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从教育部门所发的减负令看,国家对减负不可谓不重视。但是,减负绝对是不可能通过文件、通知减下来的。要真正减轻学生的负担,必须破除三大利益链条。或者说,我国学生的负担之所以减不下来,是因为现在存在三大利益链。其一,择校利益链。我国于2006年颁布的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明确将义务教育均衡作为地方政府发展教育的首要  相似文献   

2.
熊丙奇 《教育》2013,(25):10
从教育部门所发的减负令看,国家对减负不可谓不重视。但是,减负绝对是不可能通过文件、通知减下来的。要真正减轻学生的负担,必须破除三大利益链条。或者说,我国学生的负担之所以减不下来,是因为现在存在三大利益链。其一,择校利益链。我国于2006年颁布的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明确将义务教育均衡作为地方政府发展教育的首要责任,可是,直到今天,我国全国各地的择校热一直高烧不断,原因在于义务教育不均衡问题十分严重,而地方政府缺乏推进义务教育均衡的  相似文献   

3.
中小学校学生的负担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行政部门多次采取“减负”的措施,据有的教育专家的不完全统计,建国以来,政府共下发过31个有关“减负”的正式文件。但是,中小学生的负担却始终没有减下来。  相似文献   

4.
<正>减负应该适可而止,不能过度操作。在实践中,对减负的片面理解会使人产生一种误会——只要是负担就要减,负担越轻越好,没有负担更好。这属于过度"减负"。实际上,正常的课业负担是学生应该且必须承担的,只有"过重的课业负担"才需要减下来。学习不仅是一场充满趣味的旅程,也是一种繁重而艰苦的劳动。只要有学习行为就会有身体和心理的负担,没有负担的学习是不存在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把课业负担控制  相似文献   

5.
减轻学生过重负担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中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工作,一是要坚决地把学生过重负担减下来,二是要全面地把教育教学质量提上去。“减负”本身不是目的,“减负”的目的是要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面向21世纪的具有高素质的一代新人。尽管存在诸多阻力,中小学的“减负”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减轻学生负担”是当前教学面临的一个重大的战略任务。但是如何“减负”.却是众说纷纭.没有给“减负”一个实质性的界定.广大教师也十分茫然.只是停留在形式上作一点机械的“减负”.这样不仅学生的负担不能真正地减下来.而且教学的效率也不会真正得到提高。所以有些卓见者就提出了“科学负担”或“减负增效”的理念。那么什么是“科学减负”?  相似文献   

7.
在减负增效的背景下,一线教师都在想方设法给学生减学习负担、减学业负担、减心理负担.然而减负增效是一个系统工程,减负不一定能够增效,只有通过增效才能更好地落实减负.因此,在"减"的同时,我们更要注意"增",要增加学生的思想品质的教育,增加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增加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进行增效.  相似文献   

8.
“减负“与“提质“是一对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减负“首先从学生在校时间上减下来,作业量上减下来,考试成绩一锤定音的精神压力上减下来.……  相似文献   

9.
"减负"与"提质"是一对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减负"首先从学生在校时间上减下来,作业量上减下来,考试成绩一锤定音的精神压力上减下来.  相似文献   

10.
教师和学生都喊累,“减负”减了那么多年,喊累声依然高涨。为什么这么累?从学生层面上讲,因为他们有听不完的课、做不完的作业;从教师层面上看,因为他们有讲不完的课、批不完的作业。“减负”喊了那么多年,学生的负担减下来了吗?没有。为什么没有?有人陉高考,说如果取消高考制度就万事大吉了,可在目前看来,这还是天方夜谭!负担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很多不是我们教师个人能够决定、能够改变的。不管怎样,学生学习的痛苦远大于快乐,“减负”就是空话。怎么办?难道在现有的体制下我们只能一代又一代地累下去?  相似文献   

11.
“减负”指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减负”的目的在于使中小学生从繁重的课业中解放出来 ,使他们的身心能正常地健康成长。减负的重中之重是把一些不正当的教学方法减下去 ,如过多的教学时间 ,超负荷的作业量 ,过多的学习资料等等。减负并不是降低对学生的正常要求 ,不应该把不该减的学生的必要的负担减掉 ,学生必要的负担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动力 ,是学生应承担的任务和责任。英语科是基础学科 ,任务重 ,教学难度大。英语教学“费力大 ,收效小”的现象较普遍。如何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 ,同时又确保英语教学质量 ,这是广大英语教师面临的首…  相似文献   

12.
“减负”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多年来,无论是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无不都在思考对策,然而又都倍感无奈,难以下手,难有作为。“减负”已成为教育部门难以打开的困难之锁。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究竟能不能减下来,怎样才能减下来,减到什么程度,达到怎样的标准,  相似文献   

13.
“减轻学生作业量,减少学生在校时间,不搞统一考试”仅是“减负”的有效措施;而“减负”的本质在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真正落实“减负”,必须做到“减负”不“减质”,“学生减负,教师增压”,“用减负”减下来的时间,加速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全方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减负”与提高质量同步实施。为此,我校拉开了新时期提高教师素质的帷幕。  相似文献   

14.
也该给教师“减负”刘健近些年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为学生“减负”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可人们却不知道,与广大学生“拴”在一起的中小学教师的负担和压力同样也是够沉重的。笔者不禁要大声呐喊:也给教师减减负担和压力吧!单就每学期开学和期末规定应上交的形形色色...  相似文献   

15.
减负后审美教育是片沃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教育部发出“减负”通知后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大部分中小学校积极响应 ,拿出了“减负”的切实行动 ,采取各种措施 ,力图把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减下来。上海市长宁教育学院副院长曹尉年先生指出 ,就“减轻学生课业过重负担”这一说法可以看出它至少蕴含以下几层意思 :一是它承认学生要有必要的负担 ;其次它表明学生的负担应当有一个“度”,不能过重 ;其三它还暗示 :过重的负担应当减轻 ,不足的负担也应当给学生加上。因为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 ,学生在某些方面负担过重 ,必然在另一些方面负担不足。学生的各项负担只有在…  相似文献   

16.
学生负担过重已成为制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瓶颈”。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也成为推进素质教育中刻不容缓的问题。因此,充分认识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的严重危害,深刻认识“减负”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加大力度,采取各种措施把学生过重的负担真正减下来,是当务之急。本文要讨论的是如何实现内涵减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一、减负,真的减了吗?在进行探讨之前,我们先要明白何谓“减负”?“所谓‘减负’,主要指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和心理负担。”很明显目前学生(特别是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心理负担存在“超标”的现象。学生因为课业  相似文献   

18.
王小花 《考试周刊》2012,(36):147-148
多年来提出的减负增效,一直停留在口头上,在实际教学中,要么"明减暗加",要么只"减负"不增质量,这一问题始终困扰着一线教师。多年的实践让我认识到"减负"与提高教育质量并不矛盾,"减负"的真正目的是提高教育质量。"减负"是指减掉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及心理负担,而不是卸掉学生应有的负担,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为中小学减负的文件通知不计其数,上至国家教育部,下至地方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为减负,教育部门算是发足了文件,下足了决心,用足了精力。然而,学生的负担始终没有减下来,不该加班的时间照加班,不该补课的照补课,超量作业照做,考试次数有增无减。而且,有些地方,负变得愈减愈重,担显得愈挑愈难,仿佛一切无济于事。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山东教育界通过行政手段在中小学刮起了一股减负风暴,措施得力,收效明显。现在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从时间上来看确实减了下来。山东的做法已经引起了全国的关注,并被其他省市纷纷效仿。但是,学生减负之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这些问题已经在教育工作中造成了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