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种子的萌发”一节涉及外界条件和种子本身特性间的辩证关系,为使学生有深入的认识,我在课前先让学生作两个实验,以获取种子萌发与外界条件、种子本身特性间的辩证关系的感性认识后,再在课上作适当的理论探讨。[实验一] 取40粒完好的小麦种子分成相等的四组。再按下表进行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  相似文献   

2.
新编九年义务教育初一生物课本第一册(上)安排了“种子萌发的条件”演示实验。通过此实验可以证明种子萌发需要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笔者经过反复尝试,对此实验做了两点改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增加实验用种子的数量原实验中,每种情况只用一粒种子,由于所选用的种子发芽率不可能达到100%,加上其它原因,所以,实验可能不会有预期的结果,造成半浸于水中的种子不发芽。增加种子的数量则可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所用种子的数量,应根据实验用容器的大小而定,一般每种情况可放4~10粒为宜。二、改进固定种子的方法利用包装电器…  相似文献   

3.
种子萌发演示实验装置改进及使用△△△河北丰南市黑沿子中学(063313)史云霞李贺珍在教学中,笔者对初中生物第一册(上)P.29“种子萌发外界条件”及P.59~60“种子萌发时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的演示实验作了一点改进。介绍如下:材料用具500m...  相似文献   

4.
万红红 《考试周刊》2011,(76):188-189
一、"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案例【案例描述】"种子萌发的条件"实验"种子萌发的条件"的实验汇报进行的前一周,我把学生分成了温度组、水组、空气组三个小组进行实验。一周后的实验汇报课上,学生按课前分组汇报自己小组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第十册《种子的萌发》一课通过观察实验使学生知道种子萌发的过程和条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试验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和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体会到自然变化是需要一定条件的,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教材中观察种子萌发过程的实验是这样设计的:把用水浸泡过的成熟的种子放在盘子里的湿布上,在种子上盖几层湿布,把盘子放在温暖的地方,每天往湿布上洒些水使布保持湿润。每天观察种子的变化,用简单文字和图画记录种子萌发的  相似文献   

6.
闫雨亭 《山东教育》2004,(18):36-36
在如火如荼的课改热潮中,年轻的我满腔热情地探讨着适合课改的内容,尽情地阐释生物新课标的理念。初一生物上册“种子的萌发”一节有两个探究实验——“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测定种子发芽率”。“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侧重训练学生设置对照实验,“测定种子发芽率”侧重训练抽栏检测的方法。这两个实验都适合学生亲自动手,是进行探究教学的好机会,于是我大胆地让学生尝试。  相似文献   

7.
《物理教师》1984年第3期介绍了“静电除尘演示”实验。笔者用下端封闭,长约300~400mm、直径40mm左右的玻璃管来演示,简单易行,效果较好。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玻璃管外用0.5~1.0mm的漆包线稀绕20匝作为一端线,另一端线为长250~350mm的粗制丝竖放在管的轴线处,并在管口用胶木片固定,粗铜丝下端焊一鳄鱼夹,用来夹一段蚊香。实验时点燃蚊香,产生烟雾。两端线  相似文献   

8.
一、原实验的不足之处笔者发现,苏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生物》上册第126页"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分组实验,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关于种子的选择。教材上实验选用蚕豆或大豆种子,但是萌发时间较长,需2~3天(9月份)。根据教学进度,做本实验时已是冬季(12月底),温度较低,种子萌发时间会更长,至少需5~6天。由于整个实验过程耗时较长,因此影响教学的连贯性和知识的衔接性。  相似文献   

9.
丁湘宁 《教师》2012,(21):112-113
一、前言 《种子的萌发》是人教版教材7年级上册的《被子植物的一生》中的一个内容,教材安排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探究实验,但《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没有安排实验,只安排了一个测定种子的发芽率的实验。  相似文献   

10.
种子萌发需要一些内部条件和环境条件,种子萌发需要的内部条件主要是种子粒大饱满,有完整的胚,并且种子是活的。那么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环境条件有哪些?我们来做一个探究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的实验。  相似文献   

