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的的我国图书学报学研究文献的数据统计来源,从该刊与社科期刊的关系,全文转载文献量,收录的核心期刊,收录期刊的地域分布,核心著者群五个方面,对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的1999~2003年贵州省产出的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论文数量、期刊情报源分布、作者分布、内容特征分布5个方面的定量分析,认为我省图书情报学研究现况为:图书情报学学术论文产出量稳中有升,论文分布呈现明显的集中与分散特征,核心作者群尚未形成,合作研究偏少,研究主题分布不平衡,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的1999—2003年贵州省产出的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论文数量、期刊情报源分布、作者分布、内容特征分布5个方面的定量分析,认为我省图书情报学研究现况为:图书情报学学术论文产出量稳中有升,论文分布呈现明显的集中与分散特征,核心作者群尚未形成,合作研究偏少,研究主题分布不平衡,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4.
图书情报在各种学科中无疑是举足轻重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对其所进行的研究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也已遍布全国.目前,已查到的项目较全的期刊已达百余种,而刊用这一学科文章的期刊、报纸等则更十分丰富.这自然为从事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的人员提供了大量的文献,但另一方面又给文献的利用带来极大的不便.为配合专业图书馆(室)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的订阅、收藏,为方便广大研究人员的利用,笔者采用文摘法探索中文图书馆学情报学核心期刊,以供参考.一、具体方法:1、选用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主办的二次文献一复印报刊资料《图书馆学、情报学、资料工作(G9)》(以下简称“G9)作为统计依据.  相似文献   

5.
对贵州教育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人员2000~2006年发表的期刊论文,从论文年代分布、核心期刊发文率、各学科领域论文分布、论文被引频次分布、作者被引频次分布、高被引论文、高被引作者、《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系列转载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统计分析,比较客观地揭示和描述了新世纪初贵州教育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发展的基本状况。  相似文献   

6.
为了了解新世纪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的研究动态,为科学研究提供依据,通过对2000年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核心期刊进行统计分析得知:2000年,我国17种图书馆学、情报学核心期刊共发2988篇,图书馆学发1677篇,占发总量的51.6%,是主要研究内容;发最多的主题是图书情报技术和中国图书馆事业;2000年,发作主要分布在北京、湖北、广东、江苏、黑龙江等省市,并涌现出一批新的研究;高校系统是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的主要系统。  相似文献   

7.
为了了解新世纪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的研究动态 ,为科学研究提供依据 ,通过对2 0 0 0年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核心期刊进行统计分析得知 :2 0 0 0年 ,我国 1 7种图书馆学、情报学核心期刊共发文 2 988篇 ,图书馆学发文 1 677篇 ,占发文总量的 5 1 .6% ,是主要研究内容 ;发文最多的主题是图书情报技术和中国图书馆事业 ;2 0 0 0年 ,发文作者主要分布在北京、湖北、广东、江苏、黑龙江等省市 ,并涌现出一批新的研究者 ;高校系统是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的主要系统  相似文献   

8.
黄伶燕  罗建平 《海外英语》2012,(12):281-282
论文被引频次是学术评价的重要指标。统计学术期刊高被引论文的频次,可以客观地了解期刊论文的基本情况,选题分布和吸引力,作者队伍建设,以及期刊和论文影响力的辐射范围。统计数据还可以为期刊办刊、作者投稿、编辑审稿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情报学、图书馆学、档案学的发展状况,剖析了我国这三类学科发展的基本结构和相应期刊的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10.
中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对1999~2005年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研究论文的年代分布、著者分布、合著率、期刊分布、主题词分布、基金论文分布等运用文献计量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1.
贵州省作者在图书情报学核心期刊上发文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980-2007年贵州省图书情报专业人员在17种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从发文情况、年代分布、论文的学科分布、论文作者合作情况、核心作者、引证文献刊物分布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比较客观地揭示了贵州省图书情报学术研究与发展的基本现状。  相似文献   

12.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对2005—2010年登载在《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高被引论文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5—2010年《学报》共刊发论文714篇,被引337篇,总被引频次1 051次;被引频次最高的前50位高被引论文共计被引460次,占到总被引频次的43.76%,显示高被引论文对期刊影响力和引证指标的突出贡献.共有12个学科、专业进入高被引论文行列,排名前三位的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中药学、体育科学总被引频次占到前50位高被引论文的50.87%;前六位合计占到82.6%.统计表明论文刊发时间越长,被引机率越大;本院作者为刊物被引频次的重要贡献者.对被引频次和中国知网下载频次进行相关性分析,Pearson相关系数为0.662(P〈0.01),显示高被引论文被引频次和下载频次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期刊以其出版周期短、信息容量大、内容新颖等特点,在教育和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成为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多年来纸质期刊的价格不停地上涨也一直困扰着图书馆。尤其是一方面图书馆要以大量资金来购买期刊,另一方面许多期刊的利用率却是极低甚至为零。以怀化学院图书馆为例,对当前期刊的收藏与利用之间的矛盾作一简要分析,以期今后图书馆在期刊资源配置上能有新的设想与突破。  相似文献   

14.
基于对99篇研究中国基础教育的SSCI高被引论文的主题分布、对中国基础教育研究价值的表述以及被引用情况的分析,发现这些高被引论文通过凸显中国学生的优异成绩、揭示与他国教育存在的共性问题等方式吸引了国际学界关注,但对有中国特色教育实践的描述分析以及对中国基础教育独特研究价值的发掘尚有不足。相关成果对中国基础教育研究价值的建构方式需要实现从成绩到经验、从问题到方案、从数据到理论的转变,才能进一步提升中国教育研究的国际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This article is the first of a series of three that reviews the citation patterns of references cited in the entire collection of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ISPI) journal articles (1962–2007) and all chapters published in the three editions of Handbook of Human Performance Technology (1992, 1999, and 2006). It includes an analysis of journal articles cited and lists which journals and particular articles are cited most frequently, both overall and by decade. Part 2 in this series will present an analysis of books cited in the entire ISPI literature collection, and part 3 will report on the most cited authors, both overall and by type of reference (e.g., journal articles, books, sections of books, reports, conference papers, dissertations).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012年不同类型的稿件及用稿情况与作者、基金、栏目、篇幅等的关系。结果显示:内稿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作者的文章、图书馆学的文章等具有较高的质量;外稿中具有中级职称或博士研究生学历作者的文章、文学和艺术类的文章质量有待提高。可为新建本科院校学报的稿件选择和评价工作提供启示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计量学,通过教学与统计学的方法来描述、评价辽宁省各地区独立学院2008--2012年发表学术论文的现状与发展趋势。通过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作为文献检索源,以辽宁省所有独立学院作为统计对象,从定量的角度分析各独立学院发表论文总数、核心期刊论文数以及论文的被引次数。所得结果可作为对各独立学院科研实力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在贵州教育史上,明代是极为重要的时期,在明代之前,贵州设立学校极少。自贵州开省之后,贵州战略地位逐渐凸显,其教育事业才得到一定的重视和发展,同时其教育表现形式较为多样,如司学、儒学、卫学、社学、书院等。无论这些学校形式怎样,都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时贵州文教相对滞后的状况。参阅方志,试浅析明代贵州教育的发展情况及特点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