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晓月 《新闻记者》2006,(10):14-14
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蔡雯负责并主讲的新闻传播学专业核心课程“新闻编辑”,是我国新闻编辑学唯一的一门国家级精品课程。近日,该课程的配套教材《新闻编辑学》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随教材附送的还有这门“全国精品课”的全套教学资料光盘,包括蔡雯教授的多媒体教学演示片、课程教学大纲、思考练习题和教学参考书目等。  相似文献   

2.
晓月 《新闻实践》2006,(8):51-51
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蔡雯主讲的新闻传播学专业核心课程“新闻编辑”,是我国新闻编辑学唯一的一门国家级精品课程。近  相似文献   

3.
《新闻传播》2012,(10):1
"为何‘微笑门’,‘名表门’引起公众关注并掀起巨大的舆论热潮?微博在推动整个事情的发展中起着怎样的作用?网友的关注反映出哪些问题?"凤凰卫视言论部总监曹景行的几个问题拉开了清华大学新闻公开课的大幕,陕西安监局原局长杨达才戴名表被曝光引发网络热议事件成为嘉宾和学生们"第一课"的探讨案例。  相似文献   

4.
郑会 《新闻世界》2010,(4):21-22
对记者介入新闻,无论学界业界,一直以来都有争议。但是,无论结论如何,从电视新闻的发展来看,记者介入新闻却一直无法回避,甚至愈演愈烈。 有学者以为,民生新闻相对传统新闻,在视角上有从"‘全知’、‘俯视’等,向‘介入’、‘平视’"的转变。①而作为"民生新闻的更新换代产品"②——帮忙类节目更是以介入为己任。山东有线电视中心生活频道总监,《生活帮》的创始人王忠甚至认为.“如今,电视民生新闻就是由报道者成为了参与者。”③  相似文献   

5.
新闻影像就是以报道新闻为目的的影像,主要包括新闻摄影和新闻摄像。 影像是对世界肯定性的描述,它承载着丰富的社会内容,"影像表达的是‘是什么’,而不是‘不是什么’。只有肯定的陈述,没有否定陈述。"影像需要分析。通过分析才能理解影像的社会真实。由于合成技术的发展,新闻影像造假不绝于耳,我们怎样证明影像是杜撰或捏造的?  相似文献   

6.
走在复旦新闻学院的校园内,"童爷爷"既是学子们对他的爱称,也是对他的尊称,虽已年过70,但他以一颗童真之心,与人相处,给人授课,把一门令人生畏的《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上成了"童趣横生"的国家级精品课,成为复旦学子最爱蹭的课之一;在国内外各类学术论坛上,总能听到他"童言无忌"的各种发言,为新闻改革鼓与呼,为媒介增权呐与喊,为学科建设奔与走,从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第一位新闻学博士生,到如今的学界权威,几十年来他的名字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的新闻教育在规模上取得了超常规的发展,现在全国共有660多个新闻专业教学点。但教学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正如有文章指出的那样,“新闻单位选人才,并不向传媒学生倾斜,而学生在为不能‘学以致用’困惑的同时,还要承受‘毕业就是失业’的压力。那么该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我们认为,充分重视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践教学,实现业务课教学实践化和实践教学课程化是改善这一现状的有效途径。其中,《读报评报》课程的设置就是这一理念的产物。本文即是对这一课程在整个新闻学教育中所占的位置进行阐释,以期引起新闻教育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2007年8月初,复旦新闻学院研究生课程班请来了复旦新闻学院著名教授童兵老师,给学员讲授《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经典》课程。这是我离开学校十几年后再次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学后受益  相似文献   

9.
《新闻学家不是“新闻家”》一文(以下简称《不是》)最初发表在1998年第1期的《新闻前哨》上,后来又被收入《浅论新闻发现》和《大江潮涌》两本文集之中。它的一再发表,使它的影响更为扩大。 《不是》一文的中心论点是:新闻学家不过是一些只懂得新闻学理论却不会做实际的新闻工作的人,“而记者、编辑应该是‘新闻家”’,“新闻学家的行为目的是建立‘新闻家’的行为规范;而‘新闻家’的行为,却不可避免地要把这些规范打破”,“从这个意义上讲,新闻学家与‘新闻家’就是一对矛盾,他们之间是立和破的辩证关系。这对矛盾不断…  相似文献   

10.
《周董和‘他的女人们’纷纷求饶》、《徐克:女人要坏,男人才爱》、《‘十二金钗’绕身边罗志祥‘泡’尽齐人之福》……看到这样香艳的标题.你一定会认为这是某个小报的花边新闻,但是你猜错了,你一定想不到.这会是一张在全国较有影响的大报的娱乐新闻。因此,许多新闻从业人员和公众大声疾呼:娱乐新闻要戒色!  相似文献   