11.
1 研究背景 探究实验引发的困惑和思考:(1)学生实验:在七年级上学期“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授课后,笔者分别发给每位学生20粒黄豆种子,回家做探究实验,几天后学生普遍反映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有的发霉和发臭,导致实验结果不理想.(2)教师教研:一次市级公开课“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影响”课后研讨时,不约而同几位教师都提到了种子发霉的困扰.立足于要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想法,笔者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种子萌发除了满足基本的外界条件(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种子其他外界条件是不是也会影响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12.
1.发现问题讲"种子的萌发"之前,我让学生做了"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的实验。由于学生大都生活在农村,对于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都能轻而易举地掌握,可是讲到种子萌发的自身  相似文献   

13.
一、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学生实验是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把指定的生物变化重现出来 ,感受全过程 ,并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引起思维活动 ,所以学生实验要比观察实验产生的思维效应好。因此 ,在生物教学中 ,要尽可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把演示实验变为学生实验。例如 :在讲生物第一册 (上 )《种子的呼吸作用》的演示实验前 ,让学生以罐头代替广口瓶 ,用水杯代替试管 ,用吸管代替导管 ,选取小麦、玉米、菜豆等种子为实验材料 ,通过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来复习种子萌发的条件。把萌发种子和煮熟的种子分别放在瓶中 ,2 4小时后 ,观察蜡烛在两瓶里的…  相似文献   

14.
你在学习《生物学》课程过程中,参加过《探究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的实验活动吗?从实验结果知道:种子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缺少其中任何一种外界条件种子都不能萌发。但是在农业实践活动中,农作物在播种前要疏松土壤,并保持土壤的湿润。根据这个事实,我们还可提出问题:(1)土壤是否是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之一?(2)土壤对种子萌发有什么影响?  相似文献   

15.
《种子的萌发》的探究过程,两个班级我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教学。第一种方法是:按人教版《自然》课本的安排思路,从“提出问题——猜想与预测——设计实验方案——做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顺序进行教学。步骤是:1.提出“种子的萌发需要什么条件”的问题;2.推测种子萌发必备的条件——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3.设计验证实验方案;4.课后进行实验验证;5.一周后汇报验证结果。  相似文献   

16.
初中《生物》第一册(上)中“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原设计为在一根玻棒上、中、下各绑一粒种子,上边的种子位于空气中,下部的种子完全浸于水中,只有中部的种子既可得到水分,又能吸收氧气。所以当3粒种子均置于适宜温度下时,仅有中部种子能够萌发,以此说明水分、氧气和适宜的温度是种子萌发的条件。但这一设计存在2个问题:一是种子若绑不好容易脱落掉进水中;二是种子发芽率不可能是100%,有些种子可能因为胚受到伤害而不萌发,如果绑在玻棒中间的一粒种子刚好出现这两种情况,自然就不会萌发,也就很难证明种子萌发的条件是…  相似文献   

17.
植物学种子萌发条件的演示实验,一般只考虑到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而未指出种子萌发的内因。因而容易使学生误认为,不管什么种子以及贮藏时间和条件如何,只要有了水分、空气、温度三个条件,种子就能萌发。我为避免学生的片面理解,并为下节讲述种子寿  相似文献   

18.
托里拆利是意大利的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他在物理学方面的最大贡献是设计了著名的“托里拆利实验”,证明了真空的存在,并第一个准确地测出了大气压强的数值.一、实验器材长约一米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的玻璃管、水银、水银槽、刻度尺等.二、操作步骤在玻璃管中灌满水银,将管口用手指堵住,并将玻璃管倒立于水银槽中后放开堵管口的手指,使玻璃管竖直在水银槽中,待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定高度不再下降时,用刻度尺测出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为76cm.简记为“灌~堵~倒~插~放~竖~测”三、注意事项1.实验所用的玻璃管必须洗净并干燥…  相似文献   

19.
讲“种子的萌发”之前,我让学生做了“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的实验。由于学生大都生活在农村,对于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都能轻而易举地掌握,可是讲到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种子本身必须具有完整的有活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时,有个同学却提出了疑问:  相似文献   

20.
《中学生物教学》2019,(4):53-54
<正>"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是济南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4单元"物种的延续"第1章"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第4节的内容。种子的萌发条件是农业生产上极为重视的问题,科学种田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提高种子的萌发率,而这恰恰是受种子萌发条件所控制的。所以,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是本节的重点。本节课倡导用具体、形象的实验进行教学,让学生体验由现象到理论的过程,从而利于其理解和记忆。但受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