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每一档失败的电视综艺节目一定存在着属于这档节目独有的失败之处,但是每一档成功的电视综艺节目在节目即使内容上不相同但在电视节目形态上一定或多或少存在着相类似之处。因为节目的根基与起源点是一致的,通过对中外优秀谈话类节目和真人秀节目中成功案例的简要论述与分析,浅析中外优秀电视综艺节目中的"一脉相承"和"各具千秋"的形态特色。  相似文献   

2.
张践  刘原 《视听界》2004,(3):87-88
“综艺”一词,顾名思义,具有包罗万象、五彩缤纷的含义和特点。世界上最早的综艺节目出现在二次大战后的美国,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歌舞、智力问答、游戏、访谈、竞猜博彩等节目元素构成了现今综艺节目的板块雏形。1985年由黄阿原主持的《金银场》开创了中国内地综艺节目的先河,拉开了中国内地综艺节目蓬勃发展20年的盛大序幕。20年里,“改版”可谓是综艺节目的主旋律,各种类型的综艺节目七十二变,不断调动着你的视听,玩转着你的神经,其间潮起潮落,出现了很多优秀节目的代表, 也形成了多次电视综艺节目的潮流。  相似文献   

3.
何屹  马宏杰 《视听界》2001,(4):6-6,46
《今日观察》是1999年5月无锡电视新闻中心推出的一档新闻评论性节目,每周四档,每档12分钟。节目开播至今,已在无锡及周边地区引起很大反响,在市民群众和领导干部中享有一定声望,被誉为“无锡的焦点访谈”,其收视率一直稳居无锡电视白办节目的前茅。今年,《今日观察》被评为“江苏省十大优秀专栏”之一。  相似文献   

4.
张红军  王瑞 《视听界》2011,(6):61-64
2010年可以被视作“电视相亲年”。但花无百日红,相亲节目在经历了收视的火热之后,慢慢进入了降温阶段。这时,就需要有一种新类型的电视节目进行接力,给观众带去全新的期待和不同的感受。“电视圆梦”节目现身荧屏2011年上半年,电视屏幕上出现了一种以帮助普通观众实现梦想为主旨的节目。4月2日,浙江卫视推出了一档名为《快乐蓝天下·中国梦想秀》的综艺节目,号称是中国第一档邀约国际  相似文献   

5.
王媛 《传媒》2017,(21)
一部文艺作品是否为优秀作品,取决于其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电视综艺节目要践行这一标准,必须在服务人民、发挥公益功能上有所建树,将公益引入综艺,让综艺变得更有意义.中央电视台《等着我》、安徽卫视《全星全益》、江苏卫视《远方的爸爸》、东方卫视《妈妈咪呀》、浙江卫视《奔跑吧兄弟》等五档电视综艺节目(以下简称"五档节目"),于2016年2月在央视《新闻联播》中受到褒奖,被冠以"电视综艺节目开启公益模式"的美誉."五档节目"弘扬优秀传统以守正,开拓发展有创新,是近年来迅速涌现出的大量具有公益属性的电视综艺节目的杰出代表,为日趋同质化的电视综艺节目带来一缕清新的空气.如何使电视综艺节目在公益情怀中生辉,将其公益属性充分发挥出来,"五档节目"提供了多方位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郭卫东 《传媒》2015,(14):51-52
近年综艺热持续升温,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平均每季度都有近30档综艺节目上星,电视综艺的竞争进入了白热化阶段,竞技、亲子、旅行等明星真人秀充斥荧屏,综艺节目进入全盛时代的同时,同质化现象也在日益凸显.而此时,在电视荧屏之外,数亿网络“原住民”聚居在互联网世界,他们对“年轻化”节目形态的强烈需求,已经成为培育综艺节目形态持续进化的土壤,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异军突起.  相似文献   

7.
翁亮 《东南传播》2011,(5):143-144
越来越多的综艺节目充斥着电视荧屏,观众对综艺节目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一档优秀的综艺节目不仅要有好的内容作为支撑,视觉的美感也是其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条件。除了布景、灯光、服装、道具等现场的因素,后期制作对综艺节目所呈现出的画面也有很大的影响。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体会,从“横竖标”和“包装字”两方面分析了综艺节目后期制作中“字幕包装”的视觉审美。  相似文献   

8.
5月20日晚,湖南经济电视台本该直播的《幸运2000》综艺节目却被一档录播综艺节目《星际大联盟》替代,这表明曾缤纷五载的《幸运》系列节目走完了它生命的旅程,将永远成为观众记忆中的一个段落。《幸运》节目的“下课”,出人意料,观众和同行为之惋惜。曾记否,1995年12月23日,大型直播综艺节目《幸运3721》一开播,便给湖南电视观众送去了一股清新之风,一时间成为观众津津乐道的热点节目。它不仅成了湖南电视综艺节目的“点火”者和领头雁,而且为促进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繁荣和火爆起到了催化作用。之后,《幸跳》…  相似文献   

9.
卫萍 《青年记者》2016,(8):23-24
美国学者格伯纳在1967年通过研究提出教养理论,即电视对受众存在潜移默化的“教化”效果.近几年,中国综艺节目大量引进、购买国外综艺节目版权,为迎合大众娱乐口味,节目的伪人性化和低俗化不断消解电视节目的寓教于乐功能.四川卫视2015年7月推出首档历史体验真人秀节目《咱们穿越吧》,其充满想象力的形态和对中国历史的独特展示,具有人文情怀.节目推出后,在口碑和收视上获得双丰收.本文以这档节目为例,以教养理论为研究视角,探讨人文关怀对于综艺节目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于艳美 《青年记者》2017,(14):61-62
纯网综艺:资本狂欢造就的媒介奇观 纯网综艺,是由视频网站平台制作并播出的一种综艺节目类型.随着媒介融合程度的不断升温,电视和互联网也尝试着“联姻”,共同推出既富有电视媒介的教化功能又兼具互联网元素的综艺节目,河南电视台和爱奇艺共同打造的节目《汉字英雄》就是电视和视频网站合作的一个成功典范.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汉字英雄》并不是一档纯粹的网络综艺节目,却是视频网站对综艺节目制作播出的一次成功试水.之后,爱奇艺又相继推出了诸如《奇葩说》《暴走法条君》《偶滴歌神啊》等颇受受众追捧的节目,并用独家网络播放版权吸引受众点击观看.  相似文献   

