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地方媒体时评往往谈异地问题多,而对本地的问题往往视而不见,这是舆论监督的尴尬。作为地市报,《衢州日报》时评专栏“烂柯时评”(围棋圣地烂柯山在衢州市郊)数年来就坚持全部取材于本地题材,坚持针砭本地时弊,起到了很好的舆论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2.
开展舆论监督,是各级党报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更好地履行这一职责,各级党报纷纷开设专栏,增加了舆论监督报道在新闻传播中的分量。与之伴随而来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也出现了,那就是一些舆论监督报道因记者稍不“留神”便被报道对象“指控”其“失实”或“侵权”,从而引发新闻纠纷和新闻官司。  相似文献   

3.
刘虓 《中国记者》2023,(12):54-55
<正>“一访定心”是无锡广播电视集团和无锡市信访局联合开办的一档建设性舆论监督专栏,栏目积极践行“上访变下访、真下真访民情、实心实意办事”,不断完善“融媒报道+信访落实+共治共享”的运行模式,形成了建设性舆论监督的强大声势,为主流媒体改变新闻生产方式,参与解决社会问题开辟了一条新路径。2023年,“一访定心”荣获第33届中国新闻奖新闻专栏一等奖。  相似文献   

4.
秦丽辉  秦岭 《新闻传播》2009,(7):107-107
新闻舆论的监督功能在新闻传播中不可小视,政府部门行政督办与舆论监督相兼容.使媒体舆论监督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尤其是行政督办对象在媒体上用“红黑榜”对比形式刊出,能收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媒体舆论的监督、引导、警示作用。媒体舆论监督往往采用进步与落后的、文明与非文明的、工作任务完成得好与差的.这种“红”与“黑”的对比效应方式进行监督,效果直观明了。这其中有标有“红黑榜”字样的显性监督,如专栏,也有不标有“红黑榜”专栏的隐性监督,  相似文献   

5.
地方报新闻改革的“热点”和“难点”,我认为主要是:在加强舆论监督上,应改变“林黛玉身处贾府”的被动局面,大胆地开展批评报道。今年以来,各地方报都在探索加强舆论监督的报道,有的辟专栏,有的派记者到机关、部门现场采访,揭露形形色色的腐败现象,有的则抓住重大典型案例进行解剖,使报纸的舆论监督有了一定的突破。  相似文献   

6.
品牌专栏是一张报纸的“拳头产品”。五年来,衢州晚报“温暖在线”专栏已在读者中形成了一种传递温暖、传递信念的合力,体现了主流媒体应有的社会责任和担当。从传播学的角度看,一个品牌专栏的培育,就是一个持续的议题设置,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借鉴了企业营销中的CS理念——顾客满意策略,坚持以读者本位为导向,造就了该专栏今天所拥有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今年9月1日起,衢州日报要闻版推出了“夜宿乡村”新闻专栏。从已见报的10多篇报道和多篇言论来看,它集中体现了一个“走”字,并且通过“夜宿”这一行为,凸显记者“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主题。  相似文献   

8.
牡丹江传媒集团改革成果显现;21家报刊网联手打造中国自驾游主流媒体联盟;《衢州晚报》“城乡对话”专栏实行“五固定”;东南报刊亭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萧山日报》成立品牌运营委员会;  相似文献   

9.
地方报新闻改革的“热点”和“难点”,我认为主要是: 在加强舆论监督上,应改变“林黛玉身处贾府”的被动局面,大胆地开展批评报道。今年以来,各地方报都在探索加强舆论监督的报道,有的辟专栏,有的派记者到机关、部门现场采访,揭露形形色色的腐败现象;有的则抓住重大典型案例进行解剖,使报纸的舆论监督有了一定的突破。但是,也有不少地方报在加强舆论监督上,有点像“林黛玉身处贾府”的样子,上不敢得罪“老祖宗”,下不敢得罪贾宝玉、丫环、侍女。作为地方报,上面的问题不敢“捅”,基层的也不敢得罪。有些中小  相似文献   

10.
最近,全国人大常委会李鹏委员长接见外国记者时说,中国的《新闻法》即将出台。传媒闻讯,莫不欢欣。长期以来,新闻从业人员履行舆论监督,屡屡受阻。恶意诉讼名誉侵权,动辄得咎,官司缠身。究其根由,无法可依也。任何一部法律的基石,均源于实践,新闻和司法共同关注的课题是“舆论监督与社会公正”的关系。由此引申出“舆论监督与名誉侵权”、“舆论监督与司法腐败”……等等,拓出广阔的议论空间。因此,本刊开辟专栏,特请专家学者,对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些问题,展开讨论,本期推出参与“《工人日报》深圳官司”四年的曾晓明先生的《舆论监督与名誉侵权》一文,以飨读者。欢迎关注舆论监督和《新闻法》的人士不吝赐稿。  相似文献   

11.
李时新  杨淼 《新闻传播》2023,(18):26-28
桂林《救亡日报》专栏“读者论坛”以抗战为主题,发动来自广西各行业的读者来函提供话题,引导大家开展讨论。专栏营造一种平等对话的氛围,为解决各类实际问题提供了多维的视角。除了读者对话,专栏还通过编读问答的形式,回复读者提出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发挥专栏动员抗战、舆论监督以及化解个人困扰的作用。“读者论坛”专栏与读者建立广泛的联系,让读者抒发己见,体现了群众办报的精神。  相似文献   

