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工业企业R&D状况的区域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我国工业企业R&D活动在区域上发展不平衡,阻碍并影响了区域R&D活动水平的提高乃至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本文运用多元统计分析的因子分析、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工业企业R&D活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探讨了不同区域工业企业R&D活动存在差异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从省域尺度上考察我国R&D枢纽的形成与发展状况。采用2006年我国各省市R&D活动的数据,建立R&D枢纽选择指标体系,从研发投入、研发产出、研发产业化和创新环境方面对我国R&D枢纽形成区域及发展模式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和上海适宜成为我国的R&D枢纽。在R&D枢纽的发展模式上,北京适合发展成混合型的研发枢纽,上海适合发展成为自主创新型的研发枢纽。  相似文献   

3.
初钊鹏  王铮  李兵  杨念 《科学学研究》2009,27(6):869-875
 从省域尺度上考察我国R&D枢纽的形成与发展状况。采用2006年我国各省市R&D活动的数据,建立R&D枢纽选择指标体系,从研发投入、研发产出、研发产业化和创新环境方面对我国R&D枢纽形成区域及发展模式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和上海适宜成为我国的R&D枢纽。在R&D枢纽的发展模式上,北京适合发展成混合型的研发枢纽,上海适合发展成为自主创新型的研发枢纽。  相似文献   

4.
研究与开发是高新技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活动,而R&D投入是企业开展R&D活动的前提。本文以中、美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结合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生命周期,研究企业不同阶段的R&D投入,并就各阶段的R&D强度差异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比较研究和实证分析,发现中、美两国各阶段R&D投入差异显著,且高新技术企业的R&D投入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并根据比较分析的结果提出了对提高我国高新技术企业R&D投入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基于随机前沿函数,考查了2002-2011年我国各省市高技术产业的研发活动,分别对R&D中间产出效率和R&D最终产出效率进行衡量,进而分析各种影响因素对产出效率的具体效应.研究发现:我国高技术产业R&D投入未形成规模经济,且R&D资本投入比R&D人员投入效率高;各省市高技术产业R&D效率差异明显,具体呈东部领先,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落后的现状;企业规模、政府政策影响、市场化程度、市场结构以及时间因素对高技术产业R&D中间产出效率和R&D最终产出效率的作用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6.
熊国经 《科技管理研究》2005,25(9):52-55,59
本文对泛珠三角经济区域的各省实际用于试验发展的经费支出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把江西、泛珠江三角区域与我国在R&D活动中的经费投入以及科技进步状况进行了对比研究,以探讨江西R&D投入与“泛珠三角”配角效应。  相似文献   

