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西藏是以农牧业经济为主的地区,广大农牧民生产生活水平的改善是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局势长治久安的关键。而如何提高农牧民生产生活水平,促进农牧民增收归根到底就是要结合我区实际,适应三次产业结构发展,合理引导劳动力流向,为广大农牧民建立良好的创业和就业环境,努力从各方面提高农牧民收入。  相似文献   

2.
西藏是我国的五大牧区之一,畜牧业是西藏的传统产业,畜牧业的发展有着良好的前景和潜力,本文通过对西藏畜牧业资源的分析,指出大力发展畜牧业的优势、劣势和制约因素,提出了转变观念,促进农牧民增收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特色畜牧业是近年来西藏全区涉农部门重点培育和扶持的产业;西藏特色畜牧业产业已全面进入打基础的初期阶段,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实践证明,西藏在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立足当地资源和政策优势,加强特色畜牧业资源的开发,是深化畜牧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中之重,也是实现农牧民收入有效增长的必然选择,更是推进"一产上水平"、加快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在我区发展农牧业生产,促进农牧民增产增收,加快推进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首先做好西藏稳定工作,稳定成为“三农”的坚强后盾,只有局势稳定才能发展农牧业,实现农牧业增长要增收。  相似文献   

5.
马金英 《西藏科技》2011,(12):46-48
西藏畜牧业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畜牧业在西藏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就全国而言,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有利于扩大农村市场需求,有利于推进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最终实现国家的全面发展。对我区而言,这是我们忠实执行“三个代表”,认真贯彻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尽快使西藏农牧民富裕起来的有效途径,是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局势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
试论畜牧业在我区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畜牧业是我区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产业,是牧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正确认识畜牧业在我区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作用,分析畜牧业的有利条件和主要制约因素,研究制定相应的发展对策,对于切实加强畜牧业基础地位,合理配置农牧业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找准我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促进畜牧业快速、高效、健康发展,确保实现农牧民致富达小康的宏伟目标,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促进全区经济的腾飞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畜牧业在我区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1.1畜牧业是我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产业,也是全国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基地内蒙古是全…  相似文献   

8.
大力发展畜牧业 促进农牧民增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是我国的五大牧区之一,畜牧业是西藏的传统产业,畜牧业的发展有着良好的前景和潜力,本文通过对西藏畜牧业资源的分析,指出大力发展畜牧业的优势、劣势和制约因素,提出了转变观念,促进农牧民增收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随着小康社会建设和社会全面进步,人们对美的享受日益突出。在人与环境和谐发展过程中,美化环境,发展小城镇,建设新农村,丰富人民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增加花卉色彩,推进花卉产业化进程,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乃是新时期、新阶段我区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通过西藏花卉引种与高效种养新技术研究与示范,总结出西藏花卉引种与高效种养新技术,供参考与应用。  相似文献   

10.
西藏既有热带、亚热带常绿果树,又有温带落叶果树,果树资源十分丰富。本试验利用拉萨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光资源丰富等有利自然备件,开展油桃设沲栽培引种筛选,将对调整我区产业结构,增加农牧民收入,促进果树产业化进程,实现西藏农业经济跨越式发辰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The most remarkable aspect of Einstein's 1946 address at Lincoln University is that it has vanished from Einstein's recorded history. Its disappearance into a historical black hole symbolizes what seems to happen in the creation of a cultural icon. It is but one of many political statements by Einstein to have met such a fate, though his civil rights activism is most glaringly missing. One explanation for this historical amnesia is that those who shape our official memories felt that Einstein's "controversial" friends like Paul Robeson and activities like co-chairing the anti-lynching crusade might tarnish Einstein as an icon. That icon, sanctified by Time magazine when it dubbed Einstein "Person of the Century" at the end of 1999, is a myth, albeit a marvelous one. Yet it is not so much the motive for the omission but the consequence of it that should concern us. Americans and the millions of Einstein fans around the world are left unaware that he was an outspoken, passionate, committed antiracist.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