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商丘市主要水功能区的入河排污口的水量、水质进行了统计,利用等标污染负荷法和单项污染物超标法,按《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对单项污染物进行评价分析。全面掌握了商丘市主要水功能区入河排污口的污染程度,为进一步加强水功能区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是水资源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对水域排污总量进行有效监督控制的关键。通过对牡丹江干流(黑龙江省境内)入河排污口现状的调查,掌握排污口目前的总体设置状况和排污量,所排废污水组成及主要排污单位,分析目前排放废污水在排放方式、总量、浓度以及入河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就如何加强排污口的管理提出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3.
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是水资源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对水域排污总量进行有效监督控制的关键。通过对牡丹江干流(黑龙江省境内)入河排污口现状的调查,掌握排污口目前的总体设置状况和排污量,所排废污水组成及主要排污单位,分析目前排放废污水在排放方式、总量、浓度以及入河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就如何加强排污口的管理提出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4.
文章根据2016年防城港市污水处理厂排污口及邻近海域的水质监测结果,采用水质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法对该排污口及邻近海域的水质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排污口水质有5个航次监测出现超标,超标污染物为磷酸盐和粪大肠菌群;排污口邻近海域受到无机氮、磷酸盐污染较为严重,水质为劣四类,不能满足海洋功能区划的水质要求;从磷酸盐污染指数站位变化趋势来看,出现超标现象与排污口污水排放有一定关系,同时也受邻近海域周边工业园区相关企业生产生活排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通过某地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分析污水来源、构成以及入河排污口设置对水功能区、水生态的影响,提出水资源保护措施,为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入河排污口以及建设单位合理设置入河排污口提供科学依据,以保障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安全,把入河排污口设置的不利影响减到最小。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2,37(6):840-845
<正>(2022年3—5月)以发布时间为序3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印发。该意见提出,2023年底前,完成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江、松辽、太湖流域(以下称“7个流域”)干流及重要支流、重点湖泊、重点海湾排污口排查;推进长江、黄河干流及重要支流和渤海海域排污口整治。  相似文献   

7.
针对我国水污染治理的现状,深入分析"水质达标"考核的不确定性,提出改善河湖水质的根本措施是控制"入河污染物总量"。从河流纳污容量核定、入河污染物总量限额配置、入河污染物总量监测验证与管理应用三方面阐释如何实现水污染排放总量控制,并提出共享信息促进长江大保护协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国家海洋局有关部门最近对16条河流入海监测断面水质进行了评价,傅疃河等14条河流入海监测断面水质为劣五类。
  海洋监测部门对今年3-6月监测的16条河流入海监测断面水质进行了评价。其中,长江入海监测断面水质为第三类,黄河入海监测断面水质为第四类,傅疃河等14条河流入海监测断面水质为劣五类,劣五类水质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化学需氧量、总磷、氨氮等。  相似文献   

9.
鲍琨  逄勇  孙瀚 《资源科学》2011,33(2):249-252
综合考虑水文、水体污染的来源等因素,对影响殷村港入太湖断面水质的污染源区域进行了控制单元划分。建立研究区域水量水质数学模型,并根据设计水文条件和边界水质,建立控制断面水质与其上游概化排污口污染源的响应关系,通过响应关系计算得出断面水质达标时各概化排污口的允许排污量,进而得出该控制单元的水环境容量。根据研究区域水系的水文特征,将环境容量进行了逐月分配。结果表明:为保证殷村港控制断面水质达标,控制单元内COD环境容量为1968t/a,氨氮环境容量为117t/a,总磷环境容量为23t/a。水环境容量在丰水期时较大,枯水期时较小。  相似文献   

10.
五岳河属松花江一级支流,是巴彦县境内的一条中型河流,五岳河入松花江口处的水质情况十分恶劣。从农村面源污染物综合防治及工业污染防治两方面进行五岳河水环境质量整治。  相似文献   

