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今的教育正处于一个变革的转型时期.新旧教学理念、新旧教学模式、新旧教学方式的碰撞,不仅给中小学语文教学和改革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对中小学语文教师的语文素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不少语文教师在改革的浪潮中处于一种困惑状态--语文,现在该怎么教?要当好一名符合新时期要求的语文教师,必须切实转变教学理念、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师最头痛的问题莫过于学生对语文课不感兴趣.究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学生对语文课感到没有新鲜感、索然寡味.而语文老师一般都认为这一切都应归咎于应试教育,确实,应试教育难逃其咎,但把所有的问题都强加给应试教育,那也不公平.“如果我们在教学思想、教学方法上下一些功夫,作一些改革,语文课也可以成为学生感兴趣的课程.我认为语文教学生活化,贴近现实生活,充满生活气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之一。 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涅斯认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是十分精辟的见解.只要把语文课堂教学变成课堂生…  相似文献   

3.
当今教育,不仅给中小学语文教学与改革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给中小学语文教师究竟应具备怎样的素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要当好一名符合新世纪要求的语文教师,必须切实转变教学理念,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不断提高自己反思性教学实践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中国教育学会中语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张定远曾说:封闭式语文教学、接受式语文教学和分析式语文教学,成了语文素质教育和深化语文教学改革的“拦路虎”,“语文学习”应置于人的生活和生命质量的高度去审视。这段话给我们的启示是:广大语文教师应该换一种教学方式让学生亲近语文,让学生体味语文课的情趣和韵味,享受语文课的愉悦和快感,在语文课中提升生命的品位。在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笔者有以下几点实践探索。[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水平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了。对于中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而言,基于核心素养来对课外阅读教学策略进行探讨不仅可以增进学生的课外知识,开阔学生的眼界,而且还能使得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感受语文课外阅读的魅力,这对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水平的培养和提高而言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但是据笔者了解,目前有很多中小学语文教师不知道如何基于核心素养来对课外阅读教学策略进行探讨,甚至有一部分的小学语文教师没有意识到基于核心素养来对课外阅读教学策略进行探讨的重要性和作用,这不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能力水平。基于此,本文通过说明在中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相关的问题来制定出相关的教学策略,希望能够给相关的中小学语文教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开设语文课的主要目的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语文能力和语文学习方式的融合。作为小学语文来讲,大胆的创新,给学生留下充分想象的空间,引导他们不断地探索和发现,启迪他们的心智,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为了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中学到一定的学习方法,运用于课外,进而受益终身,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结合教材相关特点,有目的性地开展单元整组教学。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笔者一直在思索着一个问题:语文课该如何上,该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经过这些年的教学探索和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语文课应该充满灵性,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温馨的课堂。  相似文献   

8.
张正治 《学周刊C版》2014,(7):174-175
谈到语文教学,常听到有人这样说:语文课谁都能教.但真正能把它教好、教活的没几个人。一节语文课之后.常常听到这样的评论:这节课不好.沉闷、课堂不活跃.我听了直想瞌睡……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新课程理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改教案为学案.摆正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位置.让学生动起来,活化课堂,让语文课堂精彩化.成为学生乐学、爱学的主阵地。而阅读教学又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大的战场.抓住了阅读教学.学生的语文能力、综合素质就能得到大幅提高。笔者认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三种能力.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应该怎么上,还孩子们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一直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探讨和努力的话题。一位名师说过:“语文教学要回归本色.即追求平实、平常、真实的语文课堂,以实现课堂的有效性教学”。也就是说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来。著名教师王菘舟老师曾说过:“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  相似文献   

10.
重庆市中学生母语能力水平测试,可以了解学习主体文学素养具体的评估依据;重庆市中学语文教师文学教学反思个案的写作,教师主体语文教育观念内涵的经验构成有了文本依据;重庆市语文教师儿童文学有关问卷调查与分析,教师文学教育观念的专业水平有了科学认识的基础,由此提出语文课改文学教学应深入研究的三大基础理论问题:12年通观视角语文终身教育本质的认识;文学教学人文性与工具性的认识层次;语文课改文学教育启蒙意义的目标定位。  相似文献   

