院校的职业特殊性,要求注重学生职业导向能力的相关训练,将体育教学和学生未来从事的职业技能有机结合,让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去强身健体,同时提升自身的职业技能素质,为培养出高素质的职业技能型人才奠定基础.并且高职体育教学对于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徐杰 《考试周刊》2014,(4):10-10
排球教学是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项集体性的竞技体育项目,排球运动对于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近年来,排球运动越来越大众化,逐步从竞技性向现在的多元化方向发展,在不同的社会群体中发挥娱乐健身作用,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运动项目之一。但是,目前高职院校教学仍旧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这项运动在高职院校的开展。教师通过改进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从而构建特色体育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4.
张利生 《教育与职业》2015,(11):118-120
高职院校作为职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基地,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是基本素质和教育教学内容之一,对学生未来的就业、择业与职业发展具有内源性的基础作用。在高职体育教学过程中,为提高学生的体育技术、技能,对学生有着较高的心理要求。因此,高职体育教师要在结合学生专业的基础上,充分挖掘体育活动、体育文化的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内容,实现高职学生体育意识培养、体质提升和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周聪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6):179+181-179,181
高等职业院校的体育工作肩负着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能力的重任,本文分析了目前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学工作的现状,针对存在的不足和弊端提出了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进行改革的相关建议,以期能为我国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趣味体育教学模式为培养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搭建了平台,对于重构高职体育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在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作趣味体育和常规体育对比实验,结果显示:在高职院校实施趣味体育教学模式受到学生普遍欢迎;不同的体育教学模式对学生素质和能力拓展与提高的作用有较大差异,总体上讲,趣味体育教学比常规体育教学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王勇 《教育与职业》2015,(12):58-60
在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中,德育主要体现在体育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特点三方面,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有助于提高体育教学有效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文章认为应该通过树立教师示范榜样、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特点三条途径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开展思想品德教育。  相似文献   

18.
在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体育教师要以学生为本,提高学生体育基本能力。教师要通过各种不同的活动了解学生的体育能力,并根据学生的体育层次结合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体育教学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体育创新能力,既要让学生加强体育技能的训练,又要让学生能够在这个过程中积极探索,实现创新。另外,学校还要大力开发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资源,培养高技能体育人才。同时,加强高职院校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与时俱进,大力发展学校体育产业,也要摆在重要的位置上。  相似文献   

19.
探讨高职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中的契合点及如何评价体育教学,通过查阅文献,运用SPSS14.0对有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剖析高职体育教学的目标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定位、运动项目与职业能力的相关系数,得出目前高职院校主要体育项目教学与学生职业能力9个方面的存在契合,建议采用柯式(Donald.KirkPar-trick)四级培训评估模式对高职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方面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0.
郭卫红 《成才之路》2012,(25):20-20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引入素质拓展训练,有着深刻的意义,能创新体育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体能技能和实践能力,提高教学质量。高职体育教学素质拓展训练的实施必须坚持策略创新,勇于实践,加强心理教育,坚持因材施教,注意过程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