11.
苏州西塘河水质自动监测系统采用物联网技术,其目的是在点线面源的适当位置安装各种自动监测仪器、数据采集传输设备,通过各种有线或无线方式与监控中心的通信服务器相连,实现7×24在线的实时通讯。以水质仪器为感知节点能将水质情况实时发送到主管部门,用以实现水质监测、水质调配等应用,以及各种更大规模的信息处理和共享。  相似文献   

12.
文章针对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中水质二维模型预测遇到的问题,在分析河流二维稳态混合衰减模型所需的各参数后,用工程实例进行了详细的演算和评价。为相关报告编写中水质影响评价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基于紫外光谱分析的水质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水质检测技术逐渐实现了水质移动监测系统、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紫外光谱水质监测系统等不同类型,在及时、准确掌握水质状态方面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为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奠定了理论依据。本文从紫外光谱分析的工作原理入手,阐述了在水质监测系统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4.
根据河流水质监测的发展需要,对河流水质监测系统进行了研究,设计了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水质监测系统及基于RS-485网络的远程监测软件。该系统可以大幅度降低河流水质监测成本,提高水质监测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为我国河流水质远程自动监测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
为把握太湖流域入湖河流水体的N、P污染特征及其空间分布,2010年8月在武进港及直湖港水域,监测了9个河流断面的水质。研究表明,武进港、直湖港水域TN污染严重,水质严重超标,且全属于劣V类水质;TP污染严重,水质均在V类水以上,说明武进港和直湖港属于氮磷污染严重。武进港、直湖港水域中DTN占TN90%以上,DTN为主要污染物,TP以PP为主要污染物质。水域DTN中主要以NO产N为主要污染物质,研究区域水质中NO3-N浓度占DTN的64%。入湖河流溶解性氮的大量输入,将成为引发太湖水体生态系统灾变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16.
刘汉伟  朱汉华  秦桂林 《科技风》2012,(20):261-262
水资源是与国家安全息息相关的重要资源,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与保护将有助于维护国家的稳定。本文简单介绍了水质监测的技术分类,分析了水质监测所面临的问题,并探讨了水质监测精细化的控制措施,主要包括在水质监测方面,要增加专项经费投入与及时更新监测设备及强化监测过程及各环节的质量控制等。  相似文献   

17.
分析北票市凉水河和牤牛河2009-2013年水质状况,以期对北票市地表水环境管理提供相应的依据。调研工作采用收集资料方法,资料数据主要来自于北票市环保局。主要调查了2009-2013年北票市凉水河、牤牛河水质状况,并分别对北票市凉水河、牤牛河在凉水河桥和牤牛河桥断面的水温、溶解氧、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石油类、氨氮、铅等监测指标2009~2013年五年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水体沉降物系指江、河、湖、库和港湾、河口等水体底的表层沉积物质。水体沉降物污染由工矿企业排放的废弃物和大气中污染物沉降而引起,它会导致水质的二次污染,此外这些污染物也可通过农作物和底栖生物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水体沉降物能记录给定水环境的污染历史,反映难降解物质的污染情况。对水质、水生生物有着明显的影响,为天然水是否被污染的重要标志。所以,水体沉降物样品的采集监测是水环境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石琨 《科技风》2014,(10):232-232,260
质量控制是水质监测分析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监测数据真实、可信、准确、可靠的基本手段。但是影响水质监测过程中质量控制及质量保证的因素有很多,既有主管因素又有客观因素。因此需要积极的采取措施,把对监测结果造成影响的因素降到最少,把误差降到最低,从而保证检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本文从水质监测的重要性出发,对水质检测过程中影响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且对如何保证水质监测中的质量控制及质量保证提出了可行的措施,希望对水质监测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15,(15)
水是生命之源,在我国环境保护中,水环境的保护是重中之重,而对水质进行定期监测则是水源保护的重要举措。氨氮含量低影响水质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水质监测的过程中,氨氮的测量是重要的监测内容,唯有水中氨氮的含量能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才能确保水质的安全。本文就水质监测中具体的氨氮测定方法进行简单的探析,并以此为据提出影响氨氮测量的因素,以为提高水质监测效果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