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劳动号子是广大劳动人民长期共同劳动中集体智慧的结晶.劳动号子音乐形态相近,但不同地域的"号子"文化背景和地域特色明显不同,本文对发源于四川自贡的"盐工号子"略作分析和介绍,以共飨之.  相似文献   

2.
劳动号子分为:船渔号子、农事号子、工程号子和搬运号子。船渔号子的典型代表有:川江号子和运河号子;农事号子以仁寿抬工号子、湖南山区打山号子和湖北土家族穿号子的比较著名;工程号子则以长白山森林号子、我国南方石工号子为代表;搬运号子有装卸号、推车号与挑抬号的分类。劳动号子具有文化历史、保存劳动民众原生态的古老唱法、对世界歌曲及地方戏剧产生直接或者间接等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两当号子作为两当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两当号子中最为独特的"花号子"为例,从音乐艺术特征、演唱形式、唱腔等方面阐述了两当号子有别于其他民歌的显著特征和特色优势。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保护、传承并弘扬两当号子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4.
汉江流经安康七县,过去交通运输以航运为主。长期以来产生了大量的汉江船工号子,在劳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安康汉江船工号子分为上水行船号子、下水行船号子、离岸靠岸号子等。它形式优美,以歌传情代言,节奏明快,旋律优美,具有鲜明的陕南民间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5.
两当号子作为两当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两当号子中最为独特的"花号子"为例,从音乐艺术特征、演唱形式、唱腔等方面阐述了两当号子有别于其他民歌的显著特征和特色优势。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保护、传承并弘扬两当号子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6.
黄河三角洲号子的音乐形式大都比较短小,结构上以乐段为内容表现的基本单位,根据句式的变化可以把黄河三角洲号子的曲体结构分为领合对应式、领合问答式、长领式、和声叠加式四种形式。在具体的曲例中,这些形式的号子具有各自不同的表现特点。以曲式分析的方法解释了黄河三角洲号子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运用实际实践的方法,大量收集各种关于川江号子音乐的相关资料,记录一些老船工具有典型性的生活及喊号子的经历,以民俗学材科和历史材料为依据,研究了号子音乐的历史、发展、传承及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 1.感受一领众和的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能用热情、饱满的歌声演唱歌曲《打麦号子》。 2.通过欣赏、聆听、体验、创编,感受号子一领众和的形式。 3.在教师引导下,学生有兴趣积极参与创编劳动号子,感受作品表达的情感,加深对生活与劳动的热爱。  相似文献   

9.
<正>教学目标:1.感受一领众和的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能用热情、饱满的歌声演唱歌曲《打麦号子》。2.通过欣赏、聆听、体验、创编,感受号子一领众和的形式。3.在教师引导下,学生有兴趣积极参与创编劳动号子,感受作品表达的情感,加深对生活与劳动的热爱。教学重难点:1.感受一领众和的劳动场面,能热情地演唱歌曲《打麦号子》。  相似文献   

10.
以沱江船工号子代表性省级传承人李远辉为个案,通过整理李远辉的口述文本,从他最初的学艺到如今的传承活动,运用口述史的方法记录李远辉与沱江船工号子的传承之路,让更多地人了解沱江船工号子和代表性传承人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朱芳 《考试周刊》2009,(15):33-34
山东潍坊的劳动号子并不多见,本文通过挖掘潍坊青州地区的劳动号子来研究潍坊地区的劳动号子,并通过对《打夯号子》在曲式结构、演唱形式等方面的分析,了解潍坊地区劳动号子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两当号子也叫店子号子、云屏号子,有"花号子"和"排号子"之别,调式成熟,旋律完整,结构严谨,表现丰富,它吸收了甘肃、陕西、四川音乐文化元素,相互碰撞、融合、影响交流,丰富了两当号子的内涵,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其种类与特征、演唱与作品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是我国"腔数号子"的代表。  相似文献   

13.
两当号子也叫店子号子、云屏号子,有"花号子"和"排号子"之别,调式成熟,旋律完整,结构严谨,表现丰富,它吸收了甘肃、陕西、四川音乐文化元素,相互碰撞、融合、影响交流,丰富了两当号子的内涵,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其种类与特征、演唱与作品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是我国"腔数号子"的代表。  相似文献   

14.
徐宁 《现代语文》2007,(7):127-128
抬工文化是广泛存在于我国山区丘陵地带、具有重要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的传统文化,作为其外在表现的抬工号子是较强的体力劳动与民间歌谣的有机结合,是音乐美与劳动美的和谐统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但对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却一直处于空白。本文将以四川省仁寿县抬工号子为例,详细介绍探析别的劳动号子中没有而抬工号子独有的“另类”号子,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一文化,从而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两当号子"是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两当民歌的重要表现形式。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文化受到忽视,当地民歌的传承面临极大的考验。以两当民歌文化为立足点,深入分析新媒体时代对"两当号子"的促进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两当号子"文化传播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16.
要又学又问     
刘文苇是重庆的青年诗人,有一天他把自己编的号子唱给陶行知听.陶先生听了高兴地说:"好,是劳动者的号子!"立刻喜欢上了这个年轻人.他把刘文苇请来做"育才之友",半工半读.  相似文献   

17.
浅析劳动号子的音乐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两首劳动号子《渔歌向着青天唱》(车水号子 )和《五月栽秧》(秧田号子 )的分析 ,揭示劳动号子的一般音乐特点 ,即劳动号子的音乐表现、音乐节奏、音乐材料使用的反复性和曲式结构的回返形式 ,以及“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 ,都取决于它所反映的劳动的状况、特点和需要 ;此外 ,山歌、小调的融入也是劳动号子音乐的一大特点  相似文献   

18.
一年一季的蔬菜收获已成规律,能不能使有些蔬菜不再育苗长出第二代果实呢?我带着这个问题对茄秧进行了实验。实验经过是:1.八月中旬把下架的茄秧平地留五寸高切断;2.用铁锹把茄秧周围土块挖松;3.离茄秧周围三、四寸地方把茄秧须根切断;4.给这些茄秧重新施  相似文献   

19.
位于甘肃省东南部的两当县以"号子"闻名,而与之毗邻的陕西南部地区也有深入人心的"陕南号子"。虽然这两类号子共处于长江上游文化区域,先后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因两地语言、文化、地理、地貌等因素之不同导致了两种号子在唱腔及其艺术特征上有较大差异。文章从源流、艺术特征、融合和保护传承四个方面对二者进行比较,旨在弘扬优秀非遗文化,吸引更多的人关注、认识、喜爱非遗,让非遗的传承和保护形成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20.
一、教学目标(一)了解兴化劳动号子的相关音乐文化知识。(二)通过欣赏和演唱《山伯思想祝英台》、《小小渔船两头翘》《春耕》等号子,体验和分析兴化劳动号子的特点。(三)通过对兴化劳动号子的体验和学习,激发学生对民间音乐的热爱之情。二、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体验和分析兴化劳动号子的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