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处理读者来信,是党报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党报联系广大读者的重要渠道之一。通过一件件来信的处理,既能宣传党的政策,又能及时了解、反映群众的情绪、意见、呼声和要求,从而加强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处理读者来信中,怎样把握好批评报道的社会效果?这里谈一点实践的  相似文献   

2.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党报的重大政治责任。但是,如何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强化读者意识,又是党报在现今条件下必须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笔者认为,党报要处理好正确舆论导向与读者意识的关系,关键是要做好贴近群众这篇大文章。党报要贴近群众,这是大家的共识...  相似文献   

3.
李长春同志曾经指出:“贴近群众,要求我们高度重视群众的主体地位。”群众是历史活动中的实践主体,也是新闻工作服务的对象主体。“三贴近”,关键在于贴近群众。贴近群众是对所有新闻传媒和新闻工作者的共同要求。在这一方面,党报和党报丁作者应当比其他新闻传媒和新闻工作者做得更好。本文主要谈党报发展中的贴近群众问题。  相似文献   

4.
新闻报道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这是对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多出作品,出好作品的一个基本要求。我们的各级党报,是党的喉舌,也是人民群众的喉舌,我们要面向人民群众办好党报。党报新闻宣传的源泉在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中,党报新闻宣传的直接对象是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5.
党报具有党的宣传工具与人民舆论工具的统一性.这个一致点集中在宣传党的路线政策上。党报作为党的宣传工具.要求它坚持党性。使宣传完全符合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报作为人民舆论工具,又要求它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要求,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和愿望,报道人民群众的经验创造,反馈人民群众实践党的路线政策的信息。这两个方  相似文献   

6.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各地市党报的根本宗旨,这就要求党报要牢固树立贴近群众、服务群众意识。  相似文献   

7.
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是办好各级党报的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新闻工作中的具体化,也是党报生存的根本要求。目前党报的群工通联工作也发生了很多新的变化。如何正视这些变化,对于搞好党报的群众工作,办好党委机关报,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言论是党报的旗帜,是党报的灵魂.党报言论的公信力、权威性、影响力和指导性是其他纸质媒体所不能替代的.党报言论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理应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并从中受到教育,得到启迪.但是,综观当前党报的部分言论,仍然存在着质量不高的现象,没有形成品牌效应,离读者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主要表现在:有的生动不足、严肃有余,有的"灌输"说教、泛泛而谈,有的高高在上、无的放矢,有的不痛不痒、观点模糊.这就势必要求党报言论在贴近人民群众中要进一步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9.
赵云 《传媒观察》2003,(9):41-42
党报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党报要更好地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必须按照中央领导同志提出的要求,坚持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入手,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扩大党报的影响力,使广大人民群众在阅读党报的  相似文献   

10.
党报要文版群众言论主要是指党报一版相对固定的一个著名专栏言论。像《人民日报》的“今日谈”。《解放军报》的“集思广益”等。它刊发的基本是群众自发来稿,见报频,数量多,影响也比较大。在推进新时期新闻改革中,如何使党报要文版群众言论发挥应有作用,也能够“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关键的是加强其战斗性。第一,为什么要加强党报要文版群众富论的战斗性?党报要文版特点使命的要求。党报的宣传、鼓动。组织的职能要求各版的言论应具有战斗性。但是由于各版所担负的任务、风格的不同,言论战斗性的要求也不尽一致。作为要文版──…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写进决议,这对党领导下的各种媒体特别是各级党委机关报提出了新的历史任务和更高的要求,也为各级党报的群众工作赋予了新的内涵。党报群众工作特性和传统工作任务梳理传统意义上的党报群众工作的基本理念和工作任务,对在新时期发扬与时俱进的精神,赋予群众工作新的时代特色、创新群众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一、党报群众工作的特性。首先,具有新闻性。这一特点是党报的性质与任务决定的。党报新闻宣传的主要任务,就是不断地通过报道大量的新闻事实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反映群众的呼声…  相似文献   

12.
"党报姓党",这是党报人自律的一句话.这句话实质上是要求我们党报人要以政治家办报的要求总揽报道工作,绝对服从和服务于党委,对党委、政府工作帮忙不添乱.我们也要看到,党报也是办给人民群众看的.那么,在新的形势下,在报纸受众需求多元化特别是报业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地市党报办得群众喜爱,必须要有思维创新,适合读者取向,努力实现三个转变.  相似文献   