11.
2005年9月的新学期,复旦大学本科生公选课中将会出现《同性恋研究》这门新开设的课程。据开课老师、社会学系孙中欣博士介绍,这个既定名额为100名学生的课程,选课伊始就被选满了,很多学生因为选不上课而惋惜。两年前复旦公共卫生学院曾开设另一门与同性恋相关的课程《同性恋健康社会科学》,该课程虽然只是面向4名硕士生的,却在两年内吸引了1745名学生来旁听。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新闻标题?通俗的说:新闻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和灵魂,是对新闻最有价值内容的浓缩、概括和提炼。按照教材上的说法是:"新闻标题是用以揭示、评价新闻内容的一段最简短的文字,用大于正文的字号刊于正文之前。它通常被用来指代整篇新闻"。新闻标题的最终目的就是:突出新闻价值,吸引读者阅读新闻。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梁衡说:"一篇稿,无论采、写、编,第一件事就是找‘眼睛’,并且努力把它提炼到标题上。  相似文献   

13.
金石 《东南传播》2010,(3):86-88
目前,新闻学概论课程所使用的教材名称多为"新闻学概论"或"新闻理论",实际上新闻学概论并不能等同于新闻理论。本文通过辨析本领域内的部分教材,试图对"新闻学概论"课程与"新闻理论"学科作出合理区别。在实践教学中,新闻学概论与新闻理论应当作为两门独立的课程存在,这样既保证了学生对新闻学学科的全景式了解,又是对新闻理论学科地位的尊重。  相似文献   

14.
杜月波 《新闻世界》2012,(10):164-165
追溯黄色新闻的历史渊源,尽管黄色新闻的“不是’’被挞伐,但其‘‘精神”理念为近现代各种媒体形式所继承和仿效结合今天的新闻实践活动,重新认识黄色新闻有一定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有一个地方关于新闻管理工作的文件在讲到"严格实行刊发新闻稿件和节目的‘三审’制度"时,提出"新闻稿件的署名原则上不超过三人"。这样的问题类似规定般地在新闻管理部门的文件里加以强调,虽然是针对一个地方的实际情况而言的,或者说还有讨论或者商榷的空间,但这也足见稿件的署名问题在新闻界已经很有治理的必要。而在一家报社公布的一次评报意见也印证了这件事情。评报意见是这样说的,"一则百余字的消息.署名竟是3个人。这样一条简讯,用得着3个人去写吗?类似一稿多人署名现象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16.
新闻敏感力,是指新闻工作者对新闻事实所蕴涵的新闻价值的敏锐感知力。基层报道员如何培养和锻炼自己的新闻敏感力呢?一、好奇心:新闻"新"字的活水源泉好奇心,是人们对自己所不认知的事物、现象产生的新奇和感兴趣的心理冲动。报道员的好奇心是激发新闻敏感、捕捉新闻事实的源动力。作为基层部队报道员,最忌对部队新闻视而不见、置若罔闻。穆青说过:"‘少见多怪’也是一种新闻敏感的表现。"因此,基层报道员就应该"少见多怪",遇事多分析、多追问。这样,才能挖掘出优质的新闻线索。  相似文献   

17.
提起广告和新闻的关系,就会引出一个新名词——新闻广告,也可称为软广告或二类广告。美国传播学家巴格迪坎说这是“一种介乎新闻和广告之间的在商业上被称为‘呢子上的绒毛’”,是广告客户用来“创造购买情绪”的东西。他在1980年出版的《传播媒介的垄断》一书中,对美国报界存  相似文献   

18.
他著书,他思考,他是一位长者,更是一位智者,他是连续四年担任全国政协会议大会新闻发言人的赵启正.有不少人曾被他回答记者提问时的机智、幽默所折服;有人说,“一口气读不完一个‘赵启正’.” 早春三月,在全国两会政协委员的驻地,赵启正接受了本刊记者独家专访.请教他,作为记者,应该怎样面对两会,应该怎样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出有意思、有价值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余祖波 《新闻窗》2011,(6):124-125
"双汇跟养猪户签协议要求生猪的瘦肉率达到70%"、"一位母亲‘千里走单骑’,耗时6昼夜,只喝半瓶矿泉水,只吃19颗泡泡糖"、"湖北发现三聚氰胺超标乳酸玉米奶"、"一女生世博排队被强奸怀孕"、"炒蒜高手掷千万买走百斤金条"、"中国作协作家团入住总统套房"……这些都是十分离奇的虚假新闻。  相似文献   

20.
现象类稳态新闻的可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理论家梁衡将新闻分为三类:瞬间新闻、稳态新闻和预见性新闻。他解释说,“实践中,我发现报上登的新闻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刚发生的,如昨天召开了某个会议,哪个要人来访,发生了某个案件等等,这些事时效性较强,可以叫‘瞬间新闻’,‘显性新闻’,稍纵即逝”。“与‘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