11.
温儒敏从事语文的课标研制、教材编写和教学探讨多年,结合语文课改的经验思考,凝聚统编教材编写团队的集体智慧,形成了守正创新的语文教育观:一是教材观,基于守正,立足创新,在统编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强调凸显主体性特质和结构组合的创意设计,使统编教材既让师生觉得实用,又有利于落实语文核心素养;二是教学观,着眼于语文教学最优化,聚焦语用,抓实语用教学,探究教学的最优化策略;三是读书观,强调“读书养性”,拓展读书学习新场域,以素养阅读促进教师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朗读教学法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有着其他教学法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五年制高职教育的重技能、轻人文现象,五年制高职学生不高的语文素养和五年制高职语文课时较少的现状都决定了朗读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和文本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教学目标,坚持朗读教学,灵活应用教师范读,学生反复朗读、重点品读等方法,让学生开口读书,爱上朗读,进而提升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3.
做了33年的语文教师,我越来越感到诚惶诚恐,举步维艰。面对语文教学,我常常陷人一种困顿、痛苦中难以自拔,我几乎每天都在思考着这样的问题:今天我们究竟该怎样做语文教师?语文教师该具有怎样的学养?语文教学的最基本的任务是什么?真正的语文课该是什么样子?语文教师的使命究竟是什么?我还常常拷问自己:你是在培养只能应试的考生,还是在培养真正有语文能力的学生?你的学生喜欢你的语文课吗?你的学生能说爱写吗?你有无语文思想的高度?有无独到的不带任何功利的语文视界?你自身是否具有富赡、深厚的语文素养?今天,你有资格做语文教师吗?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让语文课充满情趣。这样,才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高雅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让语文课充满情趣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一、朗读——感受情趣朗读,是学习语文的基本素养。朱熹曾说过:“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其中“口到”,实际就是指朗读。朗读可以使学生易于领会  相似文献   

15.
吴艳 《成才之路》2013,(33):14-15
现在的语文教师常常会感慨:语文课越来越难上,学生缺乏语文素养,在课堂上往往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学生语文素养的缺失,便是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不注重语言文字的积累。我经常跟学生讲:“生活处处是语文,只要你留心观察,随时都能学习语文。”教师在语文课上传授知识,学生看似听进去了,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学生仍然无法真正理解并运用。看来,语文教学的基础环节,便是加强学生语言文字的积累,从而使学生成才。  相似文献   

16.
《教师》2014,(31):13-13
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无疑,语文的魅力首先来自于语文教师人文素养的魅力。为了推进新课程改革,提升中小学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祁东县教育局和祁东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联合拟定于2014年10月底至11月中旬举行全县中小学语文教师新课程教学写作比赛。  相似文献   

17.
语文就是语文 复旦附中黄玉峰老师一首打油诗描述了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诗云:学生不读书,先生多演戏。悠悠十二载,腹中空如洗。是什么原因,让有着几千年历史的语文教育变得如此少、慢、差、费? 首先,是教师观念出现了偏差,指导思想有问题。长期以来,许多陈旧的观念,特别是“左”的观念束缚着语文教学。教材选编与教学指导中往往仍带有政治说教的痕迹。现在的不少语文课,已经不像甚至完全不是语文课,而是地道的“政治课”或别的什么课。它不再是展现语言以及语文的美妙,而是单纯的阐述教材的思想意义,或者  相似文献   

18.
张学明 《教学随笔》2016,(3):129-129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明确地对教师提出了多阅读书籍的要求:“读书,读书,再读书——这是教师的教育素养这个品质所要求的。”可见,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多读书、读好书是息息相关的。而语文教师作为语文教学的核心引导部分,更应从广泛并有针对性的阅读当中汲取知识,补充理论,开阔视野,掌握技巧;然后把从课本所获得的一切与自己的实际教学工作相结合起来,最终让学生获益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成长。  相似文献   

19.
片面求“新”,误读新课标,实践中出现了“三无语文课”:“无语文”的语文课,未体现语文的性质;“无教师”的教学,未体现教师的作用;“无学习”的课堂,未体现学习的效率。语文学习应从提高语文素养这一目的出发,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研读文本。  相似文献   

20.
写作是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题。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怎样才能引导学生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写作素养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