13.
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是办好各级党报的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新闻工作中的具体化,也是党报生存的根本要求。目前党报的群工通联工作也发生了很多新的变化。如何正视这些变化,对于搞好党报的群众工作,办好党委机关报,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老百姓爱看报,爱看报上自己关心的事,爱看新鲜事,尤其爱看党报,因为党报具有权威性。 时下,党报的订阅大都为公费订阅,且带有一定的行政措施。我认为,采取一定的行政措施,订阅党报是必要的,但这不是唯一的办法。为了扩大党报发行量,使报纸成为老百姓必备的精神食粮,真正走向市场,党报应当贴紧群众办。 党报上刊登的新闻要接近群众,群众才爱订爱看。有一件事使我印象深、启发大。我市一位叫周道金的农村青年,因盗窃被判刑二年释放后,在郢中镇海子河市场干屠宰个体户。他守法经营,立誓重做新人,1990年10月25日,他见一扒手盗走一生意人钱包,上前抓住扒手,将其扭送派出所途中,被扒手用匕首刺死。此事在钟祥城乡引起轰动,众说纷纭,为了正确引导舆论,我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作了汇报,由于当时尚未办起《钟祥报》,我将采写的长篇通讯《留下正义在人间》寄出,分别被《人民日报》、《湖北日报》、《楚天周末》、《湖北新生报》等报刊采用。这篇通讯告诉人们,无论什么人,只要他为人民做了好事,党和人民是不会忘记他的;犯过罪的人,只要他痛改前非,仍然有光明的前途。为了扩大社会影响,我自费从武昌买回共2500份刊有这篇通讯的《湖北日报》、《楚天周末》、《湖北新生报》,交给一名小工在车站、餐馆零售,不到  相似文献   

15.
新闻界纪事     
党报的公开报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党报的内参报道则是党和政府的“耳目”,办好党报内参与办好党报同样重要。这是5月在北京召开的“人民日报暨省市自治区党报内参工作会议”所强调的内容。内参的“耳目”功能主要表现在: 一、是我们党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是沟通、密切党和群众联系的重要渠道。它有助于党和政府掌握群众的脉搏,了解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  相似文献   

16.
新闻改革和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不断发展,不仅要求通讯员有较强的报道意识,为新闻单位采写高质量的报道和不断地提供新闻线索,而且还要求通讯员具有情况意识、评报意识、发行意识、监督意识。情况意识——是通讯员的首要意识我们的党报,既是党委机关报,又是人民群众自己的报纸。党报的办报方针是全党办报群众办报。党报的通讯员是人民群众的代言人,是办好办活党报的依靠力量。因此,反映情况,反映社会动态和群众心态,是党报通讯员的首要意识,也是其光荣的责任和义务。许多老通讯员认为,稿件能见  相似文献   

17.
言论是党报宣传的制高点,惟其重要,很值得也更需要我们用极大的努力坚守这块阵地。言论是党报的旗帜和灵魂,做好言论工作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报言论也要与时俱进,以增强说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党报言论要旗帜鲜明,导向正确。增强党报言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又必须研究读者,服务读者,最终赢得读者。这就要求我们要从力求贴近人民群众这一点入手改进言论宣传。从思想感情上贴近人民群众党报言论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党报编采人员首先在思想上要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势,改变语气上的那种“灌输”方式,切实视人民群众为知…  相似文献   

18.
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是新形势下对党报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如何找准党报群众工作的着力点,做到体现党的意志与反映人民群众心声的统一,进一步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是党报工作者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笔者认为,关键是要增强群众意识,以“读者为本“,高度重视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以达到理想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19.
“党报姓党”这是党报人自律的一句话,这句话实质上是要求我们党报人要以政府家办报的要求总揽报道工作,绝对服从和服务于党委,对党委政府工作帮忙不添乱,我们也要看到,党报也是办给人民群众看的,那么,在新的形势下,在报纸受从需求多元化特别是报业竞争日激烈的情况下,地市党报办得群众喜爱,必须要有思维创新,适应读者取向,努力实现三个转变。  相似文献   

20.
王承英 《传媒》2000,(6):18-19
“党报姓党”,这是党报人自律的一句话。这句话实质上是要求我们党报人要以政治家办报的要求总揽报道工作,绝对服从和服务于党委,对党委、政府工作帮忙不添乱。我们也要看到,党报也是办给人民群众看的。那么,在新的形势下,在报纸受众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