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电视节目编排,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观众的收视规律和习惯.而观众收看电视的习惯和规律是建立在作息规律基础之上的。只有把握观众的作息规律,才能进一步把握观众的收视规律;只有把握观众的收视规律,才能使电视节目编排更贴近观众需求。根据央视-索福瑞媒介公司对绍兴地区的收视调查数据.绍兴电视观众在生活形态、收视习惯上大致有以下规律。  相似文献   

2.
在体裁、内容和表现形式众多的电视节目中,电视专题片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艺术体裁和表现形式,其专业性和深入性给观众带来的视听感受和心理震撼是其他电视节目表现形式所不能企及的。制作电视专题片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制作人能否把握好制作过程中的细节,尤其是在主题突出和人物表现方面,直接决定电视专题片质量的好坏。基于此,本文从电视专题片的细节内容着手,首先介绍了电视专题片制作过程中把握细节的重要性,随后简要分析了当前阶段制作电视专题片中忽略的细节问题,最后阐述了电视专题片制作细节的把握要点。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 电视节目播出是节目由策划、编辑制作到与观众见面的最后一关,是电视台面向观众最直接的窗口,制作出高质量的电视节目固然不易,但是如果节目的播出质量不高,再好的电视节目也会变得没有多少含义。因此,提高电视节目的播出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电视节目解说词的写作是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它是以文字稿的形式,通过电视的听觉或视觉通道传播给观众的。一部电视节目的好坏,不仅取决于画面拍摄、制作等技巧,而且还取决于解说词写作的成功与否.解说词能准确、清楚地表达节目制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情感,使观众更能准确地理解把握电视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意图.电视教育节目尤其是教学类的节目比较枯燥,有的单靠图像难以表达.因此,电视教育节目解说词的写作,在整个节目制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知识性电视教育节目,是以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为宗旨,…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文化娱乐项目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电视节目作为人们茶余饭后的主要娱乐项目受到很多关注,电视节目对人们的影响也在逐渐扩大。各大电视台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引来更多广告投资,在不断提高电视节目的质量,也在不断地创新,很多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的节目进入了人们的眼帘。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高科技技术也被引入电视节目制作中,为提高电视节目的质量做出了贡献。未来电视节目的制作将得到质的提升、量的增多、整体的飞跃。  相似文献   

6.
陈琳 《声屏世界》2005,(12):35-36
近年来。“演播室观众”在我国的电视节目中越来越多.大有“雨后春笋”、“长势喜人”的景象。纵观这类节目.它的长处是为电视观众直接参与电视节目的制作与播出提供了一条渠道.使电视节目显得更加“平民”化了,也满足了一部分观众的表现欲。此外,它还折射出我国政治民主的进步和社会发展程度的高低,是值得提倡的。但是,在实际运作中,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编导人员对“演播室观众”的把握上还不是那么准确。  相似文献   

7.
电视是大众传播的载体,其生存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收视率,取决于受众的反应,因而必须要考虑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关系,揣摩媒介特性与观众心理需求的契合点。研究受众心理定势,对于把握受众的心态,增强观众的参与性和节目的互动性,提高电视节目制作水平和国际化交流有着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娟 《新闻通讯》2010,(3):44-45
电视是大众传播的载体,其生存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收视率,取决于受众的反应,因而必须要考虑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关系,揣摩媒介特性与观众心理需求的契合点。研究受众心理定势,对于把握受众的心态,增强观众的参与性和节目的互动性,提高电视节目制作水平和国际化交流有着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电视节目已经成为了大众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怎样才能让观众选择一款电视栏目,对栏目的包装显得至关重要.通过对电视栏目包装技巧与策略的研究,我们发现电视栏目的包装是一项系统工作,需要运用到管理学、广告学、心理学和经济学等等各方面的知识,在策略的选择上要遵从目标定位清晰、电视节目内容丰富、观众定位准确并通过运用各种现代化的技术手段,特别注重对于视觉效果的运用,才能制作出一款较为精美的节目,才能够满足观众对于电视节目多样化、电视节目质量更高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周明华 《视听界》2014,(6):104-105
如今,观众获得资讯的渠道越来越多,扎根在观众身边的县级台如果在栏目设置、节目制作上墨守成规或一味跟风模仿,将失去观众和市场。服务观众,制作不同类型、满足不同收视需求的节目,从观众的需求中寻找栏目创新点,是激发电视节目生命力的有效途径。一、从实用需求层面定位栏目内容选择消费时代,电视节目不是艺术品,也不是用来评奖的。  相似文献   

11.
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和发展对传统的电视媒体行业产生了很大冲击,为此,从事电视节目编辑制作的人员有必要采取各种措施来提高电视节目编辑制作水平,通过优化电视节目质量来吸引观众,进而大幅提高电视节目的质量和收视率,推动传统电视媒体行业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2.
数字电视时代的到来会给电视节目声音的制作和播出带来革命性的变化,长期以来的单声道节目制作和播出的方式将随着电视节目数字化的进程而发生改变,多声道的电视节目会给观众带来更震撼更高质量的视听享受,使观众通过欣赏电视的声画就能获得身临其境的主观感受。本文就环绕声的监听环境、如何拾音及音频信号处理作了一个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3.
<正>字幕指以文字形式显示电视、电影、舞台作品里面的对话旁白等内容,也泛指影视作品后期加工的文字。后期的制作是电视节目制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使观众更好地理解所获取的声音及图像信息,同时也能使观众得到美的享受。字幕制作在电视节目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中,要注重字幕的制作。一、字幕在电视节目中有功能配置的作用?1.有传递和解释信息及突出主题的作用。在录制某些素材的过程中,有一些被采访者因为方言或者是口语不够  相似文献   

14.
车坤 《今传媒》2012,(8):90-91
深圳卫视2011年5月改版,推出了全明星代际互动娱乐秀节目《年代秀》。该节目是引进自比利时的热播版权节目《Generation show》,并经过本土化创新改造而成的。节目一经播出就引起了各个年龄层次观众的热议和好评,收视率也是突飞猛进,成为2011年度中国电视节目的一大亮点。本文从收视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按照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识过程的三个阶段,分成接触与吸引、分享与感动、追随与期待的三个层面,分析了《年代秀》节目对于观众收视心理的准确把握以及节目取得成功的深层次原因,阐述了观众收看电视节目心理的发展变化规律以及电视节目制作应该遵循的原则和理念。  相似文献   

15.
明星户外真人秀作为近两年中国电视荧屏上的主流综艺节目类型,以其多样化的录制环境、多机位的拍摄手法和多手法的综艺环节设计赢得了中国观众的广泛喜爱。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行业趋势,从电视节目制作方向研究该类型节目制作的关键性要素和文化特征,并结合笔者多年的户外真人秀制作经验及探索实践,以定性研究的方法分析"真"和"秀"之间度的把握。  相似文献   

16.
车坤 《报刊之友》2012,(8):90-91
深圳卫视2011年5月改版,推出了全明星代际互动娱乐秀节目《年代秀》。该节目是引进自比利时的热播版权节目《Generation show》,并经过本土化创新改造而成的。节目一经播出就引起了各个年龄层次观众的热议和好评,收视率也是突飞猛进,成为2011年度中国电视节目的一大亮点。本文从收视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按照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识过程的三个阶段,分成接触与吸引、分享与感动、追随与期待的三个层面,分析了《年代秀》节目对于观众收视心理的准确把握以及节目取得成功的深层次原因,阐述了观众收看电视节目心理的发展变化规律以及电视节目制作应该遵循的原则和理念。  相似文献   

17.
现场直播在电视系统中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几乎许多电视节目的制作都离不开现场直播视频信号录制与设计。一部优秀的电视节目,是需要正确处理电视制作中视频信号的原信号和智能设计,通过现场的电视系统及时制作效果送放传给观众享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的电视节目竞争也日益残酷起来。当今,在我国电视节目市场已经由原来的"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由过去的电视节目制作什么,观众就得看什么转变成了现在的观众学会了用遥控器投票。本文将结合电视台的电视节目的营销现状,来探讨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9.
怎样才能策划和制作出热俏的电视节目,这是我们电视工作经常都在寻思玩味的重要话题。电视节目的商品性已经成为无可辩驳的事实。这一特性,决定了电视节目与其它商品所共有的基本性质,如推介特性、观众的选择特性和对观众的吸引特性,一句话,就是节目内容要让观众在感官上娱悦、精神上喜爱,并能产生持续性地需要。  相似文献   

20.
苗颖 《记者摇篮》2010,(8):51-52
电视专题栏目是电视节目的最重要元素之一,栏目的定位和策划既要贴近生活又要有所创新。好的栏目拥有忠实的观众,会提升和拉动频道的收视率。生活服务类栏目应提供实实在在的生活服务,选择百姓最需要最关心的生活话题,然后为百姓解决问题;应把握生活引领生活,既要反映现实生活,更要洞察生活,提出生活中的新主张;还要不断创新、追求独特,这样才能在观众中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培养出一批相对固定的收视群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