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近年来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从特色数字校园建设,到无线校园网全覆盖,再到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低碳环保的绿色校园,可谓是一年一个台阶.但从发展的角度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化管理处王海涛处长认为,最近5年高校信息化建设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突破".  相似文献   

2.
本文剖析了高校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历程,陈述了华东师范大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梳理了“智慧校园”概念的缘起,构建了“智慧校园”的体系框架,并介绍了华东师范大学建设“智慧校园”的尝试,以期推动“智慧校园”从理念走向实践。  相似文献   

3.
信息化校园服务机构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各高校对校园信息化建设日益重视,从管理信息化到教学信息化,使校内各项管理和教学工作与信息化校园服务机构的服务工作日益紧密。本文讨论了目前信息化校园服务机构的工作任务,并重点分析了信息化校园服务机构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管理对策。从战略高度统一规划,有效整合信息资源,完善信息化运行服务体系,规范部门内部工作流程,建立用户培训体系,为使信息化校园服务机构在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更加顺畅提供了基本思路和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教育信息化2.0时代悄然来临,智慧校园建设迫在眉睫,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必然之举,与高校当前的发展息息相关,甚至影响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建设进程。当下的首要任务是加强对人事管理信息化的认识与理解,提高重视程度,剖析管理问题,探寻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新路径。文章基于当前高等教育的建设背景,从高校智慧校园的建设入手,厘清高校在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困境,阐述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探索人事管理信息化的新路径,激发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新活力。  相似文献   

5.
建设背景 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在高校同仁20多年的艰苦努力下,特别是近10年的快速发展中,各高校的信息化建设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数字校园”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探讨高校信息化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发展方向而出现的,它试图用整体化、层次化的观点对高校信息化进行规划,为高校信息化建设与实施确定一个清晰的目标和路线图。  相似文献   

6.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加快学校管理信息化进程,促进学校管理标准化、规范化。为了推进全国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中国高校后勤管理分会在西安召开了“2011年全国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推进及经验交流会”,并成立了“全国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推进委员会”。后勤信息化建设工作,已经受到越来越多高校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高校公寓信息化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了当今高校公寓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及利用信息化手段处理相关问题的方法。公寓信息化已经是一个发展的必然,使用信息化管理可以解决公寓管理过程中的突出问题,以求达到和谐公寓,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8.
关于中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本文以2004年的全国教育信息化调查数据为基础,阐述了国内高校在校园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发展现状,主要包括校园信息化基础设施、校务管理信息化、信息化资源和师生信息素养培训与培养等方面的信息。根据上述调查数据,研究者对目前高校信息化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一些可供借鉴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当前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及所存在主要问题,结合该校"智慧校园"建设的实践,从完善管理机制、健全管理制度、构建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网络平台、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建立安全监督与检查机制、完善开放实验室网络共享信息化管理等方面,探讨利用校园的网络资源和信息技术实施实验室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具体措施,可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实际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 《中国教育网络》2012,(10):49-50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随着互联网络的发展,各种终端不断应运而生,大量的应用丰富了校园网的学习、生活。面对快速发展的校园网信息化建设以及大量的笔记本电脑、iPad等移动终端进入到师生的学习生活中,无线校园网络的建设被提上了日程。如何建设一个高速、稳定、便捷、易管理的无线网络成为对外经贸大学迫切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关于中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以2004年的全国教育信息化调查数据为基础,阐述了国内高校在校园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发展现状,主要包括校园信息化基础设施、校务管理信息化、信息化资源和师生信息素养培训与培养等方面的信息.根据上述调查数据,研究者对目前高校信息化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些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一些可供借鉴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的发展,校园网络等基础设施已经逐步完善,实验室、会议室和图书馆等场所,都已经普遍实现了信息化手段的管理。但如何在已有的设施基础上,为高校师生提供更精细的服务,如文印信息化等,成为当下校园信息化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从政策自上而下地推动信息化的建设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涂庆华认为数字校园建设应成为高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之一。当前信息化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信息化意识与机制两个方面。一方面,从管理角度而言,学校各职能部门管理理念及信息化素养还有待提高;另一方面,信息化管理与机制还不完善,国内高校信息化水平目前参差不齐,目前信息化程度较高的上海地区每个高校都有实体  相似文献   

14.
《中国教育网络》2008,(12):F0003-F0003
近年来,校园数据中心建设已经成为高校教育信息化的热点。为了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很多新存储技术,如网络加速、虚拟化、安全管理、灾难备份、绿色节能以及智能控制等都不断应用到校园数据中心当中,但如何保证校园数据中心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已成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信息化管理者普遍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教育网络》2008,(4):F0003-F0003
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以数字化校园为特征的教育网络应用发展更为迅速,我国高校的教学教务管理、科研管理、后勤管理、数字图书馆、视频服务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和校园社区服务等应用系统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为“十一五”数字化校园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技术系2002年的“中国高等教育信息化调查报告”为基础,概括地论述了我国高校校园信息化发展的现状、所取得的成绩及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内容主要包括:高校信息化基础建设、技术规划、信息化应用以及技术支持和服务等方面。最后,根据调查结果,论文还提出了若干建议性意见。  相似文献   

17.
从2000年左右开始,校园数据中心历经十多年的变化,很多高校已经基本完成了数据中心的基础环境建没,校园数据中心已经成为数字校囝建设的必要环节。如何做好数据中心的运营管理工作,使之能够不断满足学校的信息化建设需求,不断为信息化用户提供服务,是越来越多高校关心的话题。  相似文献   

18.
现代信息技术正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信息化校园建设同样是高等学校建设的重要部分,其建设水平是高校整体办学水平、学校形象和地位的重要标志。但信息化校园建设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和经常性的工作,国内高校虽然在过去几年作了大量努力,但  相似文献   

19.
关于“数字化民大”的设想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字化校园是当前世界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方向,中央民族大学校园网综合布线系统、网络系统、信息服务系统等已经形成,有条件尽快开展“数字化”建设工作。建设内容主要有:全面推广基于网络的管理信息系统,实施一卡通工程,实施虚拟校园工程等。  相似文献   

20.
我国高校数字校园建设发展至今二十余年,成绩和不足同在,经验与教训并存。如何保证下一步发展能够理性、健康和有序地进行?各个高校势必不能再闭门造车,埋头于技术路线或解决方案的摸索。我们需要从更高层面上总结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多年来的经验和教训,从各个方面做好全面、充分的准备,迎接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成熟期”的到来!作为北京大学计算中心主任、北京大学管理信息中心副主任,同时担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理事长等职务,黄达武主任了解北京大学数字校园建设的全盘规划和实施细节,更亲身体验了我国高校数字校园建设二十多年来的风雨历程。多年的实践和思索,使黄主任看到了我国高校数字校园建设在“成长期”的成绩和不足。他认为,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进行到今天,取得了一定成果,已经到了需要一个具有广泛指导意义的标准来衡量和推动高校信息化走向成熟的时候了。基于此,黄老师提出了衡量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是否成熟的三大主要标志。“三大标志”的提出,体现了一种新的趋势:从对硬件设备、技术路线的关注,转向对整体建设质量和效益的关注。为此,《中国远程教育》杂志记者专门采访了黄达武主任,请他对此“三大标志”作一次深入的阐释。我们也希望借此引发出对数字校园建设的理念、思想、质量保证等等非技术因素更广泛、更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