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是对中国学术史和思想史上居重要地位的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所进行的个案研究。 以往对《四书章句集注》的研究,或侧重于文献整理或侧重于哲学思想方面,这里则将它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力求全面、深入地揭示出该书的某些特点来。文章认为《四书章句集注》实际上是以典籍整理的方式,进行着思想文化的继承和开拓,是传统儒学向宋明理学过渡发  相似文献   

2.
许谦与《读四书丛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谦是元代北山学派的四书学大家,其代表作为《读四书丛说》八卷.该书对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奥者白之,约者畅之,要者提之,异者通之,画图以形其妙,析段以显其义.至于训诂名物之缺,《考证》补而未备者,又详著焉".在义理阐发上大致沿袭朱熹之说,虽然于《四书章句集注》训诂名物之缺多所考订,却又渐流于章句训诂,表明了元代中后期北山学派学风的一种转变.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朱熹一生与书院的关系及对书院教育的重视。通过他对首刻《四书章句集注》,推进儒家学说传播,探讨了朱熹为丰富图书版本藏书建设所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朱熹一生与书院的关系及对书院教育的重视。通过他对首刻《四书章句集注》,推进儒家学说传播,探讨了朱熹为丰富图书版本和藏书建设所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之《大学章句》和《中庸章句》,有功于《大学》、《中庸》甚巨.但其中之曲解误说,亦所在多有,而今之学人则多有不知.指纠其曲解误说,对于正确理解《大学》、《中庸》原文、正确认识早期儒学及程朱理学,乃至端正学风,减少人云亦云,均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四书     
《山东图书馆季刊》2005,(4):104-104
《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部书的合称。南宋理学家朱熹将这四部书辑录在一起,加以注释,题称《四书章句集注》,始有《四书》之名。其中《论语》是孔子的学生和再传学生记载孔子及其部分学生言行的书。《大学》是《礼记》中的一篇,传说是曾参(sh叆n)的  相似文献   

7.
四书     
《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部书的合称。南宋理学家朱熹将这四部分辑录在一起,加以注释,题称《四书章句集注》,始有《四书》之名。其中《论语》是孔子的学生和再传学生记载孔子及其部分学生言行的书。《大学》是《礼记》中的一篇,传说是曾参(Shēn)的学生记述曾参言论的。《中庸》也是《礼记》中的一篇,  相似文献   

8.
袁枚谈狐说鬼之书,而以《子不语》为名,盖取意于《论语》:“子不语怪、力乱、神”。这是被学术界视为儒家的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思想之一,而以朱熹的注为代表: “怪异、勇力、悖乱之事,非理之正,固圣人所不语”(见《四书章句集注》卷四)。  相似文献   

9.
南宋以降,朱熹学说一直被尊为理学的正统。朱熹所撰《四书集注》,吸收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等理学家中与己意相合的论说,综合条贯,加入自己的比较通俗浅近的阐释,使理学借"四书"而得以传播。宋、元、明、清四代,研治《四书集注》的著述层出不穷。但是当今的有关论著,言宋、明、清阐发朱子之学者颇为详尽,而于元代往往一笔带过或语焉不详。本文拟论列元代"四书"类典籍,以考察其理学传承状况的一个侧面。元朝开国之初,在姚枢、赵复等汉人儒士的影响下,在燕京建周子祠(周敦颐祠),又建太极书院,依程朱传注讲授理学,使"北方知有程朱之学"(《元史·赵复传》);元朝灭南宋  相似文献   

10.
2011年南京图书馆报来一部带有句读、标抹的元刻本《四书章句集注》(见图一),参与珍贵古籍评审。因其版式风貌不似元刊而类宋刻,故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派人专程前往南图作进一步考察。此书每半叶七行,行十五字,小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