7.
R&D投入是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R&D政策对于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尤为重要。在对比分析创新与R&D内涵的基础上,对R&D政策的概念和内涵给予界定。以欧盟为例,介绍了欧盟R&D政策的构成、政策效果及其在不同空间层面的区域效应。针对我国R&D政策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熊维勤 《科学学研究》2011,29(5):698-706
 从激励理论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税收和R&D成本补贴政策对企业R&D活动规模和效率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税收的存在会弱化企业努力投入激励并降低了R&D活动的期望收益,从而既不利于提高R&D活动的效率,也不利于扩大R&D活动规模;而在R&D成本实行同一所得税抵扣政策下,政府对企业R&D投入的直接补贴政策是激励中性的,它虽然无助于提高R&D活动效率,但可以有效提高R&D活动规模。利用我国14个高技术行业1995-2008年面板数据进行的实证检验支持了上述理论结论。进一步证明,改变现行的R&D成本同一所得税抵扣政策为差别抵扣政策可以提高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9.
本文引用丰富的数据,对“十五”期间江西政府R&D资金的投入及配置情况进行全面分析,系统评价江西省R&D投入在全国的水平,以及江西政府对R&D活动的资助水平,对于制定我省的R&D发展战略,提升江西省的区域竞争力,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宁夏高校是宁夏区域创新的主体,R&D(研究与发展)活动是该体系科技活动的核心,是高校科技实力的直接体现。作为内陆省区的地方院校,宁夏高校的科技事业目前尚处于不发达的初级阶段,而要想摆脱这种局面就必须正视现状,对现有的R&D资源进行认真分析和合理整合。本文通过参照R&D活动的具体量化指标对宁夏高校所拥有的R&D资源进行系统的定量分析,以期发现宁夏研究与发展活动的规律和问题,为实现地方科技创新和高校科技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我国区域R&D投入绩效评价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针对R&D活动绩效评价中大多没有将R&D投入作为成本看待的做法,引入经济效率概念,指出在R&D投入绩效评价中应贯彻产出/投入分析的思想。并尝试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我国30个省市的R&D投入绩效进行测度与评价,着重分析了东、中、西部三大地区R&D投入绩效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我国R&D投入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年来,我国学者对R&D投入问题给予了较多的关注,也取得了不少相关研究成果。本文从R&D投入的来源与结构问题、R&D经费投入的国际比较、R&D投入与产出增长关系、R&D活动资源配置问题、我国财政科技投入与R&D投入的关系、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R&D支出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基于界面管理的研究视角,梳理归纳了主要发达国家在培育、壮大高技术新兴产业过程中针对R&D活动所采取的政策措施;提出了政府针对R&D活动的界面管理模型和政策体系空间;分析了发达国家经验对我国发展新兴产业尤其是促进R&D这一关键环节带来的启示与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上海浦东新区新兴科技型企业为对象,对企业R&D活动和自主技术创新进行经验研究,通过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提炼出企业的规模结构、研发人力资本投入及盈利能力对企业R&D活动及自主技术创新发展的共同促进作用,验证了西方关于企业技术创新的理论,结果表明,区域新兴科技型企业应扩大企业规模结构,企业R&D商业化能力是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15.
我国区域R&D投入水平差异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入R&D投入强度、R&D经费相对规模、R&D人员相对规模等测度指标,根据(2006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对我国各地区R&D投入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聚类分析R&D投入水平差异,对我国各省区进行科学分类。  相似文献   

16.
陈伟  刘井建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11):47-48,56
由于社会经济系统的内部结构和企业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R&D发展模式和管理也相应地发生变化。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企业R&D发展模式和管理的分析和比较发现,我国企业R&D管理仅相当于国外第四代R&D管理水平。针对我国企业R&D发展的特征和问题,提出了提高我国企业R&D管理水平的借鉴措施。  相似文献   

17.
基于R&D经费资源的稀缺性,在增加R&D经费投入之前研究R&D经费配置效率意义重大。本文在Wurgler(2000)模型基础上,通过构建R&D经费配置效率的动态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2004-2009年间37个工业行业的R&D经费配置效率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我国R&D经费配置是有效率的(0.109),但处于较低水平;我国企业自发R&D投资水平偏低且存在行业差异。要想提高我国R&D经费配置效率,一方面应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R&D经费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另一方面应当积极发挥政府在R&D经费配置中的宏观调控作用,还要不断增强企业提高自发R&D投资水平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学校的R&D活动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发展R&D事业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文章首先分析了天津市高等学校R&D活动产出的特点与现状,进而研究了相关的障碍性因素,对天津市高等学校R&D活动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赵红光 《中国软科学》2007,(2):66-71,86
本文在对商品性R&D活动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R&D产业的内涵及其形成的动力机制。分析表明,以直接获取经济利益为目的商品性R&D活动是构成R&D产业的基础,而技术推动、需求拉动、竞争驱动是R&D产业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20.
浅谈R&D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科技统计数据在科技发展和科技决策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也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在促进科技资源合理配置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杠杆作用,同时也为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参考和支持作用。R&D活动对国家整个科技的发展,特别是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是R&D活动呢?R&D是英文ResearchAndDevel-opment(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的缩写,R&D活动是指为增加人类知识的总量,以及运用知识去创新应用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工作。R&D活动是科技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R&D活动的开展有赖于R&D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