12.
姬根成 《新闻窗》2008,(5):108-109
地市党报要正确把握舆论导向,发挥舆论监督和服务作用,关注民生民情,言百姓心声,为百姓办事。近年来,《鹤壁日报》一版开办了“监督服务台”专栏,实施舆论监督。针对群众反映机关事业单位、执法执纪部门存在的问题,“监督服务台”刊发了一批揭露“四乱”现象、监督机关干部工作作风和提高机关工作人员办事效率、宣传政策法规等方面的稿件  相似文献   

13.
崔建华 《新闻实践》2001,(12):47-48
今年5月以来,《衢州日报》的一个专栏引起了衢州市领导和市民的广泛关注,这就是“两会议案提案办理追踪”。读者都说这个专栏开得好。 办理人民代表大会议案和政协会议提案,是每年各级“两会”后政府等有关部门的重要工作。但是,从以往的办理情况看,一些部门存在“重答复、轻落实”,“图形式、摆花架”的现象;有些单位的办理工作是“走过场”,对要求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鹤壁日报》正确把握舆论导向,发挥舆论监督和服务作用,关注民生民情,在《鹤壁日报》一版开办了“监督服务台”专栏,实施舆论监督。几年来,针对群众反映机关事业单位、执法执纪部门存在的问题,《鹤壁日报》在一版“监督服务台”专栏公开刊发了一批揭露“四乱”现象、监督机关干部工作作风和提高机关工作人员办事效率、宣传政策法规等方面的稿件,通过栏目实现了良性互动,畅通了社会和群众投诉的渠道,将大量问题和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密切了党委、政府同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王瑄 《新闻世界》2012,(8):199-200
“新华视点”专栏从最初的通稿专栏,到实现跨媒介合作、走上电视荧屏,历经了十年的磨练,现在已经成为一个特色鲜明,极具影响力的深度报道专栏。是什么因素使得一个新闻专栏能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又是什么原因造就了一个如此有影响力的品牌?本文将对其栏目定位、报道特点、写作文本以及舆论监督等方面作具体的分析和解读。  相似文献   

16.
郑焱 《传媒观察》2003,(2):37-38
近年来,舆论监督类的新闻报道日益成为媒体不可或缺的内容。不但党报主办的子报和社会生活文化类报刊多有刊登;作为主流媒体的党报党刊,也纷纷开设以“舆论监督,弘扬正气”为题旨的专栏、专版。在第十二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舆论监督类的新闻作品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据统计,在报纸类一等奖占33%,二等奖达39%。获奖比例如此之高,前所罕见。  相似文献   

17.
舆论监督,新闻界之新闻热点、难点、兴奋点也。不止新闻界业内,对于社会受众也是一样。一家传媒有无吸引力、竞争力,批评报道、舆论监督的分量、质量如何,是重要的参数与指标之一。应当说,在各方关爱关注关心之下,这几年舆论监督在艰难中成长,取得了一些成绩,还出现了如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这样的名专栏。然而,若是认真去研究考察,我们又会看到,舆论监督前路迢迢,困难重重。甚至有些媒体总结的成绩,也蒙着厚厚一层“外衣”;有些炫人的经验,有时也应打打问号和折扣,所谓创造了的“捷径”,未必不是“迷途”与“歧途”。试…  相似文献   

18.
“但愿宜昌无此事”专栏是湖北省《宜昌日报》1993年7月开辟、并延续至今的一个时事新闻专栏,是该报改进时事新闻宣传的成功探索。 如何使发生在外地的新闻为本地所用,是地方报时事报道的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宜昌日报》开创性地组织时事报道,充分利用新华社电讯稿中的批评稿件,把一些带有普遍性、针对性的新闻集纳在一起,编发在“但愿宜昌无此事”专栏中,针砭时弊,告诫人生,弘扬正气,引导舆论。这个专栏面世后,立即受到读者以及新闻界同行的一致好评,称赞它是“地方报运用新华社电稿进行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的好形式”,“是一个十分讲究批评艺术的专栏”。  相似文献   

19.
舆论监督是一种无可替代的重要监督形式。它对我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舆论监督还存在着不少难度和阻力。要使舆论监督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必须优化环境。优化政策环境使舆论监督具有“保护伞”现如今,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报刊、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都不同程度、不同层次地开辟了舆论监督节目或专栏。但在舆论监督健康发展并深受欢迎的同时,保障舆论监督却出现了某些失衡现象。如采访受阻、殴打记者、状告新闻媒体的事件屡见不鲜。因此,优化政策环境就显得非常必要。首先,要用法律保障舆论监…  相似文献   

20.
浙江日报高级记者严元俭退休三年后再度强势吸引读者眼球,近日,他在《衢州日报》推出的《严记者看家乡》专栏迅速走红。细细读罢专栏里的50多篇文章,探究走红的背后,感觉其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如潮好评去年11月19日开始,《衢州日报》上出现了一个专栏,让人眼前一亮,那就是《严记者看家乡》。专栏稿由《当年实录》和《今日一说》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