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孙忠亮 《大众科技》2021,23(2):89-91
文章以岗位胜任能力的"2+3"高职护理病理学课程建设为导向,分析"2+3"高职护理专业的学生胜任力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建设、教学方法建设、教学资源建设、成绩考核、教材建设、课程评价方面进行探索,旨在构建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2+3"高职护理病理学课程建设模式,提升病理学的教学质量,满足护理工作需要和拓展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2.
毕波 《科教文汇》2023,(1):129-132
围绕核生化消防专业培养目标,确定生物检测技术课程的思政育人目标,通过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拓展教学内容、基于案例教学法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教学、确立新的课程考核评价模式等实现课程思政教育。探讨如何将案例教学应用在课程思政建设中以及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为其他专业类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中医岗位胜任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岗位胜任力是新时期专业培养目标的主要体现,本文对中医岗位胜任力的内涵要素进行解析,包括知识、技能、素质和品质等四个方面的能力素质,并对从整合课程体系、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和引入师承教育三方面培养中医岗位胜任力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4.
岗位胜任力是新时期专业培养目标的主要体现,本文对中医岗位胜任力的内涵要素进行解析,包括知识、技能、素质和品质等四个方面的能力素质,并对从整合课程体系、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和引入师承教育三方面培养中医岗位胜任力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5.
为了在专业实践课程中加强劳动教育和思政教育,该文结合河海大学交通工程专业"道路建筑材料实验"课程教学,建立彰显劳动时代性和思政专业性的"三模块—多内涵—多元素"教学内容体系。结合专业实践课程中理论知识传授与实践能力培养的特点,形成脑体并举、知行合一的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方法。在传统考核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综合评价专业技能、劳动素养和思想品质的课程考核方法。由此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考核方法三方面实现"劳动—思政—专业"三位一体育人的教学改革,为高等学校在专业实践课程中推行劳动教育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6.
以职业能力构建为导向制定软件专业培养目标,有助于培养学生岗位适应能力,以及可持续职业发展能力。由于不同的岗位需要的工作技能、知识结构、知识水平有所不同,因此针对不同的岗位建立胜任力模型显得尤为必要,本文通过对多家企业相关研发人员的访谈调研,建立了软件开发岗位胜任力的冰山模型,并从课程体系设计、教学改革、考核方式等方面讨论了基于软件开发岗位胜任力模型的高职软件技术专业职业能力构建。实践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模型有很好的实际运行能力,有助于加强高校软件技术的职业能力构建,对于高校软件技术的职业能力构建具有很好的拓展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在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背景下进行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胜任力的实践与分析。方法:构建并实施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医学人才培养新模式,选取西安医学院实习生、毕业生各200人及实习单位、用人单位各50人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价我校实习生和毕业生岗位胜任力情况,包括临床技能、职业素养、沟通能力、医学知识、团队合作能力等8个方面。结果:临床专业实习生和毕业生分别在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两个方面评价较好;实习生在职业素养、沟通能力、团队合作、公共卫生服务方面与带教老师的评价有一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毕业生在沟通能力、团队合作、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管理方面与用人单位的评价有一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专业本科实习生和毕业生在临床技能和医学知识能力方面表现较好,在其他几个方面自我评价和实习单位、用人单位评价有差异,需要进一步加强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落实与改进。  相似文献   

8.
吴红霞 《大众科技》2021,23(8):118-120
对于会展策划类的课程来说,可以从专题性、融入性和启发性法中方式入手实施课程思政.课程思政贯穿教学全过程,同时要基于课程思政引领下开发优质的教学资源,利用在线教学、混合式教学等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文章通过采用项目化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进行会展策划类课程的教学,以及智能化考核评价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全过程多元化评估.对于高职学生来说,相对于专题性和启发性的课程思政实施方式,融入性的课程思政效果较好,考核中也要体现课程思政的目标和要求,才能切实达到会展策划类课程思政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动力不足等问题,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深化产教融合的政策文件,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适应产业升级不断加快的需求。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眼视光技术专业积极与眼视光行业企业合作,共同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深度推进产教融合,依托实训基地在眼科学基础教学中实施“助学”课堂革命,结合课程思政的融入进行课堂教学模式及场所革命,回归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升其岗位胜任力,解决视光行业人才供需错配问题。  相似文献   

10.
