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薇  唐果 《科技风》2023,(14):125-127
从学生和教师角度出发,针对高校电商专业核心课程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思路,提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线上线下整合+全流程课程管理”的新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两轮教学实践证明:改革后的教学模式能促进电商混合式教学氛围,为开立电商专业和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高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王江滨 《科技风》2023,(14):128-130
在教育信息化不断推进的教学背景下,高职院校中普通的线上教学已经难以满足学生对实践能力提高的需求。基于此,通过借助教学平台和直播平台,将线上直播教学应用在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学中,并取得理想的效果。本文以“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课程为例,重点探讨线上直播教学的应用实践。  相似文献   

3.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一门运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生命现象,从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现象化学本质的科学,是医学、药学、生物学等专业的重要核心基础课程。当前,该课程在国内大多数高等医药院校还是以传统教学为主,教学效率难以提高。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作为当前颇具影响力的新型教学模式,受到大力推广和应用。该文以糖代谢章节中的“磷酸戊糖途径”为例,探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旨在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4.
裴媛玫  田佳 《科技风》2023,(20):89-91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不断发展,线上教育也在逐渐普及,本文以高等职业教育“海绵城市概论”课程为例,借助线上教学平台及线上直播课堂等系统,对具有实践性质的专业课在线上教学中利用交互式教学模式进行授课探索。进行了课程资源+教学管理+交流互动+学情分析+反馈响应五大课程模块的教学体系探索,完善了线上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确保了线上教学的质量,增进了师生的交流互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日后更好地实施线上线下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谭学娟 《科技风》2024,(8):116-118
“幼儿园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为“五大领域”教学法课程之一。本文以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课程为例,首先,分析了本门课程学生应具备的教学技能;其次,针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培养中的困境与不足,阐述了基于教学技能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实践,旨在通过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高高职学前教育学生的教学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6.
许炳  赵孟  关明倩 《科技风》2023,(18):127-129
线上线下混合模式教学不仅顺应信息时代教学改革发展的潮流,还极大地完善了教学体系与提高教学质量。本文探讨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工程估价”课程中的应用,重点研究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线上平台的选择、课程实施和成绩评定等方面,促进“工程估价”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建设。混合式教学不仅不受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性,还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自主能力并且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进而提升了“工程估价”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乔鸣忠  朱鹏  夏益辉  关清心 《科技风》2023,(24):105-107
“船舶电力推进”课程是船舶电气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为了提升教学质量,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本文从教学内容拆分、线上线下教学实施进行深入研究,实践表明混合式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开阔视野,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以疫情防控期间有机化学“在线课程”的教学实践为基础,探索高校化学类课程教学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利弊,从而为今后常态下和非正常状态下化学类及其他课程的教学理念确立、课程教学设计、课程进度与质量保障的有效实施等提供借鉴,进一步改进有机化学的现有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如何有效运用线上沟通工具,是高校线上教学中最常见也最棘手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在充分了解各种线上沟通工具的产生背景和特点的基础上,结合线上教学的实际需求加以运用。即时通讯工具可以保证教学信息的上传下达;在线开放课程实现了线下精品课程的线上扩展;直播互动软件实现了线上课堂的线下同质体验;专业教学软件能够远程督导课后的有效复习及考核,但综合来看,“雨课堂”智慧辅助工具整合了其他线上沟通工具的优点,能够独立满足高校线上教学的所有要求,还能促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发展,是未来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0.
甘雄  刘志远  金鑫 《科技风》2023,(11):140-143
“心理学”是师范生的专业公共课程,是高校教学体系中不容忽视的一环。针对“心理学”公共课教学现状,以在线元素融入“对分课堂”为主线,分析在线“对分课堂”的理论内涵,探讨在线“对分课堂”引入高校教学的可行性。依托在线教学的理念,构建线上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基于公共课“心理学”开展在线对分教学实践,取得良好的效果,并提出构建高校混合式对分教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逐渐融入高校的课堂教学中,借助一些智慧教学软件及平台,打造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该文基于“GIS设计与开发”课程的特点,结合新疆农业大学GIS开发课程教学实际情况,围绕着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探讨了农业高校“GIS设计与开发”课程中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设计及应用,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以期提升农业高校“GIS设计与开发”的教学质量,为相关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机械原理是一门机械类各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是研究机械的基本理论,也是一门主干课程。2020年,面对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为确保学习进度,开展了机械原理本科课程的线上教学活动。与线下教学相比,线上教学存在一定劣势,为提升机械原理课程线上教学质量,课程组团队结合机械原理本科教学大纲要求和特点,探索了线上教学方法,开展了教学实践活动,分析了机械原理本科课程线上教学的成果与心得,希望能为后续机械原理本科课程线上教学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尹岚  陈铀  饶益花 《科技风》2021,(1):61-62
从线上课程前期准备、线上课程建设、线上教学的开展方面对大学物理课程线上教学开展进行了设计与实践,通过教学反馈为以后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教学为例,在“三全育人”背景下结合环境工程专业课线上教学实践经验,对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进行模式探索。通过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增加线上课前预习、模块化单元学习、线上讨论、测验等内容,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自主学习,能够多渠道、个性化获取课程相关内容,实现环境工程专业课线上线下教学的有机结合,优化课程结构,进一步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与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15.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措施。该文以交通类院校开设的“基础工程”课程为例,分析了目前在进行课程思政教育时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结合超星平台,在挖掘思政教育资源、建立课程思政线上资源库、丰富线上互动教学形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线上教学平台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以期为传统工科教学中专业课教学与思政教学的融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苏莉  张自伟  徐祥  李倩倩  王进步 《科教文汇》2021,(10):101-102,116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学生不能按时返校上课,各高校积极开展线上教学活动。该文针对法医临床学课程的线上教学内容、教学方案和线上实施过程进行阐述,主要从法医临床学线上教学平台的选择、线上教学实施、考核评价、课程思政等方面开展探索和实践,最后提出今后线上教学及线上线下教学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网数据技术的推广,线上教学模式充分地展示出了灵活、便利、快捷高效等一系列优势.线上线下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充分在课下完成预习和巩固阶段,也更加适应当前学生机不离手的特点.如何科学地对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分析存在问题,找寻提升教学效果的路径成为我们值得关注的问题.通过财务管理学课程线上...  相似文献   

18.
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为中药鉴定技术课程线上教学改革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笔者们所在的教学团队以中药传教技能资源和省级专业资源库为基础,以信息化教学平台为载体,对中药鉴定技术课程线上教学的设计与实施进行思考,以期为信息化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对于高校教师而言,目前正广泛实施的完全线上教学模式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该文以“医学遗传学”课程为例,借助线上教学和课后线上辅导答疑等网络平台,实施“课前—课中—课后”三步走模式,合理调整教学模式,积极探索有效的完全线上教学方式,以期获得高质量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闫咚婉 《科教文汇》2024,(2):127-130
“互联网+教育”模式已经成为当代高校教育发展的重要实践形式。对于注重田野实践的民俗学来说,“互联网+”背景下民俗学课程线上田野实践在高校课堂的出现,可以有效弥补师生有时难以走进线下田野空间造成的“现场感”缺失等问题。同时,对于学生实践性、创新性能力的培养,线上田野实践教学最大限度地模拟还原了线下空间的多种情形,在远程的互动交融中完成了知识的传递与学习能力的培养。基于线上田野实践的教学案例反思,可以更好地在教学的过程性认知中正视这一教学方式的价值,进而逐步完善民俗学课程线上实践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