11.
吴翔 《新闻世界》2012,(11):21-22
主持人代表着一个栏目或节目的形象。作为一名优秀的电视娱乐主持人,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文化素质,才能用自身的人格去塑造形象,创立品牌。一档综艺节目的成功,不仅在于其内容,也在于主持人,伴随着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观众的欣赏水平和视野也在不断拓宽,对于综艺主持人在节目中呈现的形象也变得越来越挑剔。本文综合内外两方...  相似文献   

12.
从2010年开始,论及媒体时有一档电视综艺节目是不能不提的。这档综艺节目不仅使中国电视节目史上盛极一时的选秀节目进入了一个全新境界,同时也为其他形式的媒体拓宽视野、在全新层次上寻求新的发展空间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这就是由东方卫视于2010年8月推出  相似文献   

13.
邓力 《新闻传播》2013,(2):199-200
在电视综艺节目,特别是真人秀节目中,演播室节目占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演播室节目也有着自己特有的叙事特点,在求职类真人秀节目日趋泛滥的当下,本文从节目叙事元素出发,分析《非你莫属》的成功之处,窥一斑以见全豹,总结一档成功的求职类演播室真人秀节目应该具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在近两年的电视综艺节目中,北京卫视的《传承者》在业界与观众中获得了广泛的好评.作为一档文化真人秀节目,笔者认为其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三点:节目定位中的传统文化因素,由此所建立的文化守成与文化创新的观点;节目开发中的原创形态,由此符合了政策以及时代的需求;节目模式中娱乐与文化的制衡,由此所形成的既符合当下真人秀节目共性,又具有特性的节目形态.  相似文献   

15.
史卫静 《东南传播》2010,(6):153-154
台湾综艺节目有着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史,无论节目形态还是主持风格都已日趋成熟,因此值得大陆同类节目学习和借鉴。而在台湾众多的综艺节目之中,广受港台及大陆观众欢迎与追捧的《康熙来了》无疑是最成功且最具代表性的。通过对这档节目的分析,可以对大陆综艺节目产生一定的借鉴意义,有助于其探索如何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16.
电视综艺节目是当今电视媒体非常重要的节目类型,其发展已进入瓶颈时期,克隆化、同质化成为电视媒体人必须解决的问题。2011年5月,深圳卫视一档全新的怀旧类综艺节目《年代秀》的开播,无疑让电视受众、电视媒体人眼前一亮,在栏目的策划中通过对代际元素的合理运用,可以让不同年龄阶段的电视受众在节目中找到各自的情感共鸣,有效解决了电视综艺节目仅为年轻人制作的问题,扩大了受众范围。它的开播开创了电视综艺节目新的节目形态,有效地解决了电视综艺类节目的创新问题。  相似文献   

17.
吴筠 《新闻传播》2012,(3):226-227
"倾听"是电视谈话节目内心的一种态度。态度决定一切,"倾听"的态度便决定了节目日后发展的一切可能性。有倾听,节目才有灵魂;而倾听没有捷径,在每一档优秀电视谈话节目的背后,一定会有无数双优秀的眼睛、耳朵和嘴巴一起"倾听",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真正地打造一档优秀的电视谈话节目。本文将结合电视谈话节目的实际制作经验,与大家一起探讨在电视谈话节目的制作中倾听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电视选秀节目在中国已有十几年的历史,《超级女生》,《快乐男生》等都将这一节目形态引入高潮,可随之而来的大量复制和节目炒点的庸俗化使得电视选秀节目也难熬七年之痒,但2012年推出的《中国好声音》无疑是电视选秀节目史上的一次扭转点,这一成功是很值得我们去探究和分析的,本文便从受众的心理角度去分析《中国好声音》是如何成功的。本文借鉴大众传播心理学与心理学等理论,研究受者的心理,并总结出传者所采取的传播策略,以《中国好声音》为例进行个案研究。从传播心理学层面对《中国好声音》进行分析与研究的结果有一定的不足之处,对于所有电视选秀节目来说,它只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因为每一档节目的性质和定义是完全不同的,也就是说其受者的心理原型与情节是完全不同的,所以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9.
《经典咏流传》是央视制作的一档诗词文化类综艺节目,该节目通过将经典诗词与现代音乐相结合的形式重现经典并收获了广大观众的喜爱。与此同时,该节目致力于用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体现诗词的文化内涵及人文价值。作为一档已经成功播出三季的优秀综艺节目的典范,其既包含艺术性、文化性又包含价值性、思想性。该节目在继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认同以及培育社会主义新风尚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中,国内综艺节目战场依然硝烟弥漫,轻松娱乐的大综艺时代已经过去,"泛真人秀现象"成为中国电视荧屏上一道瞩目的风景,在这一环境下,浙江卫视《我不是明星》作为全国首档原创明星子女励志真人秀节目横空出世,位列全国省级卫视同时段综艺类节目排名第一。不仅如此,该节目还成为2014年戛纳电视节唯一组委会官方推荐的中国原创电视综艺节目。可以说,作为国内首档自主研发的原创类真人秀节目,《我不是明星》的成功有许多值得探讨和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