“课程思政”是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途径。本文按照现代护理职业岗位任务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代护理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建设为指导[1],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挖掘思政元素、改革课堂教学、完善考核评价方式,将专业知识的传授和思政育人内容有机结合,以培养德才能兼备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21,(29)
为提高《飞机钣金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基于OBE理念对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从岗位胜任力模型出发明确教学目标、定义学习成果,采用"以学定教"的思路设计教学内容体系,将CCAR-147培训项目内容和技能大赛标准还原到实训任务和考核标准中,使得教学内容更加贴近行业和岗位的需求,基于学情分析灵活选择教学策略和方法。通过改革,本课程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情境,提高了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2.
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专业课程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经贸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国际投资学》的教学内容与各国对外投资发展的实践密切相关,具备开展课程思政育人的良好基础。以南京财经大学《国际投资学》课程思政建设实践为例,从思政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运用、考核评价确立以及思政教学保障等方面构建立体化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将思政教育有效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全过程,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从而达到全方位育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在前期开展方剂学课程思政教学的基础上,方剂学教学团队从“抗疫”主题方向深入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文章明确了“统一行动,学生参与,考核评定,拓展延伸”的课程思政运行机制,提出了针对“抗疫”主题修订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并重点论述了“抗疫”主题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情况,即课程思政主渠道建设、利用“第二课堂”开展“抗疫”主题系列活动以及在对外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等,同时探讨了课程思政质量考核评价体系,全面介绍了方剂学“抗疫”主题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情况。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施,提高了学生的政治认同,培养了学生的家国情怀,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14.
王晓华 《科教文汇》2020,(14):180-181
本文分别从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构建、教学组织、教学策略和考核评价四个方面梳理翻转课程模式下"商务英语口译"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旨在加强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5.
在前期开展方剂学课程思政教学的基础上,方剂学教学团队从“抗疫”主题方向深入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文章明确了“统一行动,学生参与,考核评定,拓展延伸”的课程思政运行机制,提出了针对“抗疫”主题修订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并重点论述了“抗疫”主题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情况,即课程思政主渠道建设、利用“第二课堂”开展“抗疫”主题系列活动以及在对外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等,同时探讨了课程思政质量考核评价体系,全面介绍了方剂学“抗疫”主题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情况。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施,提高了学生的政治认同,培养了学生的家国情怀,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16.
在国家加强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督导评价的背景前提下,该研究以西藏中职学校教师的教学胜任力为研究对象,在符合国家规范的大前提下,兼顾西藏中等职业教育的特殊诉求,基于扎根理论质性建构西藏中职学校教师的教学胜任力模型,最终形成价值观胜任力、岗位胜任力、发展胜任力三个维度,并对每个维度之间的作用机制作出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20,(17)
为更科学地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充分融合,针对生物技术专业特点,提出生物化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通过修订教学大纲,提出思政要求;提出结构式、润物无声式和新闻式教学设计,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方法;结合工程认证教学目标达成度,探索课程思政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8.
高校化学实验课程是化学、生物、药学、材料等专业重要的基础必修课程,是开展课程思政的重要阵地。文章从培养实验课程教师课程思政育人能力、深入挖掘实验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创新实验考核评价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以期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同时为课程思政背景下的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与我国现行会计师资格考核相比,会计师胜任能力框架更重视对职业能力和职业价值观的评价。本文探讨大量使用启发式教学、批判式思维教学方法、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强化实践教学和创新教育等问题,提出按照胜任能力要求确定课程教学目标,改革考核方法和考核内容,综合考核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职业能力水平和职业价值观,以考试改革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以期探索一条以就业为导向的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21,(28)
面向新工科,力学类课程教学改革重在对学生力学思维的培养。从专业层面优化力学类课程体系,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体现对力学思维有层次递进式的培养:力学思维养成→力学思维提升→力学思维深化;从课程层面以三段式教学为主,辅以课程思政进课堂、项目式教学等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注重思维教学;对应完善了教学评价方法,实现了多样化考核环节及多元化教学评价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