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儿童什么时候开始学习本国文字最为妥当,这是世界各国教育都重视研究的问题。我国长期以来对要不要向幼儿进行早期识字教学一直有争议。有人认为幼儿识字有益无害,也有人认为,幼儿识字有害无益。我认为,不科学的幼儿汉字教育对幼儿会有不利影响,甚至有害。而科学的汉字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是有益无害的。在此,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科学汉字教育的意义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汉字识字教学是学龄初期儿童重要的课程之一。本论文从联想规律在汉字识字教学中的运用这个角度来研究学龄初期儿童汉字识字教学,用以启示教师在对学龄初期儿童进行汉字识字教学时,如何使学生对学习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相似文献   

3.
小学识字教学心理浅析昌潍师专教育教研室刘万里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也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准确、熟练地掌握汉字。对儿童来讲,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其获取系统知识的第一步,识字教学的效果不仅影响儿童对汉字的掌...  相似文献   

4.
汉字字形识别的认知途径及其认知心理学意义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字字形识别研究具有双重意义一是有助于中小学汉字识字教学,二是有助于计算机的汉字识别模型的建立.从认知心理学入手具体分析汉字字形的特征以及认知者的信息加工过程并通过对汉字字形识别的认知途径的分析与综合,可以确立汉字字形识别的一般认知过程与认知特点.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微观发生范式理论有助于深入地揭示汉字字形识别的过程并确认了部首、独体字与合体字的基本视觉特征,而且可以把这一理论范式看作汉字教学与汉字识别技术研究的一种心理依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对识字教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多方面的试验,取得了一些成果。了解这些研究和试验情况,对我们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会有一些益处。一、识字心理研究有长足进展 (一)汉字字形教学的心理研究 1.影响儿童掌握字形的因素。这些因素有如下一些:①汉字笔  相似文献   

6.
汉字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我国的学前儿童汉字教育研究可追溯到古代,在漫长的时间跨度中,成果斐然。通过对学前儿童汉字教育是与非的研究、学前儿童汉字字形认知发展阶段的研究、学前儿童汉语识字教学的研究,对学前儿童汉字教育研究有了深刻认识。在进行学前儿童汉字教育研究时,可采取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幼儿汉字认...  相似文献   

7.
四五十年前,我国心理学界的前辈们对识字心理的各个方面作过深入研究,成绩卓著。新中国诞生以后,专家学者结合教改实验,对识字心理也作过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并有新的发展。这些研究对于我们今天从心理学的角度谈识字教学,特别是研究突破汉字的字形难点是有所裨益的。我国心理学界对影响儿童掌握字形难易程度因素的研究和对儿童识字能力发展  相似文献   

8.
文化识字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意指基于儿童特点,通过对汉字物化过程的追寻,通过对汉民族实践和意识活动中经过长期孕育而形成的价值观、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的追寻和复原,通过一种文化濡染的方式,引导儿童识字的理论建构和实践。其具体策略是:研究儿童,了解和敬畏汉字;使学生从日常生活、专题活动和学习技巧等方面融入识字;要从汉字自身特点出发,分别从字源、字根、故事、意象、微差等方面引导学生学习汉字。总之,文化识字要以“儿童”为中心,以“汉字情结”和“汉字文化”为两翼,从而促进文化识字理论整体体系的形成,并积极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教师对识字教学的认识和改革,有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是在识字教学的方法方面,可以说是流派纷呈。他们有的从汉字的造字规律出发,有的从儿童的认知心理出发,还有的从汉字作为母语教育的特点出发,构建了不同流派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这些探索对识字教学的改进与发展起了极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低年段教学的重中之重,关系到儿童是否能够顺利启蒙,本文分别从幼儿园、小学、家长的角度,就儿童发展特点、汉字的认知机制,对幼小衔接识字策略进行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11.
组块效应在记忆和提取汉字的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组块记忆现象一直存在于儿童识字的过程中,是一种客观的存在,是一种学习心理的过程,科学地认识这些现象才有可能实现提高识字效率。  相似文献   

12.
王莉 《现代语文》2008,(11):104-106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在确定识字教学的方法时,不仅要考虑汉字本体规律,同时要考虑语言学习的规律。在我国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过程中,人们比较偏重于汉字构造规律而相对忽视了儿童的认知心理特征,从而影响了识字教学水平与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本文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笔者教学实践,对遵循儿童汉字认知特点的识字教学策略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检视建国后的识字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凤珍 《天中学刊》2004,19(4):112-114
建国后先后涌现了20多种识字教学法,为后来者提供了许多启示。由于种种原因,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识字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识字教学研究开始改变以往自发、粗浅、主观臆断的局面,体现出了一种理性的自觉和科学求真的态度。心理学研究者也开始研究汉字,这加快了识字教学研究的科学化进程。汉字识别研究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亟需心理学研究者、汉字文字学研究者、语文教育研究者及一线教师联合攻关,进行立体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14.
字形分析与智力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通过识字教学中对汉字字形结构及造字法的分析,阐述了儿童识字过程听心理实质,以及字形分析在儿童认知结构的构建和促进儿童智力发展方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应该以识字教学为重点,这在心理学上是否有其科学的根据呢?对这个问题,我试从儿童言语发展的一般规律方面和儿童学习汉字的心理特点方面来谈谈自己的一点儿体会,作为对《人民教育》今年三月号赵廷为先生写的《对“以识字教学为重点”的商榷》的商榷。  相似文献   

16.
心理发展研究表明:3~6岁是儿童识字和口语发展的关键期。识字教育是一种开发幼儿智力和潜能的有效途径。由于汉字形体的特点比较复杂,在学习过程中有助于幼儿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教孩子识字,应以极大的耐心和热情,并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和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使幼儿在游戏中学,在生活中学,在故事中学,在兴趣中学,在愉快中学,自然而然地学。为此,我们尝试着在孩子的活动中渗透识字活动。  相似文献   

17.
幼儿识字教育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一些专家学者对幼儿识字教育的研究表明:幼儿具有大量识字、提前阅读的巨大潜力,只要方法得当,幼儿早期识字不仅是可行的,而且能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和认识水平的提高。本文着重分析幼儿识别汉字的潜在能力及幼儿早期识字的意义,力求寻找出适合幼儿认知规律的科学的识字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8.
刘曼华 《小学语文》2010,(10):14-15
北京景山学校的集中识字教学实验是从1960年开始的,至今已经50年了。50年来,我们坚持教学改革的正确方向,运用汉字构字规律。遵循儿童认知规律和语言发展规律,抓住儿童认识汉字过程中各个阶段的主要矛盾,通过编写教材、教学实验、教育理论研究逐步形成了景山学校的识字教学体系:在小学一、二年级,采用“分批集中识字与汉字回归语境相结合”的办法将识字与阅读相对集中、交互进行。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教师对识字教学的认识和改革,有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是在识字教学的方法方面,可以说是流派纷呈。他们有的从汉字的造字规律出发,有的从儿童的认知心理出发,还有的从汉字作为母语教育的特点出发,构建了不同流派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这些探索对识字教学的改进与发展起了极大的作用。新课标实施以来,广大教师联系自己的经验,落实新课标的精神,更加注意以学生为主体,把汉字的教学与学生的发展结合起来。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更加重视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注意了学生美学价值及文化价值的教育。  相似文献   

20.
开发脑潜能与婴幼儿科学汉字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婴幼儿识字,当前在国内外,还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有人认为,婴幼儿识字有益无害;也有人认为,婴幼儿识字有害无益。我们认为:科学的婴幼儿汉字教育对婴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是有益无害的;不科学的婴幼儿汉字教育对婴幼儿会有不利的影响,甚至有害。一、婴幼儿科学汉字教育的含义婴幼儿没有任何压力、负担和烦恼,像自然学会说话一样,自然学会识字、阅读,学会普通话和学会写字,这就是婴幼儿科学汉字教育。科学的婴幼儿汉字教育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学识字、阅读和普通话;第二阶段:学写字。达到婴幼儿科学汉